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常山湯
REN CAN CHANG SH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常山湯中使用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扶正固本: 常山性寒,容易傷正氣,而人參性溫,具有補氣益血、扶正固本的作用,可以減輕常山對人體的寒性刺激,避免過度傷及正氣。
- 緩解毒性: 人參可以起到緩解常山毒性的作用。常山具有較強的毒性,人參可以起到解毒護心,減輕其毒性對人體的傷害,確保治療的安全性。
因此,人參常山湯中加入人參,既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又能緩解常山毒性,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人參常山湯的組成中,包含常山,是基於其寒性與解毒功效。
常山性寒,味苦,入脾、胃經。其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截瘧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常山主要用於治療寒濕瘧疾、寒濕腹痛、痢疾等症狀,其寒性可清熱解毒,燥濕止痢,同時還能緩解因寒濕引起的腹痛。
常山與人參配伍,人參性溫,能補氣養陰,緩解常山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過大的刺激。
「人參常山湯」的組成中,包含「乾漆」的原因主要有二:
-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乾漆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效。常山性寒,味苦,入脾、胃經,具清熱解毒、截瘧之效。二藥合用,可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用於治療陽氣虛衰、寒邪內侵、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症。
- 解毒止痛: 乾漆亦具解毒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瘡瘍腫痛等症。人參常山湯主治陽氣虛衰所致的疾病,而毒邪侵襲亦可導致陽氣受損,因此加入乾漆可起到解毒止痛的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人參常山湯中加入大黃,主要是為了瀉熱解毒。
常山性寒,人參性溫,兩者合用可解表散寒,但常山毒性較大,人參則能緩解其毒性。而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抑制常山毒性,並促進毒素排出,避免藥物毒性累積,達到安全用藥的效果。
此外,大黃亦可增強人參的補氣功效,使藥效更加協調。
人參常山湯中包含黃耆,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固表: 人參常山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內侵,導致氣虛表虛的症狀,如發熱、惡寒、無汗、脈沉等。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可以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
- 協同作用: 人參常山湯中常山性寒,有解表止痛之效,但其寒性較烈,容易傷正氣。黃耆的補氣作用可以溫和常山的寒性,避免其過度損傷正氣,同時還可以增強常山解表止痛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人參常山湯中加入石膏,其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常山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但其寒性較烈,容易傷脾胃。石膏性寒,亦能清熱解毒,且性較緩和,能與常山相輔相成,避免寒性過於強烈,傷及脾胃。
- 滋陰潤燥:人參性溫,能補氣益血,但其溫性易耗陰。石膏性寒,能滋陰潤燥,平衡人參的溫性,避免燥熱傷陰。
因此,石膏在人參常山湯中,扮演著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關鍵角色,協調藥性,使其發揮最佳療效。
人參常山湯中加入鱉甲,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鱉甲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抑制炎症反應,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發熱、出血等症狀。常山具有較強的毒性,鱉甲可起到解毒作用,減輕常山對人體的毒副作用。
- 滋陰補腎: 鱉甲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可改善腎陰不足導致的虛熱、盜汗、腰膝痠軟等症狀。人參常山湯中加入鱉甲,能更好地平衡藥性,避免常山過於燥熱,使藥效更為平和。
總之,鱉甲在人參常山湯中起到解毒、涼血、滋陰補腎的作用,使藥效更為全面,更適合治療熱毒熾盛、陰虛火旺的病證。
人參常山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常山性熱,用於溫陽散寒,但同時亦有毒性,容易傷陰耗血。生地黃可以中和常山的熱性,防止其過度傷陰。
- 滋陰補血: 人參常山湯用於治療寒熱錯雜、表寒裡熱的病症,患者常伴有氣血虧虛、陰虛火旺的症狀。生地黃滋陰補血,可以改善患者氣血不足的情況,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的康復。
人參常山湯中加入地骨皮,主要是因為其清熱解毒、涼血退熱的功效。
地骨皮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經,能清肺熱、涼血止血,對於外感熱邪、肺熱燥咳、血熱妄行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在人參常山湯中,常山性溫,能散寒解表,而人參性溫,能補氣益血。地骨皮的加入,則能起到清熱解毒、涼血退熱的作用,平衡方劑整體寒熱之性,使藥效更為平和,避免溫熱之性過於偏勝,造成燥熱傷陰的副作用。
人參常山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原因有二:
1. 解除常山之毒: 常山性寒,入肝經,具有驅寒解表之功,但亦有毒性,可傷陽氣。柴胡性微寒,入肝膽二經,善於疏肝解鬱,並能解毒。故加入柴胡可解常山之毒性,保護脾胃陽氣。
2