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調中湯

BAI ZHU DIAO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胃經 17%
肺經 15%
腎經 10%
心經 9%
肝經 8%
大腸經 5%
膀胱經 2%
膽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白朮調中湯,顧名思義,方中以白朮為主藥,其之所以被選入方劑,原因如下:

  1.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效。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飲食不佳者,白朮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食慾,增進營養吸收。
  2. 調中和胃: 白朮能調和脾胃,消除脾胃氣滯,促進脾胃正常運化。對於脾胃不和,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者,白朮能緩解症狀,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白朮調中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健脾: 人參味甘性溫,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健脾益胃之功效。白朮則健脾燥濕,二者合用,能補氣健脾,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中焦運化正常,達到調中之效。
  2. 扶正祛邪: 人參能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而白朮則能祛除脾胃濕邪,二者相輔相成,既能扶正,又能祛邪,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進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白朮調中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燥濕止瀉: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之效。白朮調中湯旨在健脾和胃,但若患者脾胃濕熱,則需加入黃連以清熱利濕,抑制濕邪,配合白朮健脾燥濕,達到標本兼治之效。
  2. 配伍白朮,相生相剋: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擅長健脾益氣,燥濕利水。黃連性寒,味苦,與白朮性味相反,但藥性互補,白朮溫中健脾,黃連清熱瀉火,兩者相互制約,共同協調脾胃功能,達到和中調氣之目的。

白朮調中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厚朴燥濕化痰,理氣降逆:白朮調中湯以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為主要功效,而厚朴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肺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的作用。厚朴可與白朮等藥物協同作用,加強燥濕化痰的效果,並能理氣降逆,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嘔吐等症狀。
  2. 厚朴配伍白朮,增強健脾效果:白朮健脾益氣,厚朴燥濕化痰,兩者相配,既能燥濕化痰,又能健脾益氣,相互協同,增強了藥物的療效,使脾胃功能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調理。

白朮調中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脾胃氣虛,健脾益氣:白朮健脾燥濕,而白芍養血柔肝,二者合用,能更好地緩解脾胃氣虛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白芍還能緩解白朮燥性,使藥性更為平和。
  2. 和中止痛,緩解腹痛: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脾胃氣虛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與白朮配伍,可共同調和脾胃,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達到止痛的效果。

白朮調中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和中補虛: 白朮性溫燥,擅長健脾燥濕,而山藥性平甘潤,善於補脾益氣、滋陰潤燥。兩者搭配,一燥一潤,相輔相成,既能健脾燥濕,又能滋陰補虛,使脾胃氣運恢復正常,達到和中調補的效果。
  2. 固精止帶,益腎填精: 山藥具有固精止帶、益腎填精的作用。對於脾虛腎虛所致的帶下、遺精等症,加入山藥能起到固本培元,改善腎虛,進而止帶的效果。

因此,白朮調中湯中加入山藥,不僅能增強健脾益氣、和中補虛的效果,同時也能改善腎虛,起到固精止帶的作用。

白朮調中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和胃止嘔: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和胃止嘔的功效。白朮擅長健脾燥濕,但容易引起氣機不暢,而陳皮的理氣作用,可使脾胃氣機通暢,更有效地發揮白朮健脾之力。
  2. 助白朮燥濕化痰:陳皮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與白朮合用,可更有效地化解濕邪,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對於脾虛濕困、脘腹脹滿、嘔吐泄瀉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白朮調中湯中包含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白朮調中湯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水濕內停所致的腹脹、食少、便溏等症。澤瀉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可助白朮健脾燥濕,驅除體內水濕,改善脾胃功能。
  2. 佐使白朮: 白朮性溫,燥濕健脾,但偏於溫燥,容易耗傷津液。澤瀉性寒,可以起到寒涼制燥的作用,配合白朮,使藥性平和,避免燥性過強,更利於脾胃運化,達到健脾利濕的目的。

