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地黃加鐵落湯

八味地黃加鐵落湯

BA WEI DI HUANG JIA TIE LU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3.22)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1%
心經 20%
肝經 17%
脾經 13%
肺經 10%
胃經 3%
膀胱經 3%
腎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八味地黃加鐵落湯」方劑中的「鐵」指的是「鐵落」,而非真正的金屬鐵。

「鐵落」是指熟地黃的別名,因其性滋潤,能使血脈流通,如同鐵落於水一般,故得此名。

此方劑以八味地黃丸為基礎,加入其他藥物,主要針對腎陰虛證,兼具補腎陰、滋腎精、養血之功效。

熟地黃作為此方的君藥,其滋陰補血的作用,對於腎陰虛導致的各種症狀,如頭暈眼花、腰膝痠軟、耳鳴耳聾等,具有顯著的改善效果。

八味地黃加鐵落湯方中加入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八味地黃湯滋補腎陰,但長期服用可能造成脾胃虛弱,濕氣困阻。茯苓能健脾化濕,使腎陰補而不滯,更有效地發揮滋陰補腎之效。
  2. 滲濕利水:腎虛常伴隨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茯苓能滲濕利水,通利水道,配合其他藥物,有助於改善腎虛引起的相關症狀。

總而言之,茯苓在八味地黃加鐵落湯中,起到健脾利濕、滲濕利水之作用,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滋陰補腎之效,並改善腎虛引起的相關症狀。

八味地黃加鐵落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助腎: 附子性溫,入腎經,可溫補腎陽,驅寒止痛。八味地黃湯滋陰補腎,但若腎陽不足,陰寒凝滯,藥效難以發揮。附子的加入可溫煦腎陽,使滋陰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2. 補腎壯陽: 附子能補腎壯陽,與地黃、山藥、山茱萸等滋陰藥物配合,可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使腎精充盈,腎氣旺盛,從而改善腎虛導致的諸多症狀。

總之,附子的加入是為了溫補腎陽,促進陰陽平衡,使藥物更好地發揮滋陰補腎的作用,提升治療效果。

八味地黃加鐵落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止痛: 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鐵落湯本身以補腎為主,但若患者同時伴有血熱、瘀血、疼痛等症狀,則可加入牡丹皮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2. 配伍增效: 八味地黃湯以滋陰補腎為主,加入牡丹皮後,可有效緩解滋陰藥物可能帶來的寒涼之弊,使藥效更加平和,避免滋陰過度而損傷陽氣。同時,牡丹皮的清熱涼血之性,也能更好地配合鐵落湯中的其他藥物,達到更理想的療效。

八味地黃加鐵落湯方劑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腎助陽,引火歸源:八味地黃湯滋陰補腎,但對於腎陽虛寒者,單純滋陰恐致寒凝血瘀,故加入肉桂溫腎陽,引火歸源,使陰陽調和,寒凝血瘀得以化解。
  2. 溫補脾腎,協調陰陽:鐵落湯補益肝腎,但其性質偏寒,容易損傷脾胃陽氣。肉桂溫脾暖腎,可溫補脾陽,協調陰陽,防止鐵落湯寒涼之性損傷脾胃。

因此,肉桂在八味地黃加鐵落湯方劑中起著溫補脾腎、引火歸源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完善。

八味地黃加鐵落湯中添加山藥,主要源於以下兩點:

  1. 補腎填精: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腎二經,具有補腎填精、益氣健脾之效。八味地黃湯本身以滋陰補腎為主,加入山藥可加強補腎效果,有助於改善腎陰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盜汗遺精等症狀。
  2. 固腎止瀉:山藥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固腎止瀉,對於腎虛導致的脾虛泄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鐵落湯中加入山藥,可起到固澀止瀉的效果,進一步改善腎虛所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八味地黃加鐵落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補腎固精: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的作用。八味地黃湯本身就以滋陰補腎為主要功效,而加入山茱萸則能更有效地達到固腎止遺、改善遺精、尿頻等症狀。
  2. 斂汗止瀉:山茱萸除了補腎,還具有斂汗止瀉的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盜汗、自汗、虛汗,以及脾腎虛弱引起的腹瀉,山茱萸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八味地黃加鐵落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滋陰: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填精益髓之效。對於腎陰不足,導致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熟地黃能起到滋陰補腎的作用。

