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母二陳湯

ER MU ER CH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脾經 22%
胃經 16%
心經 16%
腎經 11%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二母二陳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知母味苦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方中二陳湯主治燥熱咳嗽,而知母可以清肺熱,滋陰潤肺,緩解燥熱引起的咳嗽症狀。
  2. 配伍增效: 知母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麥冬、沙參等,共同發揮清熱滋陰,潤肺止咳的作用。知母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功效,提高療效。

二母二陳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與二母二陳湯中的其他藥材如陳皮、半夏等,共同作用,能有效緩解痰熱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
  2. 降氣止嘔: 川貝母可降氣止嘔,與二母二陳湯中的枳殼、厚朴等藥材搭配,能幫助胃氣下行,緩解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

總而言之,川貝母在二母二陳湯中的加入,既能潤肺化痰,又能降氣止嘔,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更佳的療效。

二母二陳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溼化痰: 二母二陳湯以燥溼化痰爲主,而半夏性辛溫,善燥溼化痰止咳,且能降逆止嘔,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陳皮、茯苓等協同作用,增強化痰止咳的效果。
  2. 和胃降逆: 半夏還能和胃降逆,緩解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方中二母即白芍、生地,滋陰養血,與半夏相配,能更好地緩解因脾胃虛弱而導致的嘔吐症狀。

二母二陳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和胃止嘔: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二母二陳湯主治痰濕阻肺,脾胃不和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嘔吐等症。茯苓能健脾利濕,化解痰濕,同時又能和胃止嘔,緩解脾胃不和引起的嘔吐症狀,配合其他藥物起到協同作用。
  2. 利水滲濕,消腫止痛: 茯苓還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能幫助身體排除多餘的水分,消腫止痛。二母二陳湯中常伴隨有胸中痞悶、水腫等症狀,茯苓的利水滲濕作用可以輔助其他藥物,消解痰濕水腫,緩解胸悶不適。

二母二陳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能理氣行滯,健脾和胃。二母二陳湯以治療痰濕咳嗽為主,而陳皮可化解痰濕之氣,幫助脾胃運化,利於痰液的排出,增強藥效。
  2. 降逆止嘔: 陳皮能降逆止嘔,對於因痰濕阻滯所致的噁心嘔吐,有很好的緩解作用。二母二陳湯中含有半夏、茯苓等藥物,這些藥物雖能化痰止咳,但也會容易引起胃氣上逆,而陳皮的加入則能起到協調作用,防止藥物副作用,提升藥效。

二母二陳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二母二陳湯以二母、二陳為主藥,性味偏寒涼,容易損傷脾胃陽氣。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性,防止對脾胃造成過度損傷,使藥力更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功效,可以增強二母二陳湯的止咳化痰、理氣健脾作用,使其更有效地治療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同時,甘草還可以緩解藥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主治功效


「二母二陳湯」:滋陰潤肺,化痰止咳

「二母二陳湯」是傳統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清肺熱、化痰、滋陰潤燥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外感燥痰證。

組成:

  •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 川貝母:性微寒、味苦,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 半夏:性溫,味辛、苦,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

  • 外感燥痰證:
    • 發熱:病人感到發熱,體溫升高。
    • 脣焦:病人的嘴脣乾裂,發熱。
    • 煩渴引飲:病人感到口乾舌燥,想喝水。
    • 喘咳短息:病人呼吸急促,咳嗽,氣短。
    • 時作時止:病人的症狀有時發作,有時停止。
    • 吐咯難出:病人痰多,但很難咳出。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一次,一次一劑,水煎服。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本藥方僅供參考,具體用法用量請遵醫囑。

總結:

「二母二陳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清肺熱、化痰、滋陰潤燥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外感燥痰證。該方劑組成包括知母、川貝母、半夏、茯苓、陳皮、甘草等中藥,具有良好的藥理作用,可有效緩解外感燥痰證的症狀。需要注意的是,本藥方僅供參考,具體用法用量請遵醫囑。

傳統服藥法


知母、貝母、半夏、白茯苓、陳皮、甘草。
清熱潤燥,降火化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咳血氣喘心內膜炎心包炎心肌炎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咳嗽口乾口渴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二母二陳湯, 出處:《症因脈治》卷二。 組成:知母、貝母、半夏、白茯苓、陳皮、甘草。 主治:清熱潤燥,降火化痰。主治:外感燥痰證。發熱唇焦,煩渴引飲,喘咳短息,時作時止,吐咯難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