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湯

FO SHO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四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0%
脾經 17%
肝經 14%
心經 10%
大腸經 10%
膽經 6%
肺經 6%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胃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肺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佛手湯中加入大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通腑泄下的功效。佛手湯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胸悶、脘腹脹滿、口苦咽乾等症,大黃可清熱解毒,促進毒素排出,輔助佛手疏肝理氣,達到清熱解毒、消積導滯之效。
  2. 活血化瘀:大黃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對於因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一定緩解作用。佛手本身也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兩者合用,可加強活血化瘀的作用,更有效地改善病症。

佛手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其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與佛手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佛手本身具備疏肝理氣、和胃止嘔的功效,但對於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痞滿等症狀,單用佛手可能效果不夠顯著。青皮則具有行氣止痛、疏肝解鬱的作用,與佛手合用,可以更有效地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各種不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佛手湯中加入石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渴的功效。佛手本身也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兩者合用,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適用於熱病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2. 疏肝理氣: 佛手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止痛消腫的功效。石膏入胃經,能清胃熱,並能與佛手相配,避免其燥熱之性,使藥性更爲平和,更好地發揮疏肝理氣的作用,適用於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胃脘灼熱等症狀。

佛手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熱解毒: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因熱毒引起的炎症反應,例如皮膚發紅、腫脹等。
  2. 降逆止嘔:佛手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逆所致的嘔吐、腹脹等症狀。黃連能清熱降逆,抑制胃氣上逆,達到止嘔的效果。

因此,佛手湯中加入黃連,可有效改善因熱毒引起的炎症反應,並同時達到降逆止嘔的效果,使治療效果更佳。

佛手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佛手性辛溫,擅長理氣解鬱,但其偏燥,容易傷陰。甘草性甘平,入脾胃經,能緩和佛手的燥性,避免其過度耗傷津液,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等功效,與佛手合用,可增強其理氣解鬱、和胃止嘔的效果,使藥效更為顯著,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佛手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胃痛及嘔吐: 佛手具有理氣止痛、疏肝解鬱的功效,而白芍則能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二者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因肝氣鬱結或胃氣上逆引起的胃痛、嘔吐等症狀。
  2. 保護胃黏膜: 白芍具有一定的保護胃黏膜作用,能減少胃酸對胃黏膜的損傷,並促進胃黏膜修復,進而減輕胃痛和胃潰瘍等病症。

因此,白芍在佛手湯中起著重要作用,不僅可以增強湯劑的療效,還可保護胃黏膜,使其更安全有效。

佛手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理氣消積:佛手善於行氣止痛,厚朴則能下氣消積,二者合用,可增強理氣消積之效,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能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和胃止嘔:厚朴具有燥濕健脾之功,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配合佛手行氣止痛,可緩解脾胃氣滯、噁心嘔吐等症狀,有助於增強胃部舒適感。

主治功效


佛手湯

佛手湯,由大黃、青皮、石膏、黃連、甘草、白芍、厚朴等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消積化積、行氣活血等功效,主治濕熱之氣流注於胃經,腹中疼痛,有時疼痛,有時停止。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白芍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厚朴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厚朴性溫,辛散苦燥,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脹氣、腹瀉等症狀。厚朴能降氣緩脹,增排氣排空,緩解脹氣、食慾不振。厚朴能夠增強胃腸的蠕動和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厚朴含有揮發油及厚朴甲醚、乙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蟲驅蟲作用。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青皮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青皮可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適用於肝鬱氣滯、經痛、跌打損傷等症狀。青皮還可以消積化滯,降氣止痛,常與山楂、神麴、麥芽等同用,以增強消積化滯之功。青皮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胸悶脹滿、呃逆等氣滯症狀。

石膏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不過,使用石膏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總結

佛手湯,由大黃、青皮、石膏、黃連、甘草、白芍、厚朴等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消積化積、行氣活血等功效,主治濕熱之氣流注於胃經,腹中疼痛,有時疼痛,有時停止。

傳統服藥法


大黃(酒蒸)3錢,青皮(醋炒)2錢,石膏(煅)2錢,黃連(酒炒)2錢,甘草2錢,白芍2錢,厚朴(薑汁炒)2錢。
水煎,不拘時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濕熱內蘊、胃腸不和所致的腹痛,症見腹痛時輕時重,喜按喜揉,口苦口乾,大便溏薄,舌苔黃膩,脈滑數。若腹痛劇烈,可加用烏梅、木香等藥以增強止痛作用;若兼有嘔吐、噁心者,可加用生薑、半夏等藥以和胃止嘔;若兼有便秘者,可加用大黃、芒硝等藥以通便泄熱。

相同名稱方劑


佛手湯, 出處:《玉案》卷四。 組成:大黃(酒蒸)3錢,青皮(醋炒)2錢,石膏(煅)2錢,黃連(酒炒)2錢,甘草2錢,白芍2錢,厚朴(薑汁炒)2錢。 主治:濕流胃經,腹中作痛,時疼時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