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承氣湯

JI YIN CHENG Q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五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18%
心經 18%
胃經 11%
大腸經 9%
肺經 7%
心包經 7%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濟陰承氣湯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效。濟陰承氣湯用於治療熱結便祕,大黃可以瀉熱通便,緩解腸道熱結,促進排便。
  2. 清熱解毒: 大黃亦能清熱解毒,可解熱毒,消腫止痛,與其他藥物配合,更能增強清熱解毒之效,達到治療目的。

濟陰承氣湯中大黃的應用,體現了中醫“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通過瀉熱通便、清熱解毒,達到治療熱結便祕的效果。

濟陰承氣湯中加入枳實,是為了增強其瀉下通便之效。枳實性味苦寒,入脾、胃經,具有破氣消積、行氣止痛、瀉下通便的功效。

方中因有黃芩、大黃、梔子等寒涼之品,易致腸胃寒涼,故加入枳實,以其行氣降逆之性,助大黃瀉下,並溫中散寒,避免藥物寒涼傷胃。

同時,枳實的消積作用,也能幫助化解積滯,促進腸胃蠕動,進一步增強瀉下通便的效果。

濟陰承氣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滋陰,調和氣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滋陰、調經止痛的功效。濟陰承氣湯以瀉熱為主,但同時兼顧陰虛內熱,而當歸可補血滋陰,緩解因熱傷血而導致的陰虛症狀,並調和氣血,使藥效更趨於平衡。
  2. 引藥入血,增強藥效: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藥物吸收和代謝,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藥效。在濟陰承氣湯中,當歸可以引導其他藥物進入血分,並與之共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濟陰承氣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燥濕化痰: 厚朴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之功效,能幫助清除因濕熱內阻所致的痰濁,有利於疏通氣機,緩解胸悶氣短等症狀。
  2. 行氣止痛: 厚朴還具有行氣止痛之效,能理氣消積,對於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便祕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厚朴的加入,不僅能有效解決濕熱痰濁,更能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行氣止痛、清熱通便的功效,使濟陰承氣湯療效更佳。

濟陰承氣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濟陰承氣湯主治熱結便祕,而生地黃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因熱毒內盛、血分壅滯所致的便祕。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滋陰潤燥,可緩解因熱結便祕引起的腸燥津虧,有助於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同時,生地黃能滋養陰液,緩解便祕所致的口渴、咽乾等症狀。

濟陰承氣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一、緩和燥熱: 方中以大黃、芒硝為主,瀉下之力猛烈,易傷津耗氣。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能養血柔肝、斂陰止汗,可緩解大黃、芒硝的燥熱之性,防止傷陰耗氣。

二、保護脾胃: 白芍有健脾和胃之效,可緩解大黃、芒硝對脾胃的刺激,避免藥性過猛而導致脾胃受損,使瀉下作用更加平和順暢。

濟陰承氣湯中加入丹參,主要是因為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以達到治療目的。

首先,丹參可以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因熱毒瘀阻所致的腹痛、便祕等症狀。其次,丹參能涼血消腫,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口渴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因此,丹參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活血化瘀的功效,還能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使濟陰承氣湯的療效更加全面。

濟陰承氣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1. 理氣健脾,助瀉通便: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方中以大黃、芒硝瀉下攻積,容易傷脾胃,而陳皮則能協同大黃,使瀉下之藥力更趨平和,避免傷及脾胃,並促進腸胃蠕動,助瀉通便。
  2. 化解藥性,調和脾胃: 方中以大黃、芒硝為主,性寒且峻猛,容易損傷脾胃。陳皮性溫,可以化解藥性,溫脾胃,避免寒涼藥物過度損傷脾胃。同時,陳皮還能調和脾胃,使瀉下之藥力更趨平和,減少藥物對腸胃的刺激。

濟陰承氣湯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濟陰承氣湯屬於寒涼性質的方劑,甘草性甘平,味甘,可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寒涼對脾胃的刺激,避免損傷正氣。
  2. 甘草的解毒作用:濟陰承氣湯中含有芒硝,性寒而滑,甘草可解芒硝的毒性,保護腸胃,避免出現腹痛、腹瀉等副作用。

主治功效


濟陰承氣湯為一中藥複方湯劑,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補氣健脾等功效,主治瘟疫、體弱血虛等症狀。

濟陰承氣湯由甘草、白芍、陳皮、大黃、丹參、當歸、厚朴、生地黃等八味中藥材組成。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性味苦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陳皮性味溫、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大黃性味苦、寒,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丹參性味苦、微寒,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功效。

當歸性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厚朴性味苦、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生地黃性味苦、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濟陰承氣湯八味中藥材組成,各具功效。結合使用,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補氣健脾等功效,是治療瘟疫、體弱血虛等症狀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大黃(或煨或生)2-3錢,枳實(面炒)1錢,當歸1錢半,厚朴1錢,生地1錢,白芍1錢,丹參2錢,陳皮5-7分,甘草5-7分。
攻補兼施,濟陰承氣。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如果出現嚴重的腹瀉、腹痛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貧血肺炎

相同名稱方劑


濟陰承氣湯, 出處:《會約》卷五。 組成:大黃(或煨或生)2-3錢,枳實(面炒)1錢,當歸1錢半,厚朴1錢,生地1錢,白芍1錢,丹參2錢,陳皮5-7分,甘草5-7分。 主治:攻補兼施,濟陰承氣。主治:瘟疫,體弱血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