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關奪命丹

斬關奪命丹

ZHAN GUAN DUO MI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9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13%
肺經 11%
胃經 11%
脾經 11%
大腸經 9%
膀胱經 6%
心經 6%
小腸經 5%
膽經 3%
肝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斬關奪命丹」方劑中使用天南星,是基於其具有強烈的祛風止痙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其辛散之性可驅散風寒,並能通經絡,解痙止痛。此方可能針對風寒阻滯、氣機不暢引起的痙攣、抽搐等病症,而天南星正是治療此類病症的重要藥物。

然而,天南星毒性較強,臨牀應用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斬關奪命丹」方劑中包含「天麻」,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祛風止痙: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眩之功效。此方應為治療痙攣、抽搐等症狀的方劑,天麻可有效控制病情,緩解患者痛苦。

二、 活血化瘀: 天麻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舒筋活絡,解除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此方中加入天麻,可能意在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更全面治療的效果。

斬關奪命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種與血瘀、氣滯有關的疾病。在其組成中,白附子作為重要的藥材之一,具有獨特的治療效果。白附子性味辛、微寒,歸肺、心經,能夠行氣活血、散結消腫,對於由於毒邪內侵所引起的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白附子的毒性相對較強,但經過適當的炮製後,可以減輕其毒性,增強其療效。在斬關奪命丹中,白附子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有效消除體內的濕邪,從而改善臟腑功能、促進康復。此方劑通過整合白附子與其他中藥成分,協同作用,使其療效更加顯著,因此在中醫臨牀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透過這種方劑,患者常能感受到氣血流暢、身體康復的顯著變化,進一步體現了中醫藥的深厚智慧與效果。

斬關奪命丹是一種具有獨特療效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輕粉。輕粉,又稱為石膏粉,是由石膏經過加工而成,主要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的功效。這種藥材在中醫理論中被廣泛應用於治療火熱之症及內熱過盛的情況。由於斬關奪命丹通常用於處理功能失調導致的急症,它的配方中選擇輕粉,正是因為其能迅速清熱,減輕內部壓力,調節人體的代謝功能,從而達到救命的效果。

此外,輕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能夠針對不同病症的熱毒產生調配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提升整體方劑的療效。在緊急情境中,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機率。因此,輕粉在斬關奪命丹中的使用不僅是遵循中醫理論的選擇,更是根據臨牀實踐和歷史傳承的智慧結晶。

斬關奪命丹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的巴豆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巴豆的主要成分為巴豆酚,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瀉下作用,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這一特性使得巴豆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於治療便祕和腸道毒素排出。此外,巴豆還有解毒和消腫的效果,可以應用於一些毒素積聚的情況,幫助清理體內的異物。

在斬關奪命丹中,巴豆的加入能夠強化方劑的解毒和排毒作用,使其在治療急性疾病時更加有效。尤其在中醫理論中,疾病往往與體內的濕熱、毒素有關,因此巴豆能夠協助清除這些病因,達到療效。然而,因為巴豆的毒性較強,使用時需謹慎,避免過量以免引發不良反應。因此,在運用斬關奪命丹時,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確保療效與安全性達到最佳平衡。

「斬關奪命丹」方劑中含有全蠍,主要原因在於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功效。

全蠍擅長治療中風、半身不遂、痙攣抽搐、跌打損傷等症狀。其寒性可清熱解毒、散瘀止痛,辛味可活血通絡,對於因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疾病有顯著療效。

因此,在「斬關奪命丹」方劑中加入全蠍,旨在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以達到治療中風、跌打損傷等疾病的目的

「斬關奪命丹」方劑中加入滑石,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利濕:滑石性寒滑,入膀胱經,能清熱利濕,瀉火通淋。方劑中若有熱毒蘊結,或濕熱下注膀胱,導致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等症狀,滑石可清熱解毒,利濕通淋,使症狀得以改善。
  2. 滑利腸道:滑石性滑,可潤滑腸道,促進排泄,對於腸胃燥熱、便祕等症狀,滑石可潤腸通便,緩解不適。

