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火湯

GONG HU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六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肝經 16%
胃經 16%
心經 15%
肺經 8%
大腸經 8%
心包經 4%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攻火湯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 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效。攻火湯多用於治療熱證,如高熱、煩躁、口渴、便祕等,而大黃能有效清除體內積熱,達到清熱瀉火之目的。
  2. 通便排毒: 大黃具有通便作用,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體內毒素。攻火湯中加入大黃,可以輔助其他藥材清除體內熱毒,並排除體內濕熱之邪,達到清熱解毒、通便排毒之功效。

攻火湯中加入石膏,主要是利用其清熱瀉火之效。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生津止渴、解毒消腫之功效。

當人體出現熱症,如高燒、口渴、煩躁等,石膏能直接作用於肺胃,清泄內熱,達到降溫退熱的效果。同時,石膏也能抑制因熱邪引起的津液耗損,達到生津止渴之效。因此,攻火湯中加入石膏,可有效緩解熱症,起到清熱瀉火的作用。

「攻火湯」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緩解因熱毒上攻而導致的頭暈目眩、口舌生瘡、鼻衄等症狀。
  2. 滋陰補血,調和氣血:當歸同時具有滋陰補血、調和氣血的作用,可改善因熱邪傷陰而導致的氣血兩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

因此,在「攻火湯」中加入當歸,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滋陰補血,兼顧攻邪與扶正,達到更好的療效。

攻火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化痰: 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肺、脾、胃經。其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燥熱之火,並化解痰濁,達到清熱降火、化痰止咳的目的。
  2. 行氣寬中: 厚朴能行氣寬中,疏肝理氣,有助於緩解胸悶氣滯、脘腹脹滿等症狀。對於因熱邪鬱結於肺,導致氣機不暢所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厚朴在攻火湯中扮演著清熱化痰、行氣寬中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治療熱證引起的各種症狀。

攻火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攻火湯往往藥性偏寒涼,甘草性甘溫,能起到調和藥性、緩和寒涼之性的作用,避免過寒傷正氣。
  2. 增強功效: 甘草味甘,能益氣補中,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更有效地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增強攻火湯的整體功效。

甘草作爲常用中藥材,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增強功效的作用,在攻火湯中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攻火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熱毒對肝的傷害: 攻火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肝火上炎等症狀。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經,有清熱涼血、柔肝止痛之功。它能緩解熱毒對肝臟的灼傷,保護肝功能,避免病情加重。
  2. 協調藥性,避免寒涼過度: 攻火湯中往往含有較多寒涼藥物,如黃芩、黃連等。白芍的加入可以中和部分寒涼之性,避免過度寒涼損傷脾胃,使藥效更平和,更利於療效的發揮。

主治功效


攻火湯

攻火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由大黃、石膏、當歸、厚朴、甘草、白芍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滋陰養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火鬱積聚在臟腑、想要發散出來卻無法發散、全身皮膚的毛孔感到像針扎一樣、骨節內外又疼痛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主治功效

攻火湯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滋陰養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火鬱積聚在臟腑、想要發散出來卻無法發散、全身皮膚的毛孔感到像針扎一樣、骨節內外又疼痛等症狀。

總結

攻火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由大黃、石膏、當歸、厚朴、甘草、白芍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滋陰養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火鬱積聚在臟腑、想要發散出來卻無法發散、全身皮膚的毛孔感到像針扎一樣、骨節內外又疼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大黃3錢,石膏5錢,炒梔子3錢,當歸1兩,厚朴1錢,甘草1錢,白芍3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大黃、石膏瀉火力強,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甘草、白芍緩急止痛,陰虛血虧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攻火湯, 出處:《辨證錄》卷六。 組成:大黃3錢,石膏5錢,炒梔子3錢,當歸1兩,厚朴1錢,甘草1錢,白芍3錢。 主治:火鬱於臟腑,欲出而不得出,滿身皮竅如刺之鑽,又復疼痛於骨節之內外,以冷水拍之少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