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膏

大青膏

DA QI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2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7%
心經 16%
膽經 12%
胃經 9%
脾經 8%
肺經 4%
腎經 4%
膀胱經 4%
肝經
心經
膽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對於[大青膏]中的天麻成分,天麻性味甘平,具有息風止痙、祛風通絡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該方加入天麻旨在增強息風止痙的作用。

大青膏中含有青黛,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炎症、瘡瘍、燒傷燙傷等症狀。

二、活血化瘀:青黛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因熱毒蘊結、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青黛也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青黛作為大青膏的組成成分,能充分發揮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有效治療各種熱毒血瘀引起的疾病。

「大青膏」方劑中包含「白附子」,其主要原因如下:

  1. 解毒消腫:白附子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消腫之效。在「大青膏」中,白附子可以與大青葉、板藍根等清熱解毒藥材相配合,增強其清熱解毒功效,並加速消腫止痛。
  2. 祛風止痛:白附子亦具祛風止痛之功效,可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緩解因外感風寒或熱毒引起的疼痛,例如咽喉腫痛、牙痛等。

因此,白附子在「大青膏」中起着解毒消腫、祛風止痛的輔助作用,提升藥方整體療效。

大青膏中包含烏梢蛇,主要基於其 解毒消腫 的功效。

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 祛風濕、通經絡、解毒消腫 的功效。其毒性較小,經炮製後可 減低毒性,並可增強其 活血化瘀 的作用。

大青膏常用於治療 瘡瘍腫毒、跌打損傷 等疾病,而烏梢蛇的加入,可以有效 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大青膏中加入全蠍,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與大青葉、板藍根等藥材配合,能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痛。
  2. 活血通絡,止痙定搐: 全蠍還具有活血通絡、止痙定搐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入絡、氣血瘀滯所致的肢體麻木、抽搐等症狀,全蠍能起到舒筋活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大青膏中包含天竹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天竹黃為天竹的根莖,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止痛止癢的功效。其性寒,味苦,可入心、肝經。在治療外感熱毒、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濕疹、瘡瘍等病症方面,有較好的療效。

大青膏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無名腫毒等症,而天竹黃的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作用,正好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加強其消炎止痛、散瘀消腫的效果,達到治療的目的。

大青膏中加入麝香,乃因其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能通達經絡,直達病竈。對於外傷引起的瘀血腫痛,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並減輕疼痛。此外,麝香亦可開竅醒神,用於跌打損傷導致昏迷或神志不清者,能提神醒腦,恢復神志。

因此,將麝香加入大青膏,可有效增強其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並有助於恢復神志,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大青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傷風痰熱發搐」,指外感風邪後,因痰熱內蘊引發抽搐之證。常見於小兒急驚風,症見發熱、痰鳴、手足抽搐、神昏等,屬風痰上擾、熱極生風之病機。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與功效

  • 天麻:息風止痙,平肝潛陽。針對風動抽搐,為治風之要藥。
  • 青黛:清熱解毒,涼血定驚。善解肝經鬱火,平息熱極生風。
  • 白附子(煨):祛風痰,定驚搐。溫燥之性可化痰通絡,尤善治頭面風痰。
  • 烏蛇(酒浸):祛風通絡,止痙。借酒行藥力,深入經絡以熄風。
  • 蠍尾:息風鎮痙,通絡止痛。蠍尾毒性銳利,止痙之力尤強。
  • 天竺黃:清熱化痰,涼心定驚。針對痰熱蒙蔽心竅之神昏、驚搐。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通絡。芳香走竄,助諸藥透達病所。

2. 配伍邏輯

全方以 息風止痙 為主,輔以 清熱化痰,兼顧 開竅通絡

  • 風痰同治:天麻、白附子、烏蛇、蠍尾協同祛風止痙,化解痰濕阻絡;青黛、天竺黃清熱化痰,切中痰熱病機。
  • 標本兼顧:麝香開竅醒神,助藥力速達病所;生蜜為丸潤緩藥性,防蠍尾、白附子過燥傷正。
  • 劑型設計:薄荷湯送服,薄荷辛涼透表,既可疏解外風,又能引藥上行,增強息風之效。

