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青金丸
SHE XIANG QING JI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楊氏家藏方》卷十七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4.5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麝香青金丸中包含天麻,主要原因如下:
- 平肝熄風: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之效。麝香青金丸常用於治療眩暈、頭痛、肢麻等症,而天麻可有效改善頭風、眩暈等肝風內動之症狀,起到輔助功效。
- 祛風止痛: 天麻亦可祛風止痛,配合麝香、青金等藥物,可更好地緩解因風邪入侵所致的頭痛、肢痛等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麝香青金丸方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止痛化痰: 白附子性溫,入腎經,具有溫陽散寒、祛風止痛之效。方中麝香、青金等藥物多偏寒涼,易於耗散陽氣,而白附子可溫陽助陽,平衡藥性,防止寒涼之氣傷及脾胃。
- 化痰止咳,宣肺通竅: 白附子亦具化痰止咳之效,可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宣肺通竅,改善氣道阻塞,緩解呼吸困難等症狀。
白附子在麝香青金丸中起著溫陽散寒、化痰止咳的作用,平衡藥性,提高療效。
麝香青金丸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絡止痛: 全蠍性味辛、平,入肝經,具有通絡止痛、解痙散結之效。其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因氣血瘀阻、經絡不通而引起的疼痛。
- 鎮驚安神: 全蠍具有鎮驚安神的作用,能平息肝風,緩解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對於因肝風內動、神經失調引起的驚厥、抽搐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麝香青金丸中加入全蠍,旨在通過其通絡止痛、鎮驚安神的功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抽搐等症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麝香青金丸中添加青黛,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青黛為蓼藍等植物葉經加工製成,性寒,味苦,入心、肺經。其主要成分為靛玉紅,具有抗菌、消炎、止痛等作用。在麝香青金丸中,青黛與麝香、牛黃等藥材配合,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熱毒熾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麝香青金丸中加入烏梢蛇,主要是利用其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
烏梢蛇性味甘平,歸肝經,具有舒筋活絡、祛風止痛的作用。其藥性可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在麝香青金丸中,烏梢蛇與其他藥材配合,可協同作用,增強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效果,達到治療目的。
麝香青金丸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對於神志昏迷、痰濁阻竅、氣血瘀滯等症,麝香能起到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恢復神志的作用。
- 消炎止痛: 麝香具有抗炎、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風溼痹痛等症。與青金石搭配,更能發揮消炎止痛之效,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麝香青金丸中含有硃砂,乃因其具有鎮驚安神之效。
硃砂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其可平肝熄風,用於治療癲癇、驚癇、心悸失眠等症狀。
麝香青金丸以麝香、青金石、硃砂等藥材組成,針對肝風內動、心神不寧引起的癲癇、驚癇等症狀,以硃砂鎮心安神,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麝香青金丸中添加天竹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化瘀止痛:天竹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與麝香、青金等藥物配伍,能有效改善氣血瘀滯所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
- 解毒消腫:天竹黃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與麝香、青金等藥物配合,能有效治療熱毒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
天竹黃的加入,不僅增強了麝香青金丸的活血化瘀功效,也提升了其解毒消腫的效果,使其在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瘡瘍腫毒等方面更加全面有效。
主治功效
麝香青金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楊氏家藏方》記載,麝香青金丸主治小兒肝臟有風,症見呵欠頓悶,神昏不爽,口中氣熱,急驚搐搦,胸滿氣短。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劑的治療原理基於中醫的肝風理論。小兒肝常有餘,易生風動,而「風」具有善行數變的特性,因此會出現多種症狀。本方通過多種藥物組合,以達到平肝熄風、清熱解毒、化痰開竅的目的。
平肝熄風:
- 天麻為平肝熄風之要藥,能有效地抑制肝風內動,緩解痙攣、抽搐等症狀。
- 烏梢蛇亦有祛風之功,輔助天麻加強平肝熄風之效。
清熱解毒:
- 青黛性寒,入肝經,能清肝熱、涼血解毒,對於口中氣熱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 硃砂雖有安神之效,亦能清心解毒,且重鎮以制風動。
- 天竺黃清心火,可緩解因心火上炎導致的煩躁不安等症狀。
化痰開竅:
- 白附子燥濕化痰,可清除體內痰濕,減少痰阻經絡引起的症狀。
- 全蠍雖以攻毒殺蟲見長,亦能通經活絡,且其走竄之性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 麝香為開竅醒神之要藥,其芳香走竄之性,能迅速開通閉塞之竅,使神志清明。
綜合而言:
麝香青金丸以天麻、烏梢蛇平肝熄風為主,配合青黛、天竺黃清熱解毒,白附子、全蠍化痰通絡,再以麝香開竅醒神,硃砂安神鎮驚,諸藥合用,共奏平肝熄風、清熱化痰、開竅安神之效。因此,對於小兒肝風所致的呵欠頓悶,神昏不爽,口中氣熱,急驚搐搦,胸滿氣短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傳統服藥法
天麻半兩,白附子3錢(炮),蠍梢(去毒,微炒)2錢,青黛2錢,烏蛇(酒浸取肉焙乾)4錢,麝香(別研)1錢,朱砂(別研)1錢,天竺黃1錢。
上為細末,次入研者麝香、朱砂研勻,煉蜜為丸,每1兩作40丸。
乳食空服1丸,煎人參、薄荷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麝香青金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七。 組成:天麻半兩,白附子3錢(炮),蠍梢(去毒,微炒)2錢,青黛2錢,烏蛇(酒浸取肉焙乾)4錢,麝香(别研)1錢,朱砂(别研)1錢,天竺黃1錢。 主治:小兒肝臟有風,呵欠頓悶,神昏不爽,口中氣熱,急驚搐搦,胸滿氣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