桂心煎

桂心煎

GUI XIN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5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心經 13%
肝經 13%
脾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7%
膀胱經 7%
腎經 7%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桂心煎方劑中包含桂枝,主要原因有二:

  1. 溫通心陽,化解寒凝: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通心陽、化解寒凝的作用。對於心陽不足、寒凝心脈所致的胸痛、心悸、脈沉遲等症,桂枝可溫通心陽,改善心脈血流,從而緩解症狀。
  2. 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之效。營衛失調,氣血運行不暢,易導致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桂枝可調和營衛,使氣血運行通暢,緩解肢體疼痛。

桂心煎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可緩解桂枝所致的寒邪內侵,增強其溫經通陽的效果,使藥效更顯著。

2. 調和藥性: 生薑能調和桂枝的辛溫之性,使藥性更柔和,避免桂枝燥烈傷陰,減少副作用,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此外,生薑還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藥物更好地吸收,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桂心煎方中加入蜂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增進療效: 桂枝性溫,蜂蜜性平,二者合用可緩解桂枝的燥熱之性,避免傷陰,同時蜂蜜亦能潤燥生津,更能促進藥力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改善口感,增加患者服藥意願: 桂枝味辛,服用後可能產生苦澀感,蜂蜜的甜味可以中和藥材的苦味,使藥物更易入口,增加患者服藥的順從性,有助於療程的持續進行。

桂心煎方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桂心煎方中常因桂枝、甘草等藥性偏溫燥,容易引起燥熱,生地黃可中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
  2. 滋陰養血: 桂心煎方常用於治療血虛證,如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等。生地黃滋陰養血,可以改善血虛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達到益氣養血、滋陰安神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桂心煎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永樂大典》,主治「虛勞吐血,胸膈不利」。虛勞吐血多因氣陰兩虛、虛熱內擾所致,患者除咯血外,常見形體消瘦、口乾咽燥、胸悶氣短等症;而「胸膈不利」則指氣機滯塞,可能伴有咳嗽、痰黏、呼吸不暢等表現。此方以養陰潤燥、溫通止血為主要方向,調和寒溫之性,兼顧標本。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桂心(末)

    • 性味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能溫陽散寒、通血脈、助氣化。
    • 針對虛寒或寒熱錯雜之吐血,可溫通經絡以止血,兼緩解胸膈寒凝氣滯。
  2. 生薑汁

    • 性辛溫,能散寒化痰、降逆止嘔。
    • 輔助桂心溫通胸陽,化解痰濕阻滯,改善胸膈痞滿。
  3. 白蜜

    • 甘平潤燥,補中益氣,緩急止痛。
    • 滋潤肺胃之陰,與地黃協同緩解虛熱燥咳,並調和桂心生薑之辛燥。
  4. 生地黃汁

    • 甘寒滋陰,涼血止血。
    • 適用於陰虛內熱之吐血,清熱養陰以治本,與桂心之溫形成寒熱並調之勢。

配伍邏輯與方義

  • 寒溫並用:生地黃與白蜜滋陰清熱,對抗虛火;桂心與生薑溫通散寒,避免過於寒涼導致凝血留瘀。
  • 動靜結合:桂心生薑辛散走竄,促進氣血運行;地黃蜂蜜滋膩守中,固護陰液。
  • 劑型設計:熬製成煎劑「含咽」,使藥效緩釋於咽喉胸膈,直接作用於病灶,適合慢性虛損兼局部氣滯之證。

推論延伸功效

此方除原文所述,可能適用於:

  • 陰虛挾寒之乾咳、聲嘶(津虧兼氣滯)。
  • 虛勞後期,氣血兩虛而見瘀熱未清者(如咯血夾雜暗紫血塊)。
  • 胸陽不振、津液不足之心悸胸悶(桂心通陽,地黃養心陰)。

全方體現「溫潤並行」的治法,在止血中寓通瘀,補陰中兼溫陽,展現古代對複雜病機的調節智慧。

傳統服藥法


桂心(末)2兩,生薑汁2合,白蜜10兩,生地黃汁1升。上藥先以水1大盞,煎桂心取5分,去滓,入生地黃及蜜等,以慢火熬成煎,含1茶匙,咽津,不拘時候。
(《永樂大典》卷一0三三引《王氏手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生痰。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胃腸出血骨質疏鬆症腹瀉吞咽障礙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桂心煎, 出處:《聖惠》卷二十七。 組成:桂心(末)2兩,生薑汁2合,白蜜10兩,生地黃汁1升。 主治:虛勞吐血,胸膈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