3. 治療原理推演

外感風邪入裡化熱,熱灼津液成痰,痰熱膠結引動肝風,發為抽搐。此方通過:

  1. 清熱(青黛、天竺黃)→ 折其火勢,防熱極生風。
  2. 化痰(白附子、天竺黃)→ 祛痰通絡,斷風痰互結之根。
  3. 息風(天麻、烏蛇、蠍尾)→ 直接鎮痙,緩解肢體搐搦。
  4. 開竅(麝香)→ 醒神復蘇,助神志清明。

三、方劑特色

此方適用於 風、痰、熱並重 之驚風實證,組方側重祛邪,尤其蠍尾、烏蛇等蟲類藥與麝香合用,藥力峻猛,適用於急症抽搐,非虛風內動者可輕投。

傳統服藥法


天麻1錢,青黛1錢,白附子(煨)5分,烏蛇(酒浸,取肉,焙)5分,蠍尾5分,天竺黃1字,麝香1字。
上為末,生蜜為丸,如豆大。
每服半丸,薄荷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大青膏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小孩、體質虛弱者慎用。
  • 大青膏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腎損害。
  • 大青膏服用後,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癲癇小兒驚巒痲風 [漢生氏病]麻疹皮疹紅疹四肢抽搐怕冷多痰怕吹到風經常疲勞想睡昏迷突然暈倒不省人事舌頻頻伸出口外,又立即內收

相同名稱方劑


大青膏, 出處:《保嬰撮要》卷一。 組成:天麻1錢,青黛1錢,白附子(煨)5分,烏蛇(酒浸,取肉,焙)5分,蠍尾5分,天竺黃1字,麝香1字。 主治:傷風痰熱發搐。

大青膏, 出處:《幼科類萃》卷十四。 組成:大黃1分,白附子1錢半,青黛1錢,天麻1錢,蠍尾半錢,朱砂1字,麝香1分,烏梢蛇(酒浸,焙)半錢,天竺黃半錢。 主治:風癇。

大青膏, 出處:《得效》卷十一。 組成:大青葉1錢,天麻1錢,白附子1錢半,蠍梢半錢(去毒),朱砂1字,青黛1錢,天竺黃1字,麝香1字,烏蛇肉(酒浸,焙)半錢。 主治:小兒急驚,筋脈抽搐,涎盛眠卧不安。

大青膏, 出處:《扁鵲心書·神方》。 組成:烏蛇(去頭尾,酒浸,炙),全蠍10枚(去頭足),蜈蚣5條(去頭足,炙),鍾乳粉(真者,煅,研極細末,水飛淨)5錢,青黛5錢,丁香5錢,木香5錢,川附子(制)5錢,白附子(面包,煨熟)1兩。 主治:小兒吐瀉後成慢驚,脾虛發搐,或斑疹後發搐者。

大青膏, 出處:《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組成:天麻(末)1錢,白附子(末,生)1錢5分,青黛(研)1錢,蠍尾(去毒,生,末)1錢,烏梢蛇肉(酒浸,焙乾取末)1錢,朱砂(研),天竺黃(研)。 主治:發散。主治:小兒血氣未實,外受風熱,身熱惡風,呵欠頓悶,口中氣熱,熱盛動風,手足動搖;或心肝熱盛,又觸驚邪,而成癇證,驚搐神昏者。小兒傷風後發搐。口中氣出熱,呵欠頓悶,手足動搖。小兒生本怯者,多此病也;小兒熱盛生風,欲爲驚搐,血氣未實,不能勝邪,故發搐。小兒外傷寒,其候伸欠頓悶,口中氣熱,或怕畏人,惡風脈浮者。小兒心肝熱盛,偶被驚邪所觸,因而神氣潰亂,遂成癇證,發時吐舌急叫,面色乍紅乍白,驚惕不安,如人將捕之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