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和中丸

HUO XIANG HE ZH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2%
肺經 28%
胃經 17%
心經 11%
腎經 7%
肝經 1%
大腸經 1%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藿香和中丸

【成分】 藿香、丁香、人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巴豆。

【性味】 溫,微苦、辛。

【歸經】 脾、胃、肺、心。

【功效】 祛濕、止嘔、化痰、健脾胃。

【主治】

  1. 痰食不消:痰飲積滯,消化不良。
  2. 胸膈痞悶:胸部和腹部感到堵塞、不適。
  3. 頭目昏痛:頭暈頭痛。
  4. 嘔吐酸水:吐出酸性的胃液。
  5. 或心腹滿痛:心窩或腹部疼痛。
  6. 怠墮嗜臥:精神萎靡,喜歡臥牀休息。
  7. 痃癖氣塊:一種與氣血運行異常有關的疾病,表現為腹部有塊狀物,疼痛不適。

【方義】 藿香和中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各具不同的藥效。藿香、丁香、陳皮均具有芳香化濕、止嘔和健胃的作用。人參、白朮、茯苓均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半夏、巴豆具有化痰止嘔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祛濕、健脾、止嘔、化痰之功。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注意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慎用。
  2. 脾胃虛弱者慎用。
  3.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辛辣食物。

【總結】 藿香和中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祛濕、健脾、止嘔、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痰食不消、胸膈痞悶、頭目昏痛、嘔吐酸水、心腹滿痛、怠墮嗜臥、痃癖氣塊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藿香葉1兩,丁香半兩,人參1兩半,白朮2兩,白茯苓(去皮)2兩,半夏(生薑製作曲)2兩,陳皮1兩(不去白),巴豆(去皮)2錢半(與陳皮同炒令巴豆黑色,揀去巴豆不用,只用陳皮)。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0-4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藿香辛溫芳香,能理氣和中,化痰散結;丁香辛溫,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人參大補元氣,健脾益肺;白朮健脾燥濕;茯苓利水滲濕;半夏燥濕化痰;陳皮理氣健脾;巴豆通腸開竅,行氣破結。諸藥合用,共奏理氣和中、化痰散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辛溫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下腹脹氣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胃酸食道逆流胃腸脹氣多痰眼睛模糊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藿香和中丸, 出處:《禦藥院方》卷四。 組成:藿香葉1兩,丁香半兩,人參1兩半,白朮2兩,白茯苓(去皮)2兩,半夏(生薑制作曲)2兩,陳皮1兩(不去白),巴豆(去皮)2錢半(與陳皮同炒令巴豆黑色,揀去巴豆不用,隻用陳皮)。 主治:痰食不消,胸膈痞悶,頭目昏痛,嘔吐酸水,或心腹滿痛,怠墮嗜卧,痃癖氣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