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黃連湯

SHAO YAO HUANG LI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保命集》卷中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肝經 23%
心經 18%
胃經 10%
大腸經 8%
膽經 7%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肺經 1%
腎經 0%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芍藥黃連湯,為中醫常用之方劑,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主治大便後肛門出血,腹部疼痛,因熱毒引起的下血。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芍藥黃連湯證屬濕熱下注,症見大便後肛門出血,腹部疼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方中白芍、當歸養血活血,清熱涼血,瀉熱止痛;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瀉痢;大黃清熱瀉火,瀉熱止血;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止痛;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活血止痛之效。

芍藥黃連湯為治療濕熱下注,大便後肛門出血,腹部疼痛的有效方劑,臨牀應用廣泛,具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黃連、當歸、芍藥、甘草。
調天水散服。

方劑組成解釋


芍藥黃連湯由白芍、當歸、黃連、大黃、肉桂、甘草組成。

白芍具有清熱涼血、養血柔肝的作用。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大黃具有瀉火通便、涼血解毒的作用。肉桂具有溫經散寒、補火助陽的作用。甘草具有緩急和中、清熱解毒的作用。

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以清熱涼血,止血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芍藥黃連湯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體內陰液不足,導致月經量減少、經期延長、痛經等症狀。

相關疾病


胰臟炎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胃腸出血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芍藥黃連湯, 出處:《幼科折衷》卷上。 組成:黃連、當歸、芍藥、甘草。 主治:小兒下痢白積腹痛,裏急後重。

芍藥黃連湯, 出處:《保命集》卷中。 組成:芍藥半兩,當歸半兩,黃連半兩,大黃1錢,桂(淡味)半錢,甘草1錢(炙)。 主治:大便後下血,腹中痛者,爲熱毒下血。

芍藥黃連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組成:芍藥3分,黃連(去須)3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栝樓根半兩,甘草(炙)1分,黃芩(去黑心)1兩。 主治:傷寒溫病,吐下後有餘熱,煩渴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