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效回生膏
SHEN XIAO HUI SHE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一七六引《瑞竹堂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5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回生膏中添加槐角,主要是利用其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的功效。槐角味苦性寒,入肝、大腸經,可有效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症狀,例如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痛等。
此外,槐角還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以幫助傷口癒合,加速組織修復。因此,在神效回生膏中添加槐角,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達到回生之效。
神效回生膏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滋補肝腎,益精血: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精血的功效。對於因肝腎虛損導致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能起到緩解和改善的作用。
- 明目潤肺,抗衰老:枸杞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具有明目潤肺、延緩衰老的作用。對於因肝腎虧虛導致的視力下降、眼乾眼澀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效果。
因此,神效回生膏中加入枸杞子,旨在通過其滋補肝腎、益精血和明目潤肺等功效,達到改善氣血不足、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的效果。
神效回生膏中加入白芷,主要是利用其消腫止痛和活血生肌的功效。白芷味辛性溫,入肺、胃經,具有解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生肌等功效。
在傷口癒合方面,白芷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組織的修復,同時其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傷口周圍的炎症反應,幫助傷口更快地癒合。
「神效回生膏」方劑中包含「白芨」,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特性:
- 止血生肌: 白芨性寒,味苦甘,入肺、胃經,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效。其富含多糖類和酚類化合物,能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出血、創傷感染、燒燙傷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潤肺止咳: 白芨亦具潤肺止咳之效,可治療肺熱咳嗽、乾咳少痰等症狀。其黏液質成分能保護呼吸道粘膜,並可緩解肺部炎症。
因此,白芨的止血生肌、潤肺止咳作用,使其成為「神效回生膏」的重要組成成分,有助於提升藥膏的療效。
「神效回生膏」方劑中加入白蘞,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補氣固表:白蘞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對於氣虛表虛所致的虛寒症狀,如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自汗盜汗等,白蘞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提高機體抵抗力。
- 止咳化痰:白蘞兼具止咳化痰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症狀。對於肺虛咳喘、痰液粘稠難咳者,白蘞能起到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改善呼吸系統功能。
神效回生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改善循環: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功效。神效回生膏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 補血滋陰,增強體質: 當歸能補血養血,滋陰潤燥,有助於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虛弱症狀。神效回生膏中加入當歸,能提升藥效,幫助患者更快恢復體力,提高抵抗力。
神效回生膏中使用大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大黃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之效。對於因熱毒壅滯導致的瘡瘍腫毒、外傷感染等,大黃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 大黃亦具有活血化瘀之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神效回生膏中使用大黃,可有效發揮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瘡瘍腫毒、外傷感染等疾病。
