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暑建中湯

QU SHU JIAN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19%
心經 15%
腎經 10%
胃經 9%
肝經 9%
膀胱經 4%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驅暑建中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原因有二:

一、益氣固表:暑熱易傷氣,導致氣虛表虛,容易中暑。黃耆味甘性溫,有益氣固表之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暑熱侵襲。

二、補脾健胃:夏季炎熱,容易脾胃虛弱,影響消化吸收。黃耆能補脾健胃,增強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禦暑熱。

因此,黃耆在驅暑建中湯中起著益氣固表、補脾健胃的雙重作用,是驅暑良藥。

驅暑建中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益血,增強體力:暑熱傷氣,易導致體虛乏力,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的功效,能增強體力,抵抗暑熱侵襲。

2. 扶正祛邪,改善氣虛:暑熱易傷脾胃,引起氣虛,人參能補脾益氣,扶正祛邪,有助於改善氣虛症狀,提升機體抵抗力。

總而言之,人參在驅暑建中湯中起到補氣益血、增強體力、扶正祛邪等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驅除暑熱,改善體虛症狀。

驅暑建中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健脾益氣,固護中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夏季暑熱易傷脾胃,導致脾氣虛弱,中氣不足,表現為乏力倦怠、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白朮能健脾益氣,補益中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禦暑熱侵襲。

二、燥濕化痰,祛暑除濕:夏季暑濕交蒸,易傷脾胃,導致濕邪內阻,出現胸悶氣短、食慾不振、頭重昏沉等症狀。白朮具有燥濕化痰之效,能去除體內濕邪,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津液運化,達到祛暑除濕的效果。

驅暑建中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清熱除煩: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夏季暑熱易傷脾胃,導致濕熱內蘊,出現心煩、口渴、食慾不振等症狀。茯苓能健脾利濕,清熱除煩,改善脾胃功能,緩解暑熱帶來的不適。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功效:驅暑建中湯中其他藥材如黃芪、人參等,具有補氣固表、益氣生津之功效,茯苓與之配合,能加強補氣健脾、清熱除濕的效果,使藥效更加全面,更能有效驅暑解表,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驅暑建中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暑熱所致的氣陰兩虛:夏季暑熱易傷氣耗陰,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功效,可緩解暑熱引起的頭昏乏力、心煩口渴、盜汗等症狀,補充氣陰,增強體質。
  2. 調和藥性,防止寒涼傷胃:驅暑建中湯以健脾益氣為主,白芍能緩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傷胃,維持脾胃運化功能,使藥效更平和穩定。

驅暑建中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益氣,滋陰養血:夏季酷暑易耗氣傷陰,當歸性溫和,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益氣、滋陰養血之功效。它能補益心脾之氣,改善因暑熱導致的心悸、氣短、頭暈等症狀,同時又能滋潤陰血,緩解暑熱引起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2. 調和氣血,促進血液循環:當歸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夏季易出現的肢體麻木、四肢冰冷等症狀。它還能調和氣血,使身體氣血運行通暢,有效提升抵抗力,抵禦暑熱侵襲。

綜上所述,驅暑建中湯加入當歸,可以有效地改善夏季因暑熱導致的氣血虧虛、陰虛火旺等症狀,達到驅暑養生的目的。

驅暑建中湯中加入香薷,是基於其解暑化濕之效。

香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化濕止嘔之功。夏季暑熱,易傷脾胃,導致濕邪困脾,出現胸悶、嘔吐、腹瀉等症狀。香薷能辛溫解表,驅散暑熱,並化解濕邪,促進脾胃運化,故可用於治療暑濕困脾之症。

此外,香薷還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對於因暑熱引起的咳嗽、痰多也有一定療效。因此,驅暑建中湯中加入香薷,可以有效地解暑化濕,改善夏季暑濕所致的諸多不適。

驅暑建中湯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化濕: 白扁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化濕、消暑解毒之效。夏季暑熱易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調,出現濕困脾胃的症狀,如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白扁豆能健脾益氣,利濕化濁,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恢復正常的消化吸收。
  2. 清熱解毒: 白扁豆亦具清熱解毒之功,能清解暑熱,緩解中暑引起的不適症狀。驅暑建中湯以健脾化濕為主,並兼顧清熱解毒,白扁豆的加入正好補足了此功效,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更加全面。

驅暑建中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理氣健脾,化解暑熱: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夏季暑熱容易損傷脾胃,導致脾胃氣機不暢,出現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陳皮能理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化解暑熱,改善脾胃功能。

