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內傷膏中加入羌活,主要是針對其 祛風濕、止痛、解表 的功效。
羌活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疏風散寒、祛風濕、止痛的作用。內傷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風寒濕痹等症,而羌活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骨骼和肌肉的恢復。
此外,羌活還有解表的作用,可以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對於內傷膏治療跌打損傷導致的寒邪入侵也有輔助作用。
內傷膏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宣肺解表: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內傷膏多用於治療內傷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麻黃可幫助宣通肺氣,使患者呼吸通暢。
- 溫陽散寒:麻黃亦有溫陽散寒的功效。內傷膏在治療內傷寒症時,麻黃可溫暖陽氣,驅散寒邪,有助於恢復患者體溫和改善寒症。
總之,內傷膏中加入麻黃,旨在發揮其宣肺解表和溫陽散寒的作用,以達到治療內傷相關病症的效果。
內傷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內傷膏多用於治療氣血虧虛、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內傷病症,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能改善氣血循環,促進組織修復,緩解疼痛,達到治療內傷的目的。
- 調和藥性: 當歸性溫和,能調和藥性,減少其他藥材的副作用。內傷膏中可能包含多種藥材,而當歸能起到緩和藥性、協調藥效的作用,使藥物更加安全有效地發揮療效。
內傷膏中加入丁香,主要是利用其辛溫之性,發揮以下作用:
- 溫陽散寒: 丁香性溫,可溫暖脾胃,散寒止痛,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 行氣止痛: 丁香味辛,可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胸腹疼痛、脘腹脹滿等症狀有緩解效果。
此外,丁香還具有溫腎壯陽、殺蟲止癢的功效,在內傷膏中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內傷膏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祛風濕止痛: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疼痛的功效。內傷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獨活可以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獨活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供應,有利於消除瘀血,加速傷口修復。
內傷膏中加入獨活,可以起到祛風濕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內傷膏中加入附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補火: 附子性溫,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腎、散寒止痛的功效。內傷膏多用於治療寒性內傷所致的虛寒症狀,如脾胃虛寒、腎陽不足等,附子可以溫補陽氣,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
- 溫通經絡: 寒邪阻滯經絡,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附子可以溫通經絡,驅散寒邪,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總之,附子在內傷膏中起著溫陽補火、溫通經絡的作用,對於治療寒性內傷具有重要的意義。
內傷膏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燥濕健脾: 蒼朮性溫燥,能燥濕化痰,健脾胃,對於內傷所致的脾胃濕困、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祛風止痛: 蒼朮亦具祛風止痛之效,能疏通經絡,緩解內傷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等不適。
因此,內傷膏中加入蒼朮,可起到健脾燥濕、祛風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內傷所致的諸多不適。
內傷膏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解毒消腫:升麻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內傷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升麻可清熱解毒,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
二、升提陽氣:升麻又名獨活,其具有升提陽氣之功效。內傷膏中加入升麻,可有助於提升機體抵抗力,促進氣血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升麻在內傷膏中發揮著解毒消腫、升提陽氣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內傷膏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內傷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紅花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二、行氣止痛:紅花除了活血化瘀之外,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作用。內傷膏中加入紅花,可以幫助舒筋活絡,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從而緩解疼痛症狀。
綜上所述,紅花在內傷膏中扮演着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傷患的疼痛和腫脹等症狀。
內傷膏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內傷膏多用於治療因痰濕內阻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半夏可有效化解痰濕,通暢氣道,改善呼吸不暢。