因此,白朮調中湯中加入澤瀉,不僅可以利水滲濕,還可以調節白朮的藥性,使其藥力更為平和有效。

白朮調中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調理脾胃,增進消化功能。在該方劑中包含了多種草藥,其中山楂是一重要成分。山楂在中醫學中被視為一味性溫、味甘酸的藥材,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對於因飲食不節或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食物積滯、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白朮調中湯中加入山楂,主要是利用其促進消化的作用,幫助脾胃更好地運化食物,解決腹脹、食慾不振等問題。此外,山楂還能調節血脂,對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配合方中其他藥材如白朮、茯苓等,共同發揮健脾益氣、調和中焦的功能,使整體方劑更適合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各種消化系統疾病。因此,山楂作為白朮調中湯的一員,不僅能夠增強脾胃功能,還能兼顧心血管健康,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白朮調中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白朮善於健脾燥濕,茯苓則長於利水滲濕。兩者合用,可加強健脾利濕之效,使脾胃運化正常,水濕消散,達到調中和胃的效果。
  2. 補脾益氣: 白朮補脾益氣,茯苓則能益氣安神。二者合用,能協同補益脾胃之氣,使脾胃功能健全,氣血運行順暢,達到調和脾胃,改善氣血虛弱之症。

因此,白朮調中湯中加入茯苓,不僅能增強健脾利濕之效,更能提升補脾益氣的作用,達到更全面的調和脾胃,改善氣血虛弱之功效。

白朮調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白朮性溫燥,甘草性甘平,兩者配伍,可使白朮的燥性得到緩和,避免藥性過於偏燥,損傷脾胃。

二、增強補脾益氣功效:甘草味甘,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與白朮共同使用,能更有效地健脾益氣,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食少、腹脹等症狀。

總而言之,甘草在白朮調中湯中起到調和藥性、增強功效的作用,使方劑更加平和有效。

白朮調中湯中加入砂仁,主要是針對其健脾消食行氣止痛的功效。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溫脾胃,助消化,對於脾胃虛寒、消化不良所致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時,砂仁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氣滯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在白朮調中湯中,砂仁與白朮、茯苓等健脾藥物配合,能夠更好地發揮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功效,並可改善因脾胃虛弱、氣機不暢而引起的各種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朮調中湯」,主要成分是:白朮,人參,黃連,厚朴,白芍,山藥,陳皮,澤瀉,山楂,茯苓,甘草,砂仁, 主治功效是:婦女在懷孕之前出現血崩,懷孕期間大便稀溏,肚子疼痛腸鳴,或合併煩渴,食慾不振,胸腹悶脹。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厚朴

中藥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厚朴性溫,辛散苦燥,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脹氣、腹瀉等症狀。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山藥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有補氣益虛,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的功效。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

澤瀉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澤瀉能通行小便,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疾病。

山楂

山楂中藥功效齊全,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多種功效。山楂中的山楂酸、單寧、黃酮類、維生素C等成分,能增強胃液分泌、促進膽汁分泌、增強胃腸蠕動、降低血脂、抑制胃酸分泌,達到消食化積的作用。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砂仁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它芳香健胃,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分泌,緩解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總結

白朮調中湯是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女在懷孕之前出現血崩,懷孕期間大便稀溏,肚子疼痛腸鳴,或合併煩渴,食慾不振,胸腹悶脹等症狀。白朮調中湯由白朮、人參、黃連、厚朴、白芍、山藥、陳皮、澤瀉、山楂、茯苓、甘草、砂仁等中藥組成,具有補氣、利水、清熱、健脾、止瀉等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相關疾病


大便溏腹痛胰臟炎口乾口渴腹中有鳴叫聲

相同名稱方劑


白朮調中湯, 出處:《良朋匯集》卷四。 組成:白朮8分,人參8分,黃連8分,厚朴8分,白芍1錢,山藥1錢,陳皮1錢,澤瀉1錢,山楂1錢,茯苓1錢,甘草3分,砂仁6分。 主治:婦人胎前血瀉,妊娠期大便稀溏,腹痛腸鳴,或兼煩渴,少食,胸脘痞悶。

白朮調中湯, 出處:《宣明論》卷十二。 組成:白朮半兩,茯苓(去皮)半兩,紅皮(去白)半兩,澤瀉半兩,乾薑(炮)1分,官桂(去皮)1分,縮砂仁1分,藿香1分,甘草1兩。 主治:中寒,痞悶急痛,寒濕相搏,吐瀉腹痛。上下所出水液澄徹清冷,谷不化,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或雖有陽熱證,其脈遲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