二、疏肝解鬱,和中開胃: 陳皮還具有疏肝解鬱、和中開胃的作用。暑熱易傷脾胃,導致肝氣鬱結,出現胸悶、煩躁等症狀。陳皮能疏肝解鬱,使氣機調暢,並能和胃消食,增進食慾,改善暑熱導致的消化不良。

驅暑建中湯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和胃,消暑解熱: 木瓜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消暑解熱的功效。夏季炎熱,容易損傷脾胃,導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木瓜能補脾益氣,增進食慾,同時清熱解暑,緩解暑熱症狀,有助於恢復脾胃功能,增強體質。
  2. 補益氣血,改善體虛: 木瓜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夏季容易出汗,導致體內津液流失,容易出現氣血不足、體虛乏力等症狀。木瓜能補益氣血,增強體力,提高抵抗力,改善夏季體虛狀況。

總之,驅暑建中湯中加入木瓜,能發揮健脾和胃、消暑解熱、補益氣血等多重功效,有助於改善夏季因暑熱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

驅暑建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緩和脾胃: 驅暑建中湯屬於溫補脾胃的方劑,其中包含多種較為辛溫的藥物,容易造成燥熱。甘草性甘平,入脾胃經,可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起到緩和脾胃的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不傷脾胃。
  2. 增強療效,固護元氣: 甘草具有益氣補脾、緩和藥性、解毒生津等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可以增強驅暑建中湯的療效,起到固護元氣,增強體質的作用,幫助人體抵禦暑熱,恢復元氣。

驅暑建中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驅除暑邪: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溫陽散寒、解肌發表、通絡止痛之效。暑邪易傷脾胃,導致氣血虛弱,桂枝溫陽散寒,可振奮陽氣,驅除暑邪,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
  2. 調和營衛,協調氣血: 驅暑建中湯以補中益氣為主,桂枝能調和營衛,使氣血流通,協調陰陽,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達到驅暑健脾、益氣養血的目的。

主治功效


驅暑建中湯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人參:補氣、益氣固表、生津止渴。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香薷:散風寒、發汗解表、清熱利尿、降氣以及健脾胃。
  • 白扁豆: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驅暑建中湯,組成、功效介紹

「驅暑建中湯」是一種中藥方劑,由多種中藥組成,以治療中暑,汗流不止,嚴重時真氣耗散為主要功效。

  • 黃耆: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脾虛、水腫等症狀。
  • 人參: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氣固表、生津止渴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脾虛、肺虛等症狀。
  • 白朮:味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水腫、泄瀉等症狀。
  • 茯苓:味甘、性平,入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狀。
  • 白芍:味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脾胃虛弱、月經不調等症狀。
  •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等症狀。
  • 香薷:味辛、性微溫,入肺、脾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清熱利尿、降氣以及健脾胃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暑濕感冒、小便不利、腳氣水腫等症狀。
  • 白扁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泄瀉、暑濕感冒、食積等症狀。
  • 陳皮:味苦、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積、消化不良、咳嗽、痰多等症狀。
  • 木瓜:味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月經不調等症狀。
  •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桂枝:味辛、性溫,入肺、心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驅暑建中湯具有中暑,汗流不止,嚴重時真氣耗散的功效,常適用於治療中暑、暑濕感冒、水腫、泄瀉、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使用時,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以確保安全。

傳統服藥法


黃耆1錢半,人參1錢,白朮1錢,白茯苓1錢,白芍藥1錢,當歸1錢,香薷1錢,白扁豆8分,陳皮8分,木瓜7分,甘草(炙)5分,桂枝4分。
收汗。
上銼。
水2鐘,加大棗2個,煎至8分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益氣固表、和中止汗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傷暑汗出不止。但本方中含有黃耆、人參、白朮、茯苓、白芍、當歸、香薷、白扁豆、陳皮、木瓜、甘草、桂枝等十三味中藥,其中黃耆、人參、白朮、茯苓、白芍、當歸、香薷、白扁豆、陳皮、木瓜、甘草等十味中藥,均具有補益作用,因此,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出現上火、口乾、便秘等症狀。

相同名稱方劑


驅暑建中湯, 出處:《濟陽綱目》卷三。 組成:黃耆1錢半,人參1錢,白朮1錢,白茯苓1錢,白芍藥1錢,當歸1錢,香薷1錢,白扁豆8分,陳皮8分,木瓜7分,甘草(炙)5分,桂枝4分。 主治:收汗。主治:傷暑,汗大出不止,甚則真元耗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