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健土殺蟲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固本培元: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蟲症多因脾虛濕盛,脾失健運,則水濕內停,易生蟲。白朮能健脾益氣,使脾胃運化正常,並利濕化濁,有助於殺蟲。
- 助補脾土,扶正祛邪: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脾氣健旺,則正氣充足,抗邪能力強。白朮能補脾土,使脾氣健壯,從根本上增強抗病能力,進一步助力殺蟲。
健土殺蟲湯中加入人參,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補氣健脾,增強抵抗力: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肺之效。蟲病往往損傷脾胃,導致氣虛乏力,抵抗力下降。人參能補益正氣,提升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抗蟲邪侵襲。
- 扶正祛邪,協同殺蟲: 人參補氣健脾,能增強藥物殺蟲之力。健土殺蟲湯本身以殺蟲為主,人參作為補氣藥物,能扶正祛邪,協同殺蟲藥物發揮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健土殺蟲湯中加入白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燥濕殺蟲:白薇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的功效。對於濕熱蘊結、蟲毒作祟所致的症狀,白薇能有效清熱解毒,燥濕殺蟲,並輔助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與其他藥材相配伍:健土殺蟲湯中其他藥材如土茯苓、白鮮皮等,也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的功效。白薇與這些藥材相配伍,能增強藥效,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燥濕殺蟲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健土殺蟲湯中使用萬年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萬年青味苦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對於因濕熱、蟲毒等因素導致的皮膚病、瘡瘍腫毒等症狀,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增強藥效,協調藥性: 萬年青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以增強藥效,協調藥性。例如,與黃柏、苦參等清熱燥濕藥材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作用;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材配伍,可加強抗菌消炎的作用。
健土殺蟲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填精益髓: 熟地黃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可以改善因蟲害導致的氣血虧虛、精髓不足等症狀。
- 扶正祛邪,固本培元: 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配合其他藥材,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從根本上消除蟲害,防止復發。
健土殺蟲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肺,養護脾土: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脾土為後天之本,喜濕惡燥,若脾土虛損,則易導致氣血生化不足,更易滋生蟲疰。麥門冬滋陰潤肺,可間接滋養脾土,使之健壯,從而有助於殺蟲。
- 緩解燥熱,抑制蟲害:蟲疰多因脾虛濕熱或燥熱所致,麥門冬清熱解毒,可緩解體內燥熱,抑制蟲害滋生。同時,麥門冬還能促進津液生成,滋潤腸道,使蟲疰難以生存。
綜上所述,麥門冬在健土殺蟲湯中扮演著滋陰潤肺、養護脾土和緩解燥熱、抑制蟲害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健土殺蟲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腎益精:山茱萸性溫,味酸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之功效。方中常因蟲病損傷腎氣,導致精氣外泄,故以山茱萸補腎益精,固本培元,增強機體抵抗力。
- 澀腸止瀉:山茱萸還有澀腸止瀉之功效。蟲病常引起脾胃虛弱,導致脾失健運,腸道功能紊亂,出現腹瀉等症狀。山茱萸入脾經,可健脾固澀,改善腸道功能,減輕腹瀉症狀。
總而言之,山茱萸在健土殺蟲湯中,既可補腎益精,又可澀腸止瀉,起到扶正固本、殺蟲止瀉的作用。