- 降逆止嘔:半夏亦可降氣止嘔,對於因痰濕阻滯胃氣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狀,半夏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內傷膏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痰濕內阻所致的各種內傷疾病,半夏的降逆止嘔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緩解嘔吐等不適。
內傷膏中包含烏頭,主要原因在於烏頭的辛熱之性,能溫經散寒,祛風止痛。
烏頭性溫,入足陽明胃經和手太陰肺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解毒消腫之功效,對於寒邪客於經絡、氣血瘀阻所致的疼痛、麻木、痺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內傷膏作為治療內傷、寒凝經絡所致疾病的方劑,加入烏頭,有助於溫通經脈,散寒止痛,促進氣血運行,起到改善患者症狀的作用。
內傷膏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通鼻竅: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風散寒、通鼻竅的功效。內傷膏多用於治療因寒邪侵襲導致的內傷,如胸悶、咳嗽、鼻塞等,白芷可以散寒解表,通暢鼻竅,改善呼吸道症狀。
2. 祛風止痛,消腫生肌:白芷還具有祛風止痛、消腫生肌的作用。內傷膏也常用於治療外傷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白芷可以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內傷膏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內傷膏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生薑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氣,緩解疼痛,並能止嘔止瀉,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 促進藥物吸收: 生薑可以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內傷膏中的其他藥材,如肉桂、白朮等,也需要溫陽助氣,生薑可以起到引導藥力直達病所的作用,使藥效更為顯著。
內傷膏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通絡,散寒止痛: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內傷所致的寒凝血瘀、經絡阻滯,桂枝可以溫通經絡,緩解疼痛。
- 調和營衛,扶正祛邪: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扶正祛邪的功效。內傷往往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營衛失調,桂枝可以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增強正氣,抵抗邪氣。
總而言之,桂枝在內傷膏中的作用是溫經通絡、散寒止痛、調和營衛、扶正祛邪,起到改善內傷所致的寒凝血瘀、氣血運行不暢等症狀的作用。
內傷膏中加入水菖蒲,主要基於其 開竅醒神、化痰止咳 的功效。水菖蒲性溫,味辛,入心、脾經,能通鼻竅,開胸膈,醒神益智,對於痰濁阻竅、神志不清、咳嗽痰多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內傷膏通常用於治療因外感或內傷導致的痰濁矇蔽心竅、神志昏迷、呼吸不暢 等症狀。水菖蒲在此方中,可以幫助化解痰濁,開通氣道,醒神開竅,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內傷膏 」
中藥方劑「 內傷膏 」,主要成分是:羌活、麻黃、當歸、丁香、獨活、附子、蒼朮、升麻、紅花、半夏、烏頭、白芷、生薑、桂枝、水菖蒲,主治功效是:閃了腰岔了氣,跌倒摔跤造成的損傷。四肢麻木,筋骨疼痛。
麻黃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生薑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白芷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半夏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蒼朮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丁香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獨活
獨活是一種中藥,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附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紅花
紅花在傳統中醫裡具有多種藥效,包括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
羌活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升麻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烏頭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水菖蒲
中藥水菖蒲性溫,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之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內傷膏 」,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療閃了腰岔了氣,跌倒摔跤造成的損傷。四肢麻木,筋骨疼痛。
傳統服藥法
羌活1兩,麻黃1兩,當歸1兩公,丁香2兩,獨活1兩,生附子1兩,蒼朮1兩,草烏1兩,升麻1兩,紅花1兩,法半夏1兩,川烏1兩,白芷1兩,薑皮1兩,桂枝1兩,菖蒲1兩。
用香油3斤,將上藥浸七日,熬枯去滓,煉至滴水成珠,下黃丹60兩,攪勻,用冷水浸去火毒,備用。
臨攤時,另取肉桂、牙皂、千年健、乳香、沒藥、大黃、青皮七味,研極細粉加入和勻。用油紙攤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內傷膏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內傷膏, 出處:《丸散膏丹集成》。 組成:羌活1兩,麻黃1兩,當歸1兩,公丁香2兩,獨活1兩,生附子1兩,蒼朮1兩,草烏1兩,升麻1兩,紅花1兩,法半夏1兩,川烏1兩,白芷1兩,薑皮1兩,桂枝1兩,菖蒲1兩。 主治:閃腰岔氣,跌僕損傷。肢節麻木,筋骨疼痛。
內傷膏, 出處:《瘍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組成:毛鹿角(切)2兩,烏藥8兩,紅花2兩,全當歸(切)1兩2錢,木瓜1兩,上官桂2兩,生薑(去毛,打)2兩,秦艽2兩,老鸛草2兩,離鄉草3兩,虎骨(酥炙)2兩,商陸3兩。 主治:內傷,腰疼足痠,寒濕流筋、流絡,流註,鶴膝風、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