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蛜(蟲祁)丸

小蛜(蟲祁)丸

XIAO YI (CHONG Q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3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肺經 17%
脾經 15%
心經 15%
腎經 11%
膀胱經 7%
胃經 5%
大腸經 2%
膽經 2%
肝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小蛜(蟲祁)丸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蠍毒的功效: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消腫解毒之功效。對於風濕痺痛、中風半身不遂、痙攣抽搐、跌打損傷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蠍毒與其他藥材的配伍: 小蛜(蟲祁)丸中其他藥材如蜈蚣、地龍、僵蠶等,也具有通絡止痛、祛風化痰的功效,與全蠍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全蠍的加入,為小蛜(蟲祁)丸增強了治療風濕痺痛、中風、痙攣等疾病的功效,使其成為治療此類疾病的有效方劑。

小蛜(蟲祁)丸中加入白附子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 驅風止痙:白附子性溫,味辛,入肝經,有祛風止痙之效。小蛜(蟲祁)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癇、抽搐等症,白附子可助其驅除風寒,緩解痙攣,達到止痙之效。

二、 化痰止咳:白附子亦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對於因風寒痰濁阻肺而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白附子可助其化痰止咳,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小蛜(蟲祁)丸中使用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小蛜(蟲祁)丸主要用於治療驚癇、癲狂、心悸、失眠等症,而硃砂可安神定志,減輕患者的不安與躁動,從而達到鎮驚安神的目的。
  2. 解毒辟邪: 硃砂具有解毒辟邪之功效,可用於治療因毒邪入侵而引起的疾病,如狂犬病、瘟疫等。小蛜(蟲祁)丸中加入硃砂,意在增強其解毒辟邪之功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小蛜丸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小蛜丸主治熱毒蘊結、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等症,青黛可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輔助主藥達到治療效果。
  2. 涼血止血:青黛亦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熱毒所致的出血症狀,例如口鼻出血、外傷出血等,具有止血功效。小蛜丸中加入青黛,可進一步加強止血效果,緩解患者因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

小蛜(蟲祁)丸中加入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引藥入肝: 墨性沉降,可引導藥物直達肝經,以治療肝熱、肝火旺盛等病症。小蛜(蟲祁)丸主治肝經熱毒,墨的加入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之效。
  2. 散瘀止血: 墨具有一定的收斂止血作用,可輔助小蛜(蟲祁)丸治療肝熱所致的出血症狀,如鼻衄、咯血等。

「小蛜丸」方劑中加入金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降逆止嘔:金箔性寒,味甘,入心經,具鎮心安神、降逆止嘔之效。古人認為金箔能平息心火,安撫神志,對於心神不寧、心悸失眠、噁心嘔吐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2. 引藥入心,增強藥效:金箔能引藥入心,並能加強藥物的功效,使其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和利用。此外,金箔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小蛜(蟲祁)丸中加入麝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竅開竅: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神志不清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通經活絡、驅風散寒的功效。
  2.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血液供應,並消散瘀血,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疾病。

小蛜丸方劑中包含防風,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的功效。小蛜丸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腰膝痠痛、肢體麻木等症,防風可驅散風寒,緩解痺痛。

其二,防風可助藥性相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羌活、獨活等,共同發揮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提升整體療效。

小蛜(蟲祁)丸中加入羌活,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羌活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而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與小蛜(蟲祁)丸中其他藥材如獨活、防風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祛風濕止痛的功效。
  2. 疏散風寒: 羌活還能疏散風寒,對風寒感冒引起的發熱、惡寒、頭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與小蛜(蟲祁)丸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細辛等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感冒症狀。

小蛜(蟲祁)丸中添加珍珠,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1. 清熱解毒: 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效。對於小蛜(蟲祁)丸所針對的熱毒症狀,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皮膚紅腫等,珍珠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鎮心安神: 珍珠還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的作用,能緩解心煩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小蛜(蟲祁)丸中加入珍珠,有助於緩解因熱毒入心所引起的煩躁不安,並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小蛜(蟲祁)丸方劑中加入白礬,其原因主要有二:

  1. 燥濕殺蟲: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脾經,具有燥濕、殺蟲之功效。此方針對蟲積於腸胃,並伴有濕邪困阻的病症,白礬可起到殺蟲燥濕,消積止瀉之作用。
  2. 收斂止瀉:白礬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可有效止瀉止痢。小蛜(蟲祁)丸針對腸胃濕熱、脾虛泄瀉等病症,白礬可起到收斂腸胃,固護脾胃之效。

因此,白礬在小蛜(蟲祁)丸方劑中起到殺蟲燥濕、收斂止瀉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小蛜(蟲祁)丸中包含天麻,主要原因如下:

