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濟換骨丹

拯濟換骨丹

ZHENG JI HUAN GU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元戎》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5%
肺經 13%
心經 13%
胃經 10%
腎經 8%
膀胱經 8%
膽經 4%
心包經 2%
小腸經 2%
大腸經 2%
三焦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拯濟換骨丹方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本,增強體質: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換骨丹多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氣血不足、筋骨疼痛等症,人參能補益氣血,提升人體抵抗力,為藥方中其他藥物發揮療效提供基礎。
  2. 扶正祛邪,協調藥性: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之效,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病邪侵襲。換骨丹中常配伍一些辛辣、溫燥的藥物,人參能起到協調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防止藥物對人體造成損傷,使藥性更加平和,更利於療效的發揮。

拯濟換骨丹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肺化痰: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化痰止咳的作用。此方可能因治病時涉及肺熱咳嗽,或痰多難解等症狀,故加入桑白皮以清肺化痰,改善呼吸道功能。
  2. 利水消腫:桑白皮亦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能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現象。此方可能因疾病導致身體水腫或積液,故加入桑白皮以利水消腫,減輕病患痛苦。

桑白皮的加入,配合方中其他藥材,可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拯濟換骨丹中加入蒼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化痰止嘔: 蒼朮性溫燥,入脾胃經,能健脾燥濕,化痰止嘔。方中加入蒼朮,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祛除痰濕,緩解因脾胃虛弱、痰濕阻滯所致的嘔吐、腹脹等症狀。
  2.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蒼朮亦具祛風除濕功效,能疏通經絡,緩解風濕痺痛。方中加入蒼朮,可配合其他藥物,治療因風濕痺痛引起的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

總之,蒼朮在拯濟換骨丹中,發揮了健脾燥濕、祛風除濕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因脾胃虛弱、風濕痺痛等原因導致的疾病。

拯濟換骨丹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能改善氣血循環,緩解局部疼痛。對於換骨丹所針對的骨骼疼痛、腫脹等症狀,川芎可起到舒筋活絡、促進血液流通的作用,有助於骨骼的修復和癒合。

2. 升陽舉陷,開竅醒神: 川芎性溫,入肝經,能升陽舉陷,開竅醒神。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昏厥、神志不清等症狀,川芎可起到醒神開竅的作用,有助於恢復患者的意識和神志。

拯濟換骨丹中包含何首烏,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1. 補益精血: 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能補益精血,烏髮黑髮,適合治療因肝腎不足導致的頭昏眼花、鬚髮早白、面色蒼白、腰膝酸軟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何首烏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治療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總之,何首烏在拯濟換骨丹中起到補益精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

拯濟換骨丹方中包含蔓荊子,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以下功效: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蔓荊子性味辛涼,善於疏散頭部風熱,清利頭目,對於因風熱上擾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 通竅開竅:蔓荊子入肝經,可通經絡,開竅竅,對於因肝經風熱所致的鼻塞、耳聾、口眼歪斜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

因此,蔓荊子加入拯濟換骨丹方中,可起到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通竅開竅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風熱上擾所致的頭面部症狀。

拯濟換骨丹中包含威靈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通經絡:威靈仙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的功效。對於風濕痹痛、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能起到舒筋活絡、散寒止痛的作用。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威靈仙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

因此,在拯濟換骨丹中加入威靈仙,可以起到祛風溼、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治療風溼痹痛、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症具有良好效果。

拯濟換骨丹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祛風散寒,止痛止癢: 防風性溫,入肺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方劑中可能存在風寒濕邪入侵,導致骨痛、肌肉痠痛、皮膚瘙癢等症狀,防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疏散表邪,宣通腠理: 防風還能疏散表邪,宣通腠理,促進氣血流通,改善骨骼肌肉的血液循環,有利於骨傷的修復。

綜上所述,防風在拯濟換骨丹中的作用是祛風散寒、止痛止癢,並疏散表邪,宣通腠理,促進骨骼肌肉的血液循環,有利於骨傷的修復。

拯濟換骨丹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固本培元,滋補腎氣: 五味子味酸甘,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滋腎固精、生津止渴之功效。方中加入五味子,可補益腎氣,增強人體免疫力,輔助骨骼強健,提升治療效果。
  2. 收斂固澀,防止滑脫: 方劑中往往含有較多溫熱性藥材,容易導致氣血上浮,甚至出現陰虛火旺等問題。五味子性收斂,可起到固澀止瀉、平衡陰陽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激,確保治療過程安全穩妥。

總之,五味子在拯濟換骨丹中發揮着固本培元、滋補腎氣、收斂固澀等重要作用,爲治療疾病提供更全面、更安全的保障。

拯濟換骨丹中包含苦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苦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拯濟換骨丹多用於治療骨骼疾病,而骨骼疾病往往伴隨熱毒,因此苦參可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二、殺蟲止癢:苦參亦具有殺蟲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皮膚病。骨骼疾病如骨髓炎,常伴隨皮膚感染,苦參可有效殺滅病菌,止癢消腫,促進傷口癒合。

綜上,苦參在拯濟換骨丹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骨骼疾病及其伴隨症狀。

拯濟換骨丹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香附,可用於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並能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疼痛。
  2. 調和脾胃,健脾消食: 香附還有健脾消食的功效,可以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方劑中加入香附,可起到調和脾胃、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吸收的作用。

因此,拯濟換骨丹中加入香附,旨在通過其疏肝解鬱、理氣止痛、調和脾胃的功效,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改善消化功能,促進機體康復。

