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祛風牽正湯中加入當歸,是基於其活血化瘀、補血調經、和血止痛的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效。該方用當歸,主要為其活血化瘀之效,以助於疏通經絡,解除風寒濕邪所致的痺痛。同時,當歸又能補血,改善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有助於牽正筋骨,恢復肢體功能。
「祛風牽正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源於其兩大功效:
- 祛風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膽經,具有疏散風寒、活血止痛之效。方中風邪入絡,痹阻經脈,致使疼痛,川芎可疏散風寒,解除經脈阻滯,從而止痛。
- 活血化瘀: 川芎具活血化瘀之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進而緩解疼痛。
因此,川芎在「祛風牽正湯」中,可發揮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達到治療風寒濕邪痹阻經脈所致的疼痛之功效。
祛風牽正湯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舒筋止痛:赤芍性苦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劑中風邪阻絡,經脈不通,可導致疼痛。赤芍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減輕疼痛。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赤芍亦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方劑中若伴有熱毒瘀血,赤芍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祛風牽正湯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止痛: 羌活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祛風濕、止痛、解表發汗的功效。對於風寒濕痹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羌活可有效緩解。
- 牽正筋骨: 羌活具有舒筋活絡、牽正筋骨的作用,可以改善因風濕痺痛引起的肢體僵硬、活動不便等問題。在祛風牽正湯中,羌活與其他藥材配合,協同作用,達到祛風止痛、牽正筋骨的效果。
祛風牽正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疏風散寒: 荊芥性辛溫,善於疏散風寒之邪,可解表散寒,緩解因風寒侵襲所致的頭痛、鼻塞、咳嗽等症狀。
- 祛風止痛: 荊芥入經絡,能通經活絡,止痛消腫,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荊芥在祛風牽正湯中起到疏風散寒、祛風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的功效。
祛風牽正湯中包含白附子,乃因其具有祛風、止痛、散寒、解毒之效,與方劑主治之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相契合。
白附子性溫,入肝、脾經,能散寒除濕,舒筋活絡,對於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痺證,具有顯著療效。其解毒功效亦可針對痺證伴隨的局部紅腫、熱痛等症狀。
此外,白附子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如川烏、羌活等相配伍,可增強祛風散寒、舒筋活絡之功效,達到協同作用,使療效更佳。
祛風牽正湯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痙: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較強的鎮靜、止痙作用。對於風邪入絡,導致筋脈拘急、肢體麻木、抽搐痙攣等症狀,全蠍可有效平息風邪,舒筋活絡,緩解痙攣。
- 通絡止痛: 全蠍善於走竄,能通經活絡,疏通經脈,對於風邪痹阻經絡引起的疼痛,全蠍可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因此,在祛風牽正湯中加入全蠍,可起到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效果,對於治療風邪入絡導致的各種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祛風牽正湯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息風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之效。對於因風邪入絡,筋脈拘攣所致的肢體麻木、抽搐痙攣等症狀,白僵蠶能起到舒筋活絡、止痙息風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牽正祛風之效。
- 化痰散結: 白僵蠶亦能化痰散結,對於風痰阻絡所致的痺痛麻木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祛風牽正湯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散風寒,通鼻竅:白芷味辛,性溫,入肺經,具備疏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祛風牽正湯旨在治療風寒襲表,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白芷可有效疏解風寒,打開鼻竅,改善鼻塞症狀。
- 止痛止癢:白芷亦具有止痛止癢的功效,可緩解因風寒引起的頭痛、面部瘙癢等症狀。
總而言之,白芷在祛風牽正湯中扮演着疏散風寒、通鼻竅、止痛止癢的角色,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風寒感冒的效果。
祛風牽正湯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其清熱解表及疏散風熱的功效。
薄荷味辛性涼,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癢消腫等作用。對於風熱之邪引起的頭痛、鼻塞、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薄荷能有效清熱解表,驅散風邪。
此外,薄荷還具有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可幫助藥物更好地到達患處,起到牽正的作用。因此,在祛風牽正湯中加入薄荷,能夠更有效地治療因風熱之邪引起的各種疾病。
祛風牽正湯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
菊花性涼,味甘苦,入肺、肝經,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該方以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為主,而菊花能清熱解毒,可輔助散瘀止痛,並能緩解因風熱上擾引起的頭昏眼花等症狀。此外,菊花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因此,菊花在祛風牽正湯中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使治療更全面有效。
祛風牽正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調和藥性: 甘草性甘平,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可緩解其他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使藥物更易於服用,並提高藥效。在祛風牽正湯中,甘草可調和其他藥材的偏寒或偏燥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更適合患者服用。
-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具有益氣健脾、緩急止痛、解毒消腫等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祛風止痛、舒筋活絡的效果,使治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祛風牽正湯
組成: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 白附子: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 菊花: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主治功效:
面癱初期。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服。
禁忌:
陰虛火旺者慎服。
總結:
祛風牽正湯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面癱初期。方中各味藥物協同作用,可以改善面部肌肉血運,促進神經修復,從而達到治療面癱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當歸9克,川芎9克,赤芍15克,羌活9克,荊芥9克,白附子12克,全蟲9克,僵蠶9克,白芷9克,薄荷9克,菊花9克,甘草6克。
若發病日久,或氣血較虛而身體弱者,加黃耆30克。
祛風通絡,益氣活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祛風牽正湯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及月經期間的女性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祛風牽正湯, 出處:《常見病辨證治療》。 組成:當歸9g,川芎9g,赤芍15g,羌活9g,荊芥9g,白附子12g,全蟲9g,僵蠶9g,白芷9g,薄荷9g,菊花9g,甘草6g。 主治:祛風通絡,益氣活血。主治:面神經麻痹發病初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