  1. 平肝熄風: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之效。小蛜(蟲祁)丸主治肝風內動,症狀如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天麻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祛風止痙:天麻能祛風止痙,而小蛜(蟲祁)丸所治之症多伴有痙攣抽搐,天麻的加入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痙攣症狀。

天麻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能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肝風內動所致的各種病症。

小蛜(蟲祁)丸中加入茯神,主要考量其安神定志、健脾益氣的功效,以協調方劑整體作用。

茯神能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因心脾不和而引起的失眠、心悸、健忘、食慾不振等症狀。小蛜(蟲祁)丸以驅蟲為主,但蟲去脾胃虛弱,易導致神志不安,茯神便可補益心脾,使藥效更為全面,提高療效。

小蛜丸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安神定志:遠志味甘、性溫,入心、肺經,具有安神定志、解鬱開竅的功效。小蛜丸主治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健忘等症,遠志的安神定志作用可助其改善心神不安,提高睡眠品質。

2. 疏肝解鬱:遠志除了安神定志外,還具有一定的疏肝解鬱功效。小蛜丸中常配合其他疏肝理氣的藥物,如柴胡、枳殼等,遠志的疏肝解鬱作用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舒肝解鬱、寧心安神的效果。

中藥方劑[小蛜(蟲祁)丸]的組成中包含[山藥],因為山藥具有補脾養胃和健脾益腎的作用。山藥能夠增強脾胃功能,改善由脾胃虛弱引起的症狀,同時其健脾益腎作用有助於增強體力,使[小蛜(蟲祁)丸]在調理脾胃和腎功能方面更加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小蛜(蟲祁)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方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一切驚風」,尤其針對小兒驚風之證,見 手足搖動、心神恐悸、臥睡不安 等症,屬中醫「肝風內動」或「風痰上擾」之病機。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症狀多因外感風邪、痰熱內生,或驚嚇觸動肝風,導致經絡失和、心神不寧。方以鎮驚息風、化痰開竅為主,兼顧安神定志。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主藥分析:息風鎮驚

  • 蛜(蟲祁)(全蠍):主入肝經,熄風止痙,善治驚癇抽搐,為治驚風要藥。
  • 天麻、白附子:天麻平肝息風,白附子祛風痰、定驚搐,二者協同緩解肝風內動之顫抖。
  • 防風、羌活:疏風解表,透邪外達,防外風引動內風。

(2) 輔藥配伍:化痰開竅

  • 白礬、茯神、遠志:白礬化痰燥濕,茯神寧心安神,遠志化痰通竅,共治痰蒙清竅所致的神昏驚悸。
  • 麝香、香墨:麝香開竅醒神,香墨清熱解毒,合用於痰熱壅閉之證。

(3) 佐藥調和:清熱安神

  • 青黛、朱砂、珍珠、金箔:青黛清肝泄熱,朱砂鎮心安神,珍珠定驚,金箔重鎮浮越之陽,共奏清心除煩之功。
  • 細茶、青柳條:茶葉清頭目,柳條性涼疏風,助清除內熱。

(4) 使藥引經:和胃護正

  • 山藥、棗肉、木瓜:山藥健脾益氣,棗肉補血和胃,木瓜舒筋活絡,緩解驚風後肢體拘急,兼顧脾胃,防金石藥傷正。

三、方劑作用機理推論

  1. 鎮肝息風為主:全蠍、天麻等直接抑制肝風內動,減少肢體抽動。
  2. 化痰開竅為輔:針對痰熱蒙蔽心包,改善神昏驚叫。
  3. 清熱鎮靜並行:朱砂、青黛等清心肝火熱,安定神志。
  4. 扶正兼顧標本:山藥、棗肉調補後天,防祛邪傷正。

此方體現中醫「標本兼治」思想,既有急則治標的息風鎮驚藥,又含調理體質之品,適用於驚風急性發作及後期調理。


以上分析基於傳統中醫理論,結合藥物性味歸經與配伍邏輯,解析其治療驚風之核心原理。

傳統服藥法


蛜(蟲祁)(蠍雄是)、白附子、朵粉、朱砂、青黛、香墨、金箔、青柳條、細茶、麝香、防風、羌活、珍珠、白礬、天麻、茯神、遠志、山藥各等分。
上為末,用棗肉、木瓜同搗爛飯為丸,剪作錠子,朱砂為衣。
週歲1-2丸,金錢薄荷湯送下、或麝香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小蛜(蟲祁)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四。 組成:蛜(蟲祁)(蠍雄是)、白附子、朵粉、朱砂、青黛、香墨、金箔、青柳條、細茶、麝香、防風、羌活、珍珠、白礬、天麻、茯神、遠志、山藥各等分。 主治:一切驚風,手足搖動,心神恐悸,卧睡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