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水濟生丹中含有沙參,主要原因如下:
- 滋陰潤肺:沙參性涼,味甘,歸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功效。金水濟生丹常用於治療肺燥津傷、咳嗽痰少等症狀,沙參的滋陰潤肺功效可有效緩解肺部燥熱,滋養肺陰,促進津液分泌。
- 清熱解毒:沙參亦具有一定清熱解毒功效,可輔助金水濟生丹中其他藥物,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炎症,提高藥效。
金水濟生丹方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金水濟生丹多用於治療熱病傷陰、心煩不寐、口渴便祕等症狀,而生地黃可滋養心陰,清熱瀉火,緩解熱症引起的煩躁不安、口乾舌燥等不適。
- 配伍其他藥材,增強療效:生地黃與其他藥材配伍,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生地黃與黃芩、丹皮等清熱瀉火藥材配伍,可加強清熱解毒的作用;與麥冬、百合等滋陰潤燥藥材配伍,可提高滋陰養血的效果。
金水濟生丹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金水濟生丹多用於治療氣血不足、經期不順、血虛頭暈等症,而當歸補血活血的功效,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治療目的。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金水濟生丹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白芍等,也具有活血化瘀、養血柔肝之效,與當歸搭配使用,可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金水濟生丹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肝鬱氣滯: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金水濟生丹以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為主,而白芍能緩解肝氣鬱結,疏肝理氣,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 調和藥性: 方中其他藥物如柴胡、川芎等性偏溫燥,易於耗傷陰血。白芍性寒涼,可起到滋陰養血、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保護患者的陰液。
金水濟生丹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金水濟生丹多用於治療脾腎虧虛、水濕停滯所致的各種病症,而茯苓能有效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利水滲濕,從根本上解決病源。
- 寧心安神:茯苓還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能寧心安神,緩解因心脾兩虛、心神不寧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狀。金水濟生丹中往往會加入其他安神藥物,茯苓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提升療效。
金水濟生丹方劑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之效。對於因肺燥或痰熱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杏仁可以起到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改善呼吸道疾病。
- 清熱解毒: 杏仁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解暑熱、解毒消腫。在金水濟生丹中,杏仁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相輔相成,可加強藥效,達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金水濟生丹中包含半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可化解痰濕,並止咳平喘。方中可能存在痰濕阻滯的情況,半夏可以有效地清熱化痰,改善呼吸道症狀。
- 降逆止嘔:半夏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抑制胃氣上逆,緩解噁心嘔吐。方中可能存在胃氣上逆、嘔吐的症狀,半夏可以通過降逆止嘔,達到止嘔的效果。
金水濟生丹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一、 理氣健脾: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方中以其理氣健脾,幫助藥物更好地運化吸收,增強療效。
二、 降逆止嘔:陳皮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氣虛、升逆嘔吐者,可起到輔助作用,減輕患者不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主治功效分析:金水濟生丹
古籍記載與方劑組成分析
根據《校注醫醇賸義》的記載,「金水濟生丹」主治「虛之甚者,火升體羸,咳嗽失血,咽破失音,此為碎金不鳴,症極危險」的重症。
從提供的「金水濟生丹」組成來看,包含:
- **沙參:**滋陰潤肺、養胃生津。
- **生地黃:**補血活血、涼血止血。
- **當歸:**調經止痛、補血活血。(方劑中未見,但根據原始組成推測可能包含)
- **白芍:**平肝疏風、和營止汗。(方劑中未見,但根據原始組成推測可能包含)
- **茯苓:**利尿消腫、健脾化濕。(方劑中未見,但根據原始組成推測可能包含)
- **杏仁:**止咳平喘、潤燥通便。
- **半夏:**降逆止嘔、散寒解表。(方劑中未見,但根據原始組成推測可能包含)
- **陳皮:**理氣健脾、燥溼化痰。(方劑中未見,但根據原始組成推測可能包含)
- **天冬:**滋陰潤燥、清肺降火。
- **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 **人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
- **龜版:**滋陰潛陽、益腎健骨。
- **玉竹:**養陰潤燥、生津止渴。
- **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 **茜草根:**涼血活血、祛瘀止痛。
- **蔞皮:**清熱化痰、寬胸散結。(古文記載為蔞仁,此處應為蔞皮)
- **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 **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 **竹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
- **雞子清:**滋陰潤燥、清熱解毒。
- **藕:**清熱涼血、止血散瘀。
治療原理分析
古文描述的病症為「虛之甚者」,且伴隨「火升體羸,咳嗽失血,咽破失音」,符合中醫的肺腎陰虛、虛火上炎的病機。
「金水濟生丹」的組方思路,是以滋陰降火、補益肺腎為主:
- 滋陰降火: 方中大量使用滋陰藥物,如天冬、麥冬、生地、龜版、玉竹、石斛等,以滋養肺腎之陰,清降虛火。
- 補益肺腎: 人參大補元氣,與山藥合用,補益肺脾腎三臟。沙參、杏仁、貝母潤肺止咳,針對「咳嗽失血」的症狀。
- 活血止血: 茜草根涼血活血,可能有助於改善「失血」的症狀。生地也具備涼血止血之效。
- 清熱化痰: 蔞皮、竹葉清熱化痰,可能有助於改善痰多的症狀。
- 潤燥生津: 藕、雞子清滋陰潤燥,緩解咽喉乾痛的症狀。
綜合來說,「金水濟生丹」通過滋陰降火、補益肺腎、活血止血等多重作用,達到治療「虛之甚者,火升體羸,咳嗽失血,咽破失音」的目的。該方劑藥物組成複雜,針對重症虛勞,兼顧多個方面,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特色。
總結
根據古文內容,「金水濟生丹」主治肺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的嚴重虛勞症狀。其組方以滋陰降火、補益肺腎為核心,兼顧活血止血、清熱化痰等方面,是一首針對危重症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天冬1錢5分,麥冬1錢5分,生地5錢(切),人參1錢, 沙參4錢,龜版8錢,玉竹3錢,石斛3錢,茜草根2錢,蔞皮3錢,山藥3錢,貝母2錢,杏仁3錢,淡竹葉10張,雞子清1個,藕3兩(煎湯代水)。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金水濟生丹是一張具有滋陰潤肺、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方劑,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多痰喘息等症狀,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水濟生丹,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北沙參6兩,大生地8兩,當歸4兩,白芍2兩,雲茯苓2兩,杏仁4兩,半夏2兩,新會陳皮2兩。 主治:肺腎虛寒,水泛爲痰,或年邁陰虛,多痰喘息。
金水濟生丹, 出處:《醫醇剩義》卷三。 組成:天冬1錢5分,麥冬1錢5分,生地5錢(切),人參1錢,沙參4錢,龜版8錢,玉竹3錢,石斛3錢,茜草根2錢,蔞皮3錢,山藥3錢,貝母2錢,杏仁3錢,淡竹葉10張,雞子清1個,藕3兩(煎湯代水)。 主治:肺脾虛之甚者,火升體羸,咳嗽失血,咽破失音。此爲碎金不鳴,症極危險。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