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真珠丸

大真珠丸

DA ZHEN ZH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7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肺經 17%
脾經 16%
大腸經 13%
胃經 9%
腎經 9%
膀胱經 4%
小腸經 4%
心經 3%
肝經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大真珠丸中包含滑石,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之效。其能清泄肺熱,利濕化濁,對於熱毒蘊結,濕熱下注所致的熱淋、石淋、尿赤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二、 利水消腫: 滑石性滑,能利水通淋,消腫止痛,對於水腫、腹水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與大真珠丸中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消除水腫,改善病患的症狀。

大真珠丸方中使用輕粉,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輕粉為雄黃的升華物,性寒,味辛,入肝、脾經。

其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內蘊所致的各種熱證,如癤腫、丹毒、疔瘡等;燥濕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膚瘙癢等。

在大真珠丸方中,輕粉與其他藥物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並可起到緩解疼痛、消腫止痛等作用。

大真珠丸中加入半夏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半夏曲為半夏經甘草與薑汁炮製而成,能燥濕化痰,且性較溫和,更適合脾胃虛弱者。方中加入半夏曲,可有效祛除痰濕,改善患者咳嗽、胸悶等症狀。
  2. 和中降逆:半夏具有降逆止嘔之效,而曲製後更能增強其和胃止嘔的功效。對於因痰濕阻滯、脾胃不和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半夏曲都能有效改善。

綜上所述,大真珠丸加入半夏曲,是為了有效化痰止嘔,緩解患者因痰濕阻滯所致的各種不適。

大真珠丸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化痰止咳: 天南星性溫,味辛、苦,具有燥濕化痰、散結止痛之效。對於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可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2. 祛風散寒: 天南星亦有祛風散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咳嗽、鼻塞、頭痛等症狀。在大真珠丸中,天南星與其他藥物相互配合,可有效祛除風邪,緩解患者的寒咳症狀。

大真珠丸中包含全蠍,主要源於其毒性藥性

全蠍性寒,味辛,具有解毒消腫、通絡止痛之功效。其毒性可攻毒散結,用於治療癰腫疔瘡、瘰癧結核、毒蛇咬傷等病症。

此外,全蠍還可疏通經絡、止痛,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麻木不仁、跌打損傷等症。

因此,大真珠丸中加入全蠍,旨在發揮其解毒消腫、通絡止痛之功效,治療相關病症。

大真珠丸中含有巴豆,此乃因巴豆性峻猛,具強力瀉下作用,可治療頑固便祕、積滯腹痛等症。其原理如下:

  1. 破積瀉滯: 巴豆可強力刺激腸道蠕動,將積滯於腸道的宿便及食物殘渣排出,達到通便止痛的效果。
  2. 攻堅逐瘀: 巴豆具有攻堅破結的作用,對於因瘀血阻滯而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然而,巴豆毒性較強,需謹慎使用,並需由醫師辨證施治,方可安全有效。

大真珠丸方劑中含有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可用於治療神志昏迷、驚厥抽搐等症狀。大真珠丸主治痰濁矇蔽心竅所致的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麝香可助其開竅醒神,提高藥效。
  2. 活血化瘀: 麝香具活血化瘀之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大真珠丸中包含珍珠、牛黃等珍貴藥材,具有清熱解毒、化痰開竅之效,麝香的活血化瘀之效可以協同其他藥物,增強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大真珠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乳食所傷,痰涎壅滯,諸般積聚,急驚食癇」,主要針對小兒因飲食積滯、痰濕阻滯所致的病症,具體表現如下:

  1. 乳食所傷:小兒脾胃虛弱,若哺乳或飲食過量,易致乳食停滯,出現腹脹、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
  2. 痰涎壅滯:痰濕內生,阻塞氣機,可能引發咳嗽氣喘、喉中痰鳴,甚則神昏。
  3. 諸般積聚:泛指氣、血、痰、食等積滯於體內,形成實證,如腹中痞塊、消化不良等。
  4. 急驚食癇:因積食化熱,引動肝風,症見抽搐、驚厥,屬「食癇」範疇,多與痰熱擾神有關。

本方可消積導滯、化痰息風,適用於實證為主的小兒痰食驚風。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以「攻邪」為主,通過以下藥物組合達到消積、化痰、開竅、息風之效:

1. 消積導滯

  • 巴豆霜:峻下冷積,攻逐痰飲,為本方君藥,可迅速開通腸道,排除積滯。
  • 神麴末:消食化積,輔助巴豆調和脾胃,減緩其峻烈之性。

2. 化痰散結

  • 半夏天南星:均為燥濕化痰要藥,針對痰涎壅盛,能化解頑痰、降逆止嘔。
  • 滑石:性滑利竅,可清濕熱、利水道,助痰濕從小便而解。

3. 息風止痙

  • 全蠍:善治驚風抽搐,入肝經以息風止痙,針對「急驚」之症。

4. 開竅醒神

  • 麝香:芳香走竄,開竅通閉,助醒神志,改善痰蒙清竅所致的神昏。

5. 攻毒逐邪

  • 輕粉(含汞,有毒):外用可殺蟲攻毒,古方內服用於逐痰、通便,但其毒性需謹慎權衡。

三、治療原理推演

本方設計邏輯緊扣「痰、食、風」三因:

  1. 先攻其積:以巴豆霜、神麴峻下消導,直祛食滯根源。
  2. 繼化痰濁:半夏、南星、滑石化解痰濕,防止痰阻經絡。
  3. 兼息肝風:全蠍平肝息風,防止痰熱引動驚搐。
  4. 佐以開竅:麝香醒神,助全方透達邪氣,使神志清明。

特點:藥性峻烈,以攻邪為主,適用於體實邪盛之證。然輕粉、巴豆等藥有毒,需嚴格控制劑量(如1歲小兒僅服綠豆大1丸),體現古人「中病即止」的用藥智慧。

四、現代應用思考

此方反映古代對小兒急症「痰食驚風」的處理策略,但其含毒性成分(輕粉、巴豆),現代臨床需審慎評估替代方案,或調整製藥工藝以保安全。

傳統服藥法


滑石末3錢,輕粉3錢,半夏2錢,曲末2錢,天南星末2錢,全蠍7個,巴豆14個(去皮膜,出油,取霜),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一歲兒每服1丸,乳食前蔥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床應用應慎重。

相關疾病


癲癇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四肢抽搐多痰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大真珠丸,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三。 組成:滑石末3錢,輕粉3錢,半夏曲末2錢,天南星末2錢,全蠍7個,巴豆14個(去皮膜,出油,取霜),麝香少許。 主治:乳食所傷,痰涎壅滯,諸般積聚,急驚食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