健土殺蟲湯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養心安神,緩解蟲擾所致失眠不安: 酸棗仁性味甘酸,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汗的功效。蟲擾常導致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酸棗仁能安撫心神,改善睡眠,緩解因蟲擾所致的失眠等症狀。
- 滋陰潤燥,配合健脾殺蟲: 健土殺蟲湯以健脾益氣、殺蟲止癢為主要功效,而酸棗仁能滋陰潤燥,協同健脾益氣,避免藥性燥烈,進一步保護脾胃,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健土殺蟲湯中加入車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利濕,通淋止痛:車前子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健土殺蟲湯旨在清熱利濕,驅除濕邪,而車前子可有效地幫助清除體內濕熱,改善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利水滲濕,消腫止痛:車前子能利水滲濕,消腫止痛,對於因濕熱導致的腹痛、腹脹、肢體浮腫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健土殺蟲湯中加入車前子,可加強利水滲濕的作用,促進濕邪排出,減輕患者的病痛。
健土殺蟲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健土殺蟲湯主要治療濕熱蘊結,脾虛不運,蟲積腹痛等症,川貝母的加入可緩解濕熱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並輔助脾胃運化,增強藥效。
- 和胃降逆: 川貝母能降氣止嘔,和胃降逆。健土殺蟲湯中常加入一些辛辣燥熱的藥物,如苦楝皮、使君子等,川貝母的加入可緩解這些藥物對胃部的刺激,防止出現胃氣上逆、嘔吐等副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健土殺蟲湯主治為「心痨傳肺」所致之複雜症候群,屬虛勞兼蟲擾之證。其證機可析如下:
- 核心病位:由心痨(陰血虧虛,虛火內灼)傳變至肺,形成「肺虛蟲蝕」之狀。肺陰耗傷,氣逆不降,故見咳嗽、氣喘,臥倒時氣機更窒而喘甚。
- 蟲擾之象:古人認為「蟲因虛生」,肺管內恍若蟲行、乾皮如麩,乃陰虛內熱化蟲之徵;鼻聞腐臭、惡心欲吐,為蟲毒上逆所致。
- 陰傷燥熱:鼻口乾燥、肌膚疼痛枯燥,乃肺津不能敷布,虛火灼絡之表現。
此方針對「土弱(脾虛)→金敗(肺虛)→蟲生」之病理鏈,以健土(補脾)、殺蟲(祛邪)為法,標本兼顧。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配伍分析
人參(一兩)
- 主補脾肺之氣,固中焦以絕生蟲之源(土旺則金生)。氣足則津液得布,緩解乾燥;亦能助正氣驅蟲。
茯苓(一兩)
- 健脾滲濕,杜絕濕濁聚而生蟲之機。與人參相配,健運中土,復肺之母氣(培土生金)。
白芍(一兩)
- 斂陰柔肝,緩急止痛(治肌膚疼痛),兼制虛火之上炎。肝平則不乘脾土,間接護肺。
炒梔子(三錢)
- 清泄三焦浮游之火,尤擅解心肺鬱熱。蟲得熱而妄動,梔子除熱以減蟲擾。
白薇(三錢)
- 清虛熱、透伏邪,《本經》言其主「暴中風熱,忽忽不知人」,此處用以透達肺絡中潛伏之熱毒,兼緩蟲行之感。
黑驢溺(半碗)
- 關鍵殺蟲藥。驢溺傳統用於治「噎膈蟲積」(《本草綱目》載其「殺蟲解毒」)。其性下行,可導蟲毒從二便出,與上藥清熱補虛之力協同,標本並治。
(二)方劑邏輯推演
- 補虛為本:人參、茯苓、白芍三者補脾益肺、養陰斂火,重建中土運化之功,使蟲無以滋生。
- 清熱為輔:梔子、白薇清透虛熱,消除蟲類活動之溫床(「熱退則蟲靜」)。
- 殺蟲為標:黑驢溺直攻蟲體,取其毒性以毒攻毒,迅速制蟲。
(三)治療原理
此方體現「治蟲先治虛,治虛先理土」之思路:
- 心痨傳肺之病,根源在中土虛弱,故重用人參、茯苓健脾,切斷「母病及子」之傳變。
- 蟲患既成,單用補益恐留邪,故佐以梔子、白薇清透伏熱,更借黑驢溺之穢濁下行,誘蟲排出。
- 全方攻補兼施,使正復蟲去,肺絡得清,諸症自解。
三、綜論
健土殺蟲湯之設計,充分反映古人對「虛勞蟲證」的整體觀:從調補脾胃切入,結合清熱透邪與專藥殺蟲,對肺虛夾蟲之怪症頗具巧思。其用藥濃淡相宜(補藥量重,清殺量輕),暗合「扶正為主,祛邪為輔」之旨,值得深究。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茯苓1兩,白芍1兩,炒梔子3錢,白薇3錢
水煎半碗,加入黑驢溺半碗,和勻。
飢服。1劑而吐止,不必再劑,蟲盡死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健土殺蟲湯, 出處:《辨證錄》卷五。 組成:人參1兩,茯苓1兩,白芍1兩,炒梔子3錢,白薇3錢主治:蟲作祟,胃中嘈雜,腹內微疼,痰涎上湧而吐嘔,日以爲常。 。 主治:蟲作祟,胃中嘈雜,腹內微疼,痰涎上湧而吐嘔,日以爲常。
健土殺蟲湯, 出處:《辨證錄》卷八。 組成:白朮5錢,人參2錢,白薇2錢,萬年青1片,熟地1兩,麥冬1兩,山茱萸3錢,生棗仁3錢,車前子2錢,貝母1錢。 主治:心癆而傳之肺,咳嗽吐痰,氣逆作喘,卧倒更甚,鼻口乾燥,不聞香臭,時偶有聞,即芬鬱之味,盡是朽腐之氣,惡心欲吐,肌膚枯燥,時作疼痛,肺管之內,恍似蟲行,乾皮細起,狀如麩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