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除邪清肺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1. 補血潤肺,緩解肺熱傷陰: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有補血活血、潤燥止渴之功效。肺熱傷陰常伴有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而當歸能滋陰潤肺,緩解肺熱,有助於清熱解毒,恢復肺部的正常功能。
2.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肺部供血: 當歸活血化瘀,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肺部的血液供應,有利於肺部的修復和功能恢復。
總之,當歸在「除邪清肺湯」中起到補血潤肺、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肺熱傷陰、改善肺部供血,進而達到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效果。
除邪清肺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緩解燥熱: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能滋陰養血,緩解肺熱所致的口乾舌燥、咳嗽痰粘等症狀。
- 抑制咳嗽:白芍具有收斂止咳的作用,可抑制肺氣上逆所致的咳嗽,與其他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藥物配合,達到更好的止咳效果。
白芍的加入,可有效緩解肺熱咳嗽,並兼顧滋陰養血,使整體方劑功效更趨完善。
除邪清肺湯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宣肺止咳: 前胡性微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的功效。其能清熱解表,散寒止咳,並能疏風解表,對因風寒襲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疏散肺氣,利氣化痰: 前胡能疏散肺氣,利氣化痰,對肺氣鬱滯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此外,前胡還能降氣止嘔,對因肺氣上逆引起的嘔吐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除邪清肺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降逆止嘔: 半夏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肺熱壅盛易導致氣逆上衝,出現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半夏能降氣止逆,緩解肺熱壅盛所致的氣逆上衝,改善呼吸道症狀。
2. 燥濕化痰: 肺熱壅盛容易導致痰液黏稠難咳,半夏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能將黏稠的痰液化解,使之容易咳出,從而達到清肺化痰的效果。
因此,除邪清肺湯加入半夏,是為了更好地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達到清肺化痰、改善呼吸道症狀的療效。
除邪清肺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肺主氣,脾主運化,當肺氣鬱結、脾失健運時,會影響氣機運行,導致痰濁阻滯。陳皮可疏肝理氣,健脾和胃,使氣機通暢,痰濁消散,有助於改善肺氣鬱結,達到清肺止咳的效果。
- 降逆止嘔:陳皮亦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肺氣不降,容易導致氣逆上衝,出現咳嗽、嘔吐等症狀。陳皮可降氣止嘔,使肺氣下降,減少氣逆上衝,緩解咳嗽等症狀,達到清肺止咳的效果。
除邪清肺湯中加入杏仁,主要原因如下:
- 宣肺止咳: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對於外感風寒、肺氣鬱閉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杏仁能有效疏散肺氣,化痰止咳。
- 清熱解毒: 杏仁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外感熱邪引起的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在除邪清肺湯中,杏仁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能起到更好的宣肺清熱、化痰止咳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除邪清肺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肺主氣,脾主濕,脾虛濕盛,則肺氣不利,容易導致咳嗽、痰多等症。茯苓健脾利濕,可改善脾胃運化,減少濕邪困脾,進而有利於肺氣通暢,達到清肺止咳之效。
- 化痰止咳: 茯苓還具有一定的化痰止咳功效。濕邪內阻,可導致痰液粘稠難以咳出,茯苓利濕化痰,有助於稀釋痰液,使其容易咳出。同時,茯苓還能寧心安神,減輕咳嗽時伴隨的胸悶、心慌等不適症狀。
除邪清肺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
一、調和藥性: 方劑中多用苦寒之藥,容易損傷脾胃,甘草性甘,味平和,入脾經,可緩和苦寒之藥對脾胃的傷害,使藥性更加平和,更利於服用。
二、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解毒、止痛、抗炎等功效,與其他藥物配伍,可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之效,更好地達到治療肺熱咳嗽、邪毒入侵的效果。
綜上所述,甘草在除邪清肺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僅可以調和藥性,更能增強藥效,使方劑療效更佳。
除邪清肺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解表散風、宣肺止咳之效。對於外感風寒,肺氣失宣所致的發熱、咳嗽、鼻塞、頭痛等症狀,荊芥能有效疏散風邪,宣通肺氣,達到清熱解表、止咳化痰之目的。
其二,荊芥兼具解毒功效,對於外感風邪所致的肺熱、毒邪壅盛,荊芥也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進一步促進肺氣恢復。
「除邪清肺湯」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其發汗解表及宣肺止咳的功效。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利水消腫之效。該方旨在治療外感風寒所致的肺熱咳嗽、喘息等症狀,麻黃能疏散風寒,開泄肺氣,促進汗出,以達到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目的。同時,麻黃亦有助於通暢氣道,緩解呼吸困難。
主治功效
除邪清肺湯
除邪清肺湯是一劑中藥方劑,由當歸、白芍、前胡、半夏、陳皮、杏仁、茯苓、甘草、荊芥、麻黃等十味中藥組成,具有除邪清肺、止咳平喘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肺部遭受風寒,出現寒熱和咳嗽的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總結
除邪清肺湯是產後婦女治療風寒引起的感冒咳嗽的常用中藥方劑,具有祛風散寒、清肺止咳的作用,藥物組成配伍合理,臨牀療效顯著,深受醫生和患者的喜愛,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氣喘、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當歸2錢,白芍(酒炒)1錢半,前胡1錢半,半夏1錢,陳皮1錢,杏仁1錢,茯苓1錢,甘草1錢,荊芥穗8分,麻黃(留節)45分。
有汗者,去麻黃,加桂枝8分。
加生薑、大棗為引,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除邪清肺湯, 出處:《會約》卷十五。 組成:當歸2錢,白芍(酒炒)1錢半,前胡1錢半,半夏1錢,陳皮1錢,杏仁1錢,茯苓1錢,甘草1錢,荊芥穗8分,麻黃(留節)4-5分。 主治:産後肺冒風寒,寒熱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