總之,滑石在「斬關奪命丹」方劑中,能發揮清熱利濕、滑利腸道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斬關奪命丹是一種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的方劑,其組成成分之一蟾酥,具有重要的療效與特性。蟾酥來源於蟾蜍的皮膚分泌物,其成分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解毒、消腫和鎮痛的作用。在斬關奪命丹的配方中,蟾酥主要用於調和其他藥材的功效,強化整體的療效。

蟾酥被認為具有很強的驅邪能力,能迅速作用於體內的病變,不僅能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還能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讓患者更快恢復健康。此外,蟾酥的獨特性質使其在中藥方劑中發揮出冷卻與消炎的效果,特別適合於熱性病症的治療。

然而,蟾酥的使用需謹慎,因其毒性較強,必須依據中醫師的指導進行配伍與服用,以確保安全與效果。因此,在斬關奪命丹中使用蟾酥,不僅顯示了中醫治療的精妙構思,更體現了藥材之間的和諧共生關係。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斬關奪命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首載用於「臍風撮口」,即新生兒因風邪或痰濕壅塞,導致口唇緊縮、牙關緊閉之危症,亦適用於初生兒「痰盛」狀態,用以「打痰(攻逐痰涎)」。古代醫家取其名「斬關奪命」,喻其藥性峻猛,能破關開結,急救風痰閉阻之險證。

  2. 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 膽星:苦涼,化痰息風,專治痰熱驚風。
    • 明天麻:平肝息風,解痙止痛,針對風動抽搐。
    • 白附子(炮):祛風痰、逐寒濕,善治口眼喎斜與風痰壅盛。
    • 膩粉(輕粉):辛寒有毒,攻痰逐水,古用於痰涎壅塞之急症。
    • 巴豆:大辛大熱,峻下寒痰積滯,破癥結,通閉塞。
    • 全蠍:搜風通絡,止痙定搐,為風證要藥。
    • 滑石:甘寒利竅,清熱滲濕,佐制諸藥之燥烈。
    • 蟾酥:辛溫有毒,開竅醒神,散結攻毒,增強破瘀通閉之效。

    組方邏輯
    此方以「攻逐風痰」為核心,兼顧「息風開竅」。

    • 峻藥聯用:巴豆、膩粉、蟾酥皆為毒性峻烈之品,合膽星、白附子攻痰之力倍增,旨在速破痰涎壅塞,開通氣道。
    • 風痰並治:天麻、全蠍協同平肝息風,針對臍風之痙攣抽搐;滑石利濕,稍制燥熱,防痰涎復聚。
    • 劑型設計:米糊為丸減緩藥性暴烈,麻子大之小劑量,配合茶湯(清上降火)送服,既保藥效,又防傷正。
  3. 治療原理
    依中醫理論,新生兒「臍風」多因外風內襲,引動胎毒痰濕,閉阻經絡與竅道。此方以毒攻毒,借巴豆、蟾酥之辛竄,直搗痰濕巢穴;膽星、白附子化風痰,天麻、全蠍鎮痙,共奏「破痰開關、息風定搐」之效。然其性猛,必屬「實痰閉證」方用,虛證慎之。

此方體現古代兒科急症「斬關奪隘」之治則,以猛藥救急,然須精準辨證,非泛用之劑。

傳統服藥法


膽星1錢,明天麻1錢,白附子(炮)1錢,膩粉4錢,巴豆(去殼,研)7匙,全蠍(洗,炙)1錢,滑石1錢,蟾酥3分。
上為細末,米糊為丸,如麻子大。
茶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斬關奪命丹,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五。 組成:膽星1錢,明天麻1錢,白附子(炮)1錢,膩粉4錢,巴豆(去殼,研)7匙,全蠍(洗,炙)1錢,滑石1錢,蟾酥3分。 主治:臍風撮口。初生兒痰盛者,亦可用以打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