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小兒七珍丹中包含天南星,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天南星性溫,味辛,有毒,但其入肺經,能祛風散寒、化痰止咳。古人認為小兒體質偏寒,易患風寒咳嗽,而天南星能溫肺化痰,對於寒痰咳喘、痰多粘稠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然而,天南星有毒,因此在方劑中必須嚴格控制用量,並與其他藥材配伍,以減輕毒性,提高療效。例如,與半夏、陳皮等藥材配伍,可增強其化痰止咳效果,並減少其毒性。
小兒七珍丹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平肝熄風: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鎮痙止痛的功效。小兒常因肝風內動而出現抽搐、驚厥等症狀,天麻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 補益肝腎: 天麻同時具備補益肝腎的功效,對於小兒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昏眼花、肢體麻木等症狀,亦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總之,天麻在小兒七珍丹中的加入,一方面可以有效緩解小兒肝風內動引起的各種症狀,另一方面也能補益肝腎,增強其抵抗力,促進其健康成長。
小兒七珍丹中包含半夏曲,主要是為了緩解小兒脾胃不和、食積腹脹等症狀。半夏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功效。
而半夏曲是將半夏經製備而成,能有效減輕半夏的毒性,並使其更易於消化吸收。此外,半夏曲還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對小兒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小兒七珍丹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一、利水滲濕:滑石性滑潤,質輕而燥,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能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濕氣,對於小兒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而引起的腹脹、腹痛、小便不利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二、清熱解毒:滑石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清熱瀉火,解毒消腫,對於小兒因熱毒積聚而導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而言之,滑石在小兒七珍丹中起著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小兒因濕熱內蘊或熱毒積聚導致的各種症狀。
小兒七珍丹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其袪風止痙之效。
全蠍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小兒體質較弱,易受外邪侵襲,導致驚風抽搐、肢體麻木等症狀。全蠍入藥可清熱解毒,平肝熄風,有效控制痙攣發作,並改善肢體麻木等症狀,為小兒七珍丹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小兒七珍丹中不應含有巴豆。巴豆性烈,味辛,有毒,可刺激腸胃,引起腹痛、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對幼兒而言,其毒性更為顯著,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七珍丹通常用於治療小兒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其藥性偏溫和,與巴豆的寒涼毒性相沖,且巴豆容易導致小兒腹瀉,更不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因此,小兒七珍丹中不應添加巴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小兒七珍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主治病症:
- 急熱驚風:因熱盛風動引起的高熱抽搐、神昏譫語。
- 痰涎壅盛:痰濁內阻,氣逆不降,導致咳嗽、喘息、喉間痰鳴。
- 感冒風寒:外感風寒初期,發熱惡寒,頭痛鼻塞。
- 嘔吐洩瀉:脾胃功能失調,胃氣上逆則嘔吐,脾失運化則腹瀉。
功效核心:
- 清熱敗毒:針對「急熱驚風」與「痰涎壅盛」,清除體內鬱熱與痰毒。
- 鎮驚安神:平息肝風、安定神志,用於驚風抽搐、心神不寧。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方劑組成分析
藥物 | 藥性與功效 | 配伍意義 |
---|---|---|
膽南星 | 苦涼,化痰熄風,清熱定驚。 | 主攻「痰熱驚風」,針對痰濁阻滯經絡、熱盛風動之證。 |
天麻 | 甘平,平肝息風,通絡止痙。 | 配合膽南星增強鎮驚止抽之效,為治驚風要藥。 |
半夏曲 | 辛溫,化痰降逆,和胃止嘔。 | 化解痰濕,止嘔吐,調和脾胃。 |
滑石 | 甘寒,清熱利濕,通淋解暑。 | 導熱下行,從小便出,輔助清熱敗毒。 |
寒食曲 | 消食導滯,健脾和中(古代以發酵製劑助消化)。 | 緩解脾胃積滯,輔助止瀉。 |
全蠍 | 辛平有毒,息風止痙,通絡解毒。 | 強力止痙,針對驚風抽搐重症。 |
巴豆霜 | 辛熱峻下,攻積逐痰(去油減毒後峻烈性緩)。 | 通腑瀉痰,使痰熱從大便而解;少量用於急症開閉通竅。 |
朱砂衣 | 甘微寒,鎮心安神,清熱解毒。 | 外用衣增強鎮驚安神之效。 |
(2)配伍邏輯
- 痰熱驚風並治:
膽南星、天麻、全蠍為核心,合奏「化痰息風」之功;滑石清熱利濕,助痰熱從二便分消。 - 標本兼顧:
半夏曲、寒食曲調理脾胃,治嘔吐泄瀉之標;巴豆霜通腑瀉痰,急則治其標(需嚴格控制劑量)。 - 雙向調節:
寒熱藥性並用(如巴豆辛熱配滑石甘寒),體現「去性存用」思想,既攻痰積又防燥熱傷陰。
(3)治療原理
- 驚風:因痰熱壅盛引動肝風,方中化痰(膽南星、半夏)、息風(天麻、全蠍)、通腑(巴豆霜)三法並行。
- 嘔瀉:寒食曲健脾消滯,半夏降逆止嘔,滑石分利止瀉,符合「通因通用」思路(巴豆霜攻積止瀉)。
三、配伍禁忌與侷限
- 痘疹忌用:因巴豆辛熱、朱砂寒涼,可能扰动气血,影响痘疹透发。
- 久瀉脾虛忌服:巴豆霜攻下,易伤正气,脾胃虚弱者不宜。
此方體現「急症治標」思維,尤重化痰通滯與息風定驚,適用於實證痰熱驚風,但需精準辨證與劑量控制。
傳統服藥法
膽南星20兩,天麻30兩,半夏曲30兩,滑石60兩,寒食曲60兩,全蠍30兩,巴豆霜7兩5錢(含油量不得超過百分之十)。
清熱敗毒,鎮驚安神。
先將膽南星、天麻等六味研為細末,過羅;取巴豆霜研細,陸續兌入上細末,和勻,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朱砂為衣,每16兩乾丸藥用朱砂粉8錢,紙袋包裝,每袋100粒。
四五歲服20丸,十歲服40丸,白開水化服。
痘疹及久瀉脾虛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小兒七珍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小兒七珍丹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 小兒七珍丹不宜在飯前空腹服用,以免對胃腸道造成刺激。
- 小兒七珍丹不宜在睡前服用,以免影響睡眠。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小兒七珍丹,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膽南星20兩,天麻30兩,半夏曲30兩,滑石60兩,寒食曲60兩,全蠍30兩,巴豆霜7兩5錢(含油量不得超過百分之十)。 主治:清熱敗毒,鎮驚安神。主治:急熱驚風,痰涎壅盛,感冒風寒,嘔吐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