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湯

HE SHU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九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肺經 15%
心經 14%
腎經 11%
肝經 11%
大腸經 7%
胃經 7%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膀胱經 0%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和順湯中使用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升麻性微寒,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功效。和順湯多用於治療外感風熱,以及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升麻可以幫助清熱解表,疏散風邪,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2. 升提陽氣,助氣血上行: 升麻又具有升提陽氣的作用,可以幫助氣血上行,緩解氣虛下陷的症狀。和順湯中常配合其他具有升陽益氣功效的藥物,共同達到補氣升陽的效果。

和順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解表,調和營衛: 防風性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調和營衛之功效。和順湯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惡寒發熱等症狀,而防風的疏風解表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並促進營衛之氣的流通。

2. 協調其他藥物功效: 和順湯中其他藥物如黃芪、白朮等具有補氣固表的作用,而防風則起到疏風解表的作用,二者相輔相成,協同作用更強。防風的加入,能夠更好地調和營衛,使補氣固表的效果更佳。

和順湯中包含白芷,主要源於其解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消腫生肌之效。

在和順湯中,白芷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因風寒侵襲導致的鼻塞、流涕、頭痛、頭昏等症狀。同時,白芷通竅止痛的功效,亦可緩解因寒邪阻滯導致的鼻竇炎、鼻炎等病症。

綜上所述,白芷在和順湯中,發揮着重要的解表散寒及通竅止痛的作用,爲治療風寒感冒、鼻塞、鼻竇炎等症提供了有效保障。

和順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氣固表: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益衛固表、託毒生肌等功效。和順湯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容易感冒、抵抗力差等症狀,而黃耆可以補益氣血,增強機體免疫力,起到固表止汗、抵抗外邪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更有效地改善體質。

二、調和藥性:和順湯中往往包含一些較寒涼的藥材,如生地黃、丹皮等,而黃耆性溫,可以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脾胃,使藥性更加平和,更好地發揮藥效,減少副作用。

和順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益血: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和順湯本身以補益脾腎為主,加入人參可加強補氣效果,使脾腎功能恢復,氣血充盈,進而改善整體虛弱症狀。
  2. 扶正祛邪: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力,抵抗外邪侵襲。和順湯常用於治療脾腎虛弱所致的各種疾病,人參的扶正作用可增強治療效果,防止病情反覆。

和順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和順湯中可能含有較為辛辣或寒涼的藥材,甘草可使其藥性變得和緩,避免過於刺激腸胃或影響其他藥物的功效。

二、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稱為「引藥入藥」。例如,甘草能提高黃芪的補氣功效,更有效地達到補氣益血的目的。同時,甘草還能潤肺止咳,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能更全面地治療疾病。

和順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 白芍性微寒,入肝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肝氣鬱結會導致胸脅疼痛、月經不調等症狀,而白芍能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從而改善相關症狀。

2. 滋陰養血: 白芍可養血柔肝,滋陰潤燥,對於肝陰不足、血虛所致的症狀有改善作用。和順湯中往往加入其他滋陰養血的藥材,白芍的加入可增強滋陰養血的效果,使整體方劑的功效更加全面。

和順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的功效。和順湯多用於脾胃虛弱、痰濕困阻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白朮可補脾益氣,燥濕化痰,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進而消除痰濕,緩解咳嗽氣喘。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白朮與其他藥材配伍,能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例如,白朮與茯苓配伍,可加強健脾利濕之效;與半夏配伍,可增強燥濕化痰之效。因此,白朮的加入,有助於和順湯整體藥性的平衡,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和順湯中包含茯神,主要是基於其安神寧心、益智健脾的功效。

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經,能寧心安神,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此外,茯神還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問題。

因此,在和順湯中加入茯神,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的心神不寧,同時也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使藥效更加全面,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和順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是為了其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其溫中散寒之效,有助於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胃寒、腹痛、嘔吐等症狀。同時,乾薑還能回陽救逆,對於陽氣虛衰、寒邪入體所導致的虛脫、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和順湯中加入乾薑,可以增強其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效果,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和順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和順湯多用於治療脾虛濕困、心神不寧等症狀,茯苓可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正常,有助於改善濕困之症,從而達到和順脾胃、寧心安神的作用。
  2. 利水滲濕: 茯苓能利水滲濕,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水腫等症狀。和順湯中常加入茯苓,可配合其他藥材,促進體內水液代謝,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和順湯中包含輕粉,乃因其具清熱瀉火、解毒止痛之效。輕粉為硃砂煉製而成,性寒涼,能入心經,主治心火亢盛所致之煩躁不安、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目赤腫痛等症。

和順湯之組成多以清熱解毒為主,而輕粉可配合其他藥物,如黃連、黃芩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之功效,以達到治療目的。然而,輕粉性寒毒烈,應慎用,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和順湯」:

中藥方劑「和順湯」,主要成分包括升麻、防風、白芷、黃耆、人參、甘草、白芍、白朮、茯苓、乾薑、茯神、輕粉等藥材。

主治功效: 憂思不斷,再加上飲食不節制,陰陽不相調和,脾胃受到傷害,臉色暗黑沒有光澤,嘴脣周圍尤其嚴重,心中像是飢餓,但看到食物卻厭惡反感,呼吸短促而急促。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味苦、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3. 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脾、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4. 白朮: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5. 防風:味辛、性溫,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6. 茯苓:味甘、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7. 茯神:味甘、性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

  8. 乾薑:味辛、性溫,歸脾、胃經,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9. 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10. 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11. 升麻:味辛、苦、甘,性微寒,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12. 輕粉:性溫、味辛,歸肺、腎經,具有化腐生肌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瘍潰爛、不斂口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和順湯」,主要成分包括升麻、防風、白芷、黃耆、人參、甘草、白芍、白朮、茯苓、乾薑、茯神、輕粉等藥材,具有憂思不斷,再加上飲食不節制,陰陽不相調和,脾胃受到傷害,臉色暗黑沒有光澤,嘴脣周圍尤其嚴重,心中像是飢餓,但看到食物卻厭惡反感,呼吸短促而急促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升麻5分,防風3分,白芷3分,黃耆3錢,人參3錢,甘草3分,白芍3錢,白朮5錢,茯神3錢,炮薑5分。
補中益氣,升提陽氣。
水煎,午前服。連服10劑,黑色盡除,再服10劑,諸病全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和順湯是一首具有調和陰陽、健脾益氣功效的中藥方劑,但它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和順湯期間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面色較黑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和順湯, 出處:《辨證錄》卷九。 組成:升麻5分,防風3分,白芷3分,黃耆3錢,人參3錢,甘草3分,白芍3錢,白朮5錢,茯神3錢,炮薑5分。 主治:補中益氣,升提陽氣。主治:憂思不已,加之飲食失節,陰陽相逆,脾胃有傷,面色黧黑不澤,環唇尤甚,心中如饑,然見食則惡,氣短而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