神效回生膏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柏味苦寒,性燥,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例如濕疹、膿皰瘡、皮膚瘙癢等,黃柏能起到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病竈,促進皮膚的恢復。
- 收斂生肌: 黃柏還能收斂生肌,對於傷口潰爛、濕疹滲出等情況,黃柏能起到收斂止血、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的作用,加速傷口癒合,恢復皮膚完整性。
因此,黃柏在神效回生膏中起著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各種皮膚病,促進皮膚健康。
神效回生膏中加入赤芍,主要原因有二:
- 活血化瘀: 赤芍性涼,味苦,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外用可消腫止痛,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創傷導致的瘀血腫痛,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有助於傷口癒合。
- 清熱解毒: 赤芍亦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炎症,也有助於消炎止痛,減輕疼痛。
因此,神效回生膏中加入赤芍,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回生之效。
神效回生膏中加入杏仁,主要考量其潤肺止咳、宣肺散結的功效。杏仁味苦甘,性微溫,入肺經,能宣肺散結,潤肺止咳,對於肺氣壅塞、咳嗽痰多等症狀具有改善作用。
此外,杏仁還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緩解便祕,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改善消化功能。因此,將杏仁加入神效回生膏中,不僅可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還可以改善腸胃功能,有助於整體身體健康。
神效回生膏中加入蓖麻子,主要是因為其獨特的藥理特性。蓖麻子富含蓖麻醇,具有很好的潤腸通便效果,可以幫助改善消化系統功能。中醫理論中,通便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毒素,促進血液循環,進而增強整體健康。此外,蓖麻子還被認為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鎮痛作用,對於某些因炎症引起的病症有輔助療效。
在配方的綜合考量下,藉由蓖麻子的潤通特性,能結合其他成分達到調和氣血、增強免疫力的效果。這樣的組合在中醫的使用中,不僅可以協調身體內部的平衡,還能在急救和復甦的過程中,提升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因此,蓖麻子在神效回生膏中的使用,是基於其多方面的健康益處和中醫理論的支持。
「神效回生膏」方劑中包含血竭,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止痛生肌: 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並減輕疼痛。對於外傷引起的瘀血腫痛、創傷出血、潰瘍難癒等症狀,血竭能起到顯著的治療效果。
- 消腫止痛、解毒生肌: 血竭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消腫止痛、解毒生肌的作用。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燒傷、燙傷等症狀,血竭能有效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並防止感染。
「神效回生膏」中添加雄黃,主要基於其殺菌消炎、解毒止痛的功效。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肺經,具有殺蟲止癢、解毒消腫、祛風止痛等作用。其能抑制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長,並能促進傷口癒合,故常用於治療瘡瘍腫毒、皮膚病、風濕痺痛等。
此外,雄黃還有辟邪的功效,古代民間常將其用於驅邪避煞。 因此,在「神效回生膏」中加入雄黃,一方面可增強其治療效果,另一方面也寄託了古人對健康的期盼和祝福。
「神效回生膏」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 乳香具備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所導致的瘀血腫痛,或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 消腫止痛: 乳香亦有消腫止痛之效,能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對於傷口感染或局部組織發炎所致的疼痛腫脹,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神效回生膏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生肌止痛: 沒藥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外傷,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