2. 協調藥性:鐵落湯性寒,主要用於清熱解毒,但容易耗傷陰液。熟地黃性溫,可緩解鐵落湯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的損傷,並有助於滋陰補腎,更好地發揮藥效。

八味地黃加鐵落湯中加入澤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澤瀉性寒,味甘,歸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泄熱除煩的功效。鐵落湯以補腎填精為主,但腎虛常伴有水濕內停,導致小便不利、肢體沉重等症狀。澤瀉加入方中,可利水滲濕,消除水腫,使腎精得以更好地運化。

2. 瀉火降濁:澤瀉亦可清熱瀉火,降低腎陰虛所致的熱邪,防止腎陰虧虛加重。鐵落湯中含有熟地黃、山茱萸等滋補藥物,容易造成火熱內蘊。澤瀉加入方中,可起到瀉火降濁的作用,防止滋補過度,維持陰陽平衡。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八味地黃加鐵落湯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咳逆喘急」,即咳嗽氣逆、喘息急促之證。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症狀多與腎氣不足、虛火上炎或金水不相生(肺腎陰虛)相關,需滋腎納氣、鎮降浮陽以平喘咳。


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此方由「八味地黃丸」加「鐵落」而成,推測其組成如下(依古方常規化裁):

  1. 八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基礎藥物

    • 熟地黃:滋腎填精,為補陰之主藥。
    • 山茱萸:補肝腎,斂虛火。
    • 山藥:健脾益腎,固護後天之本。
    • 澤瀉、茯苓、牡丹皮:瀉腎濁、健脾濕、清肝熱,防補藥之壅滯。
    • 桂枝、附子(或肉桂):溫腎陽,助氣化,引火歸元。
  2. 鐵落(即生鐵煅後落下的鐵屑):

    • 《神農本草經》載其「主堅肌耐痛,平肝氣,定驚癇」。
    • 李時珍《本草綱目》指出鐵落能「降火開結」,具重鎮之性,可下氣平喘、鎮潛浮陽。

治療原理與可能功效

  1. 補腎納氣,固本培元

    • 八味地黃丸溫補腎陽、滋養腎陰,針對腎不納氣所致咳喘。腎為氣之根,腎氣充足則攝納有權,喘息自平。
  2. 重鎮降逆,平肝肅肺

    • 鐵落質重沉降,能降逆氣、平肝火。肝主升發,若肝氣上逆犯肺(木火刑金),可致咳喘;鐵落鎮之,使肺氣得降。
  3. 調和陰陽,引火下行

    • 八味地黃丸中桂附引火歸元,鐵落助其鎮攝虛陽,二者協同,共治上熱下寒之咳逆。

推測適用證型

此方可能針對:

  • 腎虛喘咳:久病及腎,氣不歸元,呼多吸少,動則喘甚。
  • 肝肺氣逆:情緒激動誘發咳喘,伴胸脅脹滿、面赤煩躁。
  • 虛陽浮越:上盛下虛,喘促兼見腰膝酸冷、頭暈耳鳴。

其配伍體現「標本兼治」思維:八味地黃丸補腎治本,鐵落鎮逆治標,共成滋腎鎮肝、降氣平喘之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 本方有補益作用,體質虛弱者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降逆止咳之功,對咳嗽有一定的療效,但對其他疾病的療效尚不清楚。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八味地黃加鐵落湯, 出處:《觀聚方要補》卷三引《藥性纂要》。 組成:八味地黃湯加生鐵落。 主治:咳逆喘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