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活血紅花湯中包含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功效。它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流通,對於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 散寒止痛: 紅花亦能散寒止痛,適用於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例如痛經、跌打損傷等。其溫陽散寒的作用,可以緩解寒邪對經絡的阻滯,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止痛的效果。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蘇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蘇木性味苦甘、涼,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主要成分為蘇木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氧化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達到活血化瘀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紅花、桃仁等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 涼血解毒:蘇木還具有涼血解毒的功效,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一些熱毒引起的瘀血腫痛具有較好的療效,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可以更好地改善病症。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梔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涼血解毒,緩解熱毒: 紅花活血化瘀力強,但性偏燥熱,容易引起熱毒上攻。梔子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可緩解紅花燥熱之性,防止藥物過於猛烈,避免傷及陰血。
二、 促進血行,減少瘀血: 梔子入血分,能促進血液循環,使紅花活血化瘀效果更佳。同時,梔子能清熱解毒,減少瘀血處的炎症反應,利於活血化瘀的進行。
總而言之,梔子在活血紅花湯中起到清熱涼血、解毒活血的作用,與紅花相輔相成,使藥效更佳,更加安全有效。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活血紅花湯主要用於治療瘀血阻絡所致的疼痛腫脹,而黃柏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輔助紅花活血化瘀,達到更好的止痛效果。
- 抑制紅花活血之過度:紅花活血化瘀力強,若單獨使用,容易導致血行過速,甚至出現出血不止的情況。黃柏性寒,能抑制紅花的活血作用,避免其過度活血,確保藥效安全有效。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黃芩,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黃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紅花活血化瘀,易導致出血,黃芩可起到涼血止血的作用,防止瘀血化熱,避免病情加重。
- 抑制紅花過度活血: 紅花性溫,活血化瘀力強,若單用易傷陰血,出現熱象。黃芩能抑制紅花過度活血,避免其熱性過盛,達到活血而不傷陰的效果。
總而言之,黃芩在活血紅花湯中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抑制紅花過度活血的作用,使方劑更趨於平和,更有效地治療瘀血阻滯、熱毒壅盛的病症。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活血止痛: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可溫煦血脈,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紅花活血化瘀,二者相合,溫而不燥,可溫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
- 配合紅花,增強活血化瘀之效: 肉桂辛溫走竄,可引導紅花的活血化瘀作用深入血脈,加速血液循環,從而更有效地消散瘀血,改善疼痛。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緩解紅花之燥性: 紅花性溫燥,易耗血傷陰,而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能養血柔肝,緩解紅花燥熱之性,避免其過於辛散,損傷血氣。
- 調和氣血: 白芍有養血和營,柔肝止痛的功效,能與紅花活血化瘀的作用相配合,使氣血調和,達到活血化瘀而不傷正之目的,避免過於燥烈而傷及血脈。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與紅花、桃仁等藥物配合,能加強活血化瘀的作用,並能改善氣血循環,減輕疼痛。
- 疏散風寒,清熱解毒: 川芎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疏散風寒、清熱解毒的作用,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因血瘀阻滯引起的各種疾病。
因此,川芎的加入,不僅能加強活血化瘀的效果,更能改善病症,達到更好的療效。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白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通鼻竅: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紅花活血化瘀,但若血瘀阻滯於經絡,導致風寒之邪入侵,則可導致鼻塞、頭痛等症狀。白芷可幫助疏散風寒,利於血行暢通,改善瘀阻所致的症狀。
- 行氣止痛: 白芷亦可行氣止痛,與紅花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因血瘀導致的疼痛。例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白芷可配合紅花活血化瘀,並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桃仁具有破血行瘀、潤腸通便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與紅花、當歸等藥材共同發揮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 潤燥通便: 桃仁還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能改善血瘀所導致的便祕,促進血流通暢,加強藥物吸收,提升治療效果。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活血紅花湯以活血化瘀為主要功效,藥性偏於辛溫燥烈。甘草性甘平,味甘而性平,可緩解藥物燥性,避免傷陰,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服用。
-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止痛等作用,能輔助紅花、桃仁等藥物更好地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同時,甘草可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增強藥效,使整體療效更佳。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功效。與方中紅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藥物配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情況,達到活血通絡、止痛消腫的效果。
二、補血養血:當歸還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氣血不足,促進血液生成,使血脈充盈,更有效地促進瘀血消散。與方中其他補血藥物配合,可增強整體療效,使患者體質得以改善。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與紅花、桃仁等藥物配合,可增強活血化瘀效果,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 行氣止痛: 乳香不僅活血,更能行氣止痛。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乳香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止痛的作用,減輕患者痛苦。
因此,乳香在活血紅花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發揮更好的療效。
活血紅花湯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沒藥性溫,味苦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藥性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紅花、桃仁等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減輕疼痛。
2. 溫通經絡:沒藥能溫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代謝。對於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主治功效
活血紅花湯:
活血紅花湯是一種主要由紅花、蘇木、梔子、黃柏、黃芩、肉桂、白芍、川芎、白芷、桃仁、甘草、當歸、乳香、沒藥等多種中藥材組成的方劑。
活血紅花湯組成介紹:
甘草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
白芍
- 性味:酸、微苦,性涼
- 歸經:肝、脾經
- 功效: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
白芷
- 性味:辛、溫
- 歸經:肺、胃經
- 功效: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
川芎
- 性味:辛、溫
- 歸經:肝、膽、脾經
- 功效: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
當歸
- 性味:甘、辛,溫
- 歸經:心、肝、脾經
-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
紅花
- 性味:辛、溫
- 歸經:心、肝經
- 功效: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
黃柏
- 性味:寒苦
- 歸經:肺、大腸經
- 功效: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等
黃芩
- 性味:苦、寒
- 歸經:肺、大腸經
-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
沒藥
- 性味:溫、苦
- 歸經:肝經
- 功效: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等
肉桂
- 性味:辛甘、溫
- 歸經:心、肝、腎經
-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乳香
- 性味:辛、溫
- 歸經:心、肝、脾經
- 功效: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
桃仁
- 性味:苦辛、溫
- 歸經:肝經
- 功效: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
梔子
- 性味:苦寒
- 歸經:心、肺、肝經
- 功效: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蘇木
- 性味:酸、微苦,溫
- 歸經:肝、脾經
- 功效: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破血消癥、疏肝解鬱等
棒瘡:
棒瘡,又稱「棒瘡風」,是一種由棒狀或棍狀物體敲擊或壓迫皮膚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常發生在四肢。症狀包括皮膚紅腫、疼痛、化膿,甚至潰爛。
結論:
活血紅花湯主要由紅花、蘇木、梔子、黃柏、黃芩、肉桂、白芍、川芎、白芷、桃仁、甘草、當歸、乳香、沒藥等多種中藥材組成的方劑,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活絡筋骨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棒瘡,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紅花、蘇木、山梔、黃柏、黃芩、桂皮、芍藥、川芎、白芷、桃仁、甘草、當歸、乳香、沒藥。
用酒2大鐘煎熟,次入童便1鐘,再煎數沸,次入乳、沒,1滾就起,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期間、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應慎用。
- 本方有溫熱的作用,如果有發熱、口乾、便秘等症狀的患者,不宜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活血紅花湯, 出處:《外科啓玄》卷十二。 組成:紅花、蘇木、山梔、黃柏、黃芩、桂皮、芍藥、川芎、白芷、桃仁、甘草、當歸、乳香、沒藥。 主治:棒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