- 溫陽散寒、止痛生肌: 沒藥亦可溫陽散寒,對於寒邪侵襲引起的疼痛,能起到溫暖驅寒的作用。同時,其生肌止痛的功效,有助於傷口癒合,促進組織再生。
綜上所述,沒藥在神效回生膏中能發揮活血化瘀、生肌止痛、溫陽散寒等多重作用,是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外傷的有效藥材。
「神效回生膏」中包含「輕粉」的用意,應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輕粉性寒,味苦,入肝經,可瀉熱毒、除濕邪,對於外感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
然而,輕粉為重金屬汞的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毒性。過量使用或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肝腎損傷、神經系統損害等不良反應。因此,使用「神效回生膏」需謹慎,遵醫囑使用,不可自行服用或外用,避免造成健康危害。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神效回生膏》 主治範圍廣泛,主要針對 外傷性與感染性瘡瘍,包含以下病症:
- 癰疽疖毒:泛指化膿性感染,如癰(多頭膿腫)、疽(深部潰爛)、疔瘡等。
- 臁瘡:下肢慢性潰瘍,多因氣血瘀滯或濕熱下注所致。
- 跌打損傷:包括骨折、筋傷、瘀血腫痛。
- 暗毒發背:背部隱性膿腫或蜂窩組織炎。
- 刀箭金創:開放性外傷、異物存留(如箭頭)。
- 蛇犬傷:動物咬傷後的毒邪感染。
此方定位為 「外治萬用膏藥」,結合 拔毒、生肌、活血、止痛 四大核心功效,適用於 邪毒壅滯、氣血不通 之證,尤其強調「病退於外」的治療思路,透過外敷引邪外出。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方劑組成架構
全方可分 「基礎油膏」 與 「後下藥末」 兩大部分,製程嚴謹,體現「先取通竅之性,後合血肉之功」的思維:
「樹皮油液」階段(煎取通絡透皮之性)
- 五木嫩皮(槐、柳、桃、榆、桑):
- 古典醫學認為,樹皮(尤其嫩者)具 「透達脈絡」 之效,能引藥入經。
- 槐皮清熱涼血;柳皮祛風除濕;桃皮活血;榆皮利水消腫;桑皮瀉肺行水。
- 枸杞嫩枝:補益肝腎,調和諸藥峻性,防過度攻伐。
- 清油熬製:油脂作為載體,助藥性滲透,兼潤澤瘡面。
- 五木嫩皮(槐、柳、桃、榆、桑):
「藥材浸煎」階段(強化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 白芷、白及、白蘞:
- 「三白」組合收斂生肌,白芷另能排膿止痛。
- 大黃、黃柏:清熱瀉火解毒,針對熱毒熾盛。
- 當歸、赤芍:活血散瘀,改善局部血滯。
- 杏仁、蓖麻子:
- 杏仁潤膚化痰,蓖麻子拔毒透邪(後世多外用治瘡瘍)。
- 白芷、白及、白蘞:
「成膏關鍵」階段(黃丹與細末)
- 黃丹(Pb₃O₄):傳統熬膏必用,收斂生肌、防腐定痛,但須掌握火候至「滴水成珠」。
- 血竭、乳香、沒藥:
- 經典「傷科三寶」,活血止痛、祛瘀生新。
- 雄黃、輕粉:
- 雄黃解毒殺蟲,輕粉(Hg₂Cl₂)攻毒斂瘡,但需注意劑量(古法微量應用)。
(二)治療原理推演
「以皮治皮」法則:
- 五木嫩皮對應「人體皮膚」,取其類象,助藥性直達病所。
「通竅—解毒—生肌」三步驟:
- 通竅:樹皮油脂穿透皮膚屏障,開泄腠理。
- 解毒:大黃、黃柏清熱,雄黃、輕粉殺蟲攻毒。
- 生肌:白及、白蘞斂瘡,血竭、乳香修復損傷。
「動靜結合」用藥:
- 動藥(如乳香、沒藥)活血散瘀,靜藥(如白及、黃丹)收斂固護,防止過度耗傷。
(三)科學邏輯推測
- 樹皮含有多酚類、黃酮化合物,可能有抗氧化、抗炎作用。
- 黃丹與輕粉的礦物質成分具抑菌效果,但需權衡毒性(古代以土埋法減輕刺激)。
- 油脂基質形成物理屏障,保護創面並緩釋藥性。
三、總結
此方為 「複合型外治膏藥」,結合 植物透皮、礦物收斂、動物活血 三大類藥物,體現中醫「異類相使」的配伍智慧。其關鍵在於 分階段製藥:先以樹皮通絡,次以草本清解,終以礦物定膏,層層遞進,適用於 急性外傷與慢性潰瘍並存 的複雜病證。
傳統服藥法
槐20條,柳20條,桃20條,榆20條,桑20條,枸杞(樹條嫩者)20條(每條長2寸),上將6件樹條,剝取嫩皮,用清油3升,文武火於大砂鍋內煎,令嫩皮津液盡為度,將油濾過。白芷1兩半,白及1兩半,白蘞1兩半,當歸1兩半,大黃1兩半,黃柏1兩半,赤芍藥1兩半,杏仁1兩半,蓖麻子1兩半,將上藥銼碎,再下於前油內浸透,又用慢火煎炒,去藥滓,再用油濾過。用黃丹12兩,分作3次下,於油內熬令黑色,將筋觜蘸藥油滴水內不散為度。血竭5錢,雄黃5錢,乳香5錢,沒藥5錢,輕粉3錢。
上為極細末,放油微溫,下前藥於油內,以瓦罐盛之,蓋口,埋土內三日,去火毒。
任意攤貼患處,2日外自覺病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回生膏,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七六引《瑞竹堂方》。 組成:槐20條,柳20條,桃20條,榆20條,桑20條,枸杞(樹條嫩者)20條(每條長2寸),上將6件樹條,剝取嫩皮,用清油3升,文武火于大砂鍋內煎,令嫩皮津液盡爲度,將油濾過。白芷1兩半,白及1兩半,白蘞1兩半,當歸1兩半,大黃1兩半,黃柏1兩半,赤芍藥1兩半,杏仁1兩半,蓖麻子1兩半,將上藥銼碎,再下于前油內浸透,又用慢火煎炒,去藥滓,再用油濾過。用黃丹12兩,分作3次下,于油內熬令黑色,將筋觜蘸藥油滴水內不散爲度。血竭5錢,雄黃5錢,乳香5錢,沒藥5錢,輕粉3錢。 主治:癰疽癤毒,遠近臁瘡,打撲跌折傷損,暗毒發背,刀斧所傷,箭頭在肉,蛇犬所傷,並皆治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