拯濟換骨丹中包含白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消腫生肌: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生肌止癢之功效。對於骨骼疼痛、創傷感染等症狀,白芷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換骨」之效。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藥效:白芷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當歸等配合,可以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白芷與川芎同用,可以加強祛風止痛的效果;與當歸同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白芷在拯濟換骨丹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效配合其他藥材,起到祛風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為藥方帶來更全面的療效。

拯濟換骨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開竅醒神: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入心經,可開竅醒神,用於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換骨丹以活血化瘀、接骨續筋為目的,而昏迷、神志不清常伴隨骨折,麝香可促進患者清醒,有利於後續治療。
  • 活血通絡:麝香有通經活絡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有助於骨折處的血液流通,加速骨骼癒合。同時,麝香可緩解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因此,拯濟換骨丹加入麝香,可起到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作用,提高藥方療效。

拯濟換骨丹方中包含冰片,主要是為了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冰片性寒,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對於因熱毒所致的骨傷疼痛、腫脹、紅腫熱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2. 開竅通竅:冰片具有芳香開竅之效,能通利血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進一步達到換骨生肌之效。

因此,冰片在拯濟換骨丹中,扮演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以及促進傷口癒合的重要角色。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拯濟換骨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風邪深入筋骨、經絡受阻所致之重症,涵蓋多種中風後遺症及風濕痹證,如:

  • 經絡阻滯: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麻木、筋脈拘急。
  • 痰風內擾:中風急症、涎潮不語、精神昏沉。
  • 氣血瘀痹:骨髓疼痛、皮膚痹痛、行步艱難。
    其作用強烈,強調「換骨」之名,隱喻祛除深伏風痰瘀阻,使筋骨氣血重生。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祛風通絡為核心

  • 麻黃膏為君:重用麻黃熬膏,取其發汗解表、宣通經絡之效,開泄腠理以驅外風,兼透內伏之邪。
  • 防風、白芷、威靈仙:協同祛風除濕,白芷善走頭面治口眼歪斜,威靈仙通絡止痛,尤擅筋骨痹痛。
  • 麝香、龍腦:芳香走竄,開竅醒神,穿透力強,引藥直達病所,破除瘀阻。

2. 扶正固本為輔

  • 人參、五味子:益氣固脫,防麻黃過汗耗氣,五味子斂肺生津,調節發汗與津液平衡。
  • 何首烏:滋養肝腎,填精益血,與祛風藥共奏「攻補兼施」之效。

3. 化痰活血兼顧

  • 蒼朮、苦參:燥濕健脾,清熱利濕,杜絕痰濕再生。
  • 川芎、香附:行氣活血,香附疏肝解鬱,助氣血流通。
  • 槐莢子、桑白皮:清熱祛風,槐莢子涼血解毒,桑白皮瀉肺利水,防風邪化熱。

4. 引經與協同

  • 蔓荊子:上行頭目,專治頭面風邪。
  • 朱砂為衣:鎮心安神,緩解中風後神昏。

三、治療原理綜論
此方以「開泄透邪」為主軸,結合「氣血雙調」:

  1. 發汗透表:麻黃配伍防風、白芷,強力開通腠理,使風邪從汗而解,適用於「中風無汗」之閉證。
  2. 通絡醒神:麝香、龍腦直入血脈,破除痰瘀,恢復神識。
  3. 標本同治:人參、何首烏固護正氣,防祛邪傷正,尤其針對久病體虛夾風痰者。
  4. 針對病位:諸藥協同,上至頭面(口眼歪斜),下達筋骨(半身不遂),外透皮膚(痹痛),內消痰涎(昏澀)。

結語
拯濟換骨丹展現「攻邪為主,輔以扶正」的配伍思維,針對風痰瘀血深伏之頑症,透過發汗、通絡、化痰、益氣多層次作用,達到「換骨」級別的深層治療。然其藥性峻烈,須嚴格辨證施用,尤重「無汗」與「體虛」之別。

傳統服藥法


槐莢子(生)2兩,人參2兩,桑白皮2兩,蒼朮2兩,川芎2兩,何首烏2兩,蔓荊子2兩,威靈仙2兩,防風2兩,五味子1兩,苦參1兩,香附子1兩,白芷2兩,麝香2錢,龍腦2錢(另研)。
上為細末,入麝香令勻。用麻黃十斤去根節,天河水三石三斗,熬至六斗,濾去滓,再熬至2升半,入銀石器內熬成膏,入前藥末和勻為丸,每一兩作十丸,朱砂為衣。
每服1丸,先搗碎,酒1盞,自晨浸至晚,食後、臨臥攪勻服之。神清無睡是藥之驗,須更隔5日服之。
如中風無汗宜服。若體虛自汗服之,是重亡津液也。若風盛之人當於密室溫臥取汗。自汗者不宜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貝爾氏癱瘓麻痺半身不遂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顏面神經麻痺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昏迷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拯濟換骨丹, 出處:《元戎》。 組成:槐莢子(生)2兩,人參2兩,桑白皮2兩,蒼朮2兩,川芎2兩,何首烏2兩,蔓荊子2兩,威靈仙2兩,防風2兩,五味子1兩,苦參1兩,香附子1兩,白芷2兩,麝香2錢,龍腦2錢(另研)。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不仁,言語謇澀,或痛入骨髓,或痹襲皮膚,或中急風,涎潮不言,精神昏澀,行步艱難,筋脈拘急,左癱右瘓,一切風疾。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