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老瘧丹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止痛解痙:瘧疾常伴隨發熱、頭痛、寒戰等症狀,川芎性溫,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解痙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瘧疾發作時的頭風、肢體痠痛等症狀,並有助於解除瘧疾引起的痙攣。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瘧疾久病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川芎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有助於恢復機體氣血運行,提升治療效果。
老瘧丹方劑中包含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肝、肺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瘧疾常伴隨瘀血阻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疼痛難忍。桃仁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桃仁亦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瘧疾發作時,常伴有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桃仁能清熱解毒,緩解患者不適。此外,桃仁還能消散因瘧疾引起的腫脹,改善病患整體狀況。
總而言之,桃仁在老瘧丹方劑中發揮著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等多重功效,有助於治療瘧疾。
老瘧丹方劑中包含紅花,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瘧疾常伴隨寒邪阻滯,氣血運行不暢,而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緩解寒邪阻滯,達到止痛的效果。
- 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紅花對於瘧疾引起的發熱、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其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改善瘧疾患者的症狀,提高療效。
因此,老瘧丹方劑中加入紅花,可以有效地改善瘧疾患者的症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老瘧丹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補血活血,益氣養血:瘧疾常導致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體虛乏力。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活血、益氣養血之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恢復體力,緩解瘧疾症狀。
- 養血安神,緩解瘧疾發作時寒熱往來、神志不清等症狀:當歸能養血安神,緩解瘧疾發作時寒熱往來、神志不清等症狀,改善患者睡眠質量,促進機體康復。
總而言之,老瘧丹方劑中加入當歸,旨在補血活血、益氣養血,同時養血安神,改善瘧疾症狀,促進患者康復。
老瘧丹方劑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燥濕健脾: 蒼朮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健脾之效。瘧疾患者多脾虛濕盛,導致正氣不足,易受外邪侵襲。蒼朮能燥濕健脾,增強脾胃運化,提升正氣,從根本上抑制瘧疾。
- 祛風散寒: 蒼朮亦具祛風散寒功效。瘧疾多因風寒濕邪入侵,導致脾胃受損,氣血運行不暢。蒼朮能祛散風寒濕邪,使氣血流通,改善脾胃功能,緩解瘧疾發作。
老瘧丹方劑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健脾益氣,固護中氣:瘧疾常伴隨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生化,提升機體抵抗力,從而抵抗瘧疾的侵襲。
- 燥濕化痰,清熱解毒:白朮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可祛除瘧疾發作時引起的痰濕阻滯,同時兼具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清熱解毒,緩解瘧疾的發熱、寒戰等症狀。
老瘧丹方劑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 白芷味辛性溫,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的功效。瘧疾多由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白芷可解表散寒,緩解發熱、頭痛、肢體痠痛等症狀。
- 通鼻竅,止流涕: 白芷有通鼻竅、止流涕的功效,適用於瘧疾患者常伴有的鼻塞、流涕等症狀。
因此,老瘧丹方劑中加入白芷,既能緩解瘧疾的寒熱症狀,又能改善鼻塞流涕等併發症,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老瘧丹方劑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燥濕: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可以有效抑制瘧疾發作時所伴隨的寒熱往來、發熱、盜汗等症狀。
- 瀉火解毒:瘧疾的發作,往往伴隨體內濕熱蘊積,黃柏能瀉火解毒,清熱利濕,使體內熱毒消散,從而減輕瘧疾的症狀。
黃柏在老瘧丹方劑中,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共同達到治療瘧疾的目的。
老瘧丹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副作用: 老瘧丹屬於較為峻猛的方劑,可能存在寒涼或燥烈之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副作用的作用,能減輕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使藥力更平和順暢。
- 增強療效,保護正氣: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能增強患者的正氣,抵抗瘧疾的侵襲。同時,甘草能促進脾胃功能,利於藥物吸收和運化,從而提高藥效。
主治功效
老瘧丹主治功效分析
老瘧丹主要用於治療老瘧,證見風暑入陰在臟,礙血氣。
治療原理分析:
古文指出,老瘧的病機為風暑之邪侵入人體,深入陰分,潛伏於臟腑,阻礙氣血運行。因此,老瘧丹的治療原則應為祛風散暑、疏通陰陽、活血化瘀。
從方劑組成來看:
- 川芎、桃仁、紅花:三者皆為活血化瘀之品。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桃仁破血行瘀、潤燥滑腸;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三藥合用,可有效改善血瘀證,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暢通。
- 蒲公英:在原文沒有提及,但根據成分可知,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炎的功效,可能有助於清除體內潛伏的邪氣。
古文中還提到了其他藥物如臺芎、白芷、蒼朮、川歸、白朮、黃柏、甘草,這些藥物在原方中可能起到輔助作用:
- 臺芎、白芷:可能與川芎協同,增強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
- 蒼朮:燥濕健脾,可能有助於運化濕邪,減輕風暑濕邪對氣血的阻礙。
- 川歸:即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白朮:健脾益氣,補氣生血,可扶助正氣。
-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甘草:調和諸藥,益氣補中。
- 露星月:推測此法應為加強藥物效力的炮製方法,即將藥物暴露在星月下吸收天地精華。
綜合分析:
老瘧丹以活血化瘀藥為主,配伍祛風燥濕、清熱解毒、補益氣血之品,針對老瘧風暑入陰、阻礙氣血的病機,達到祛邪外出、疏通氣血、扶正祛邪的目的。使邪氣得以外散,氣血運行通暢,則瘧疾可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老瘧丹, 出處:《脈因證治》卷上。 組成:川芎、桃仁、紅花、當歸、蒼朮、白朮、白芷、黃柏、甘草。 主治:老瘧風暑,入陰在臟,礙血氣。
老瘧丹,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二三引《澹寮》。 組成:桃仁(去皮尖,略炒)、鱉甲(醋炙)、常山(酒煮)、豆豉(和梅蒸,或發而研)各等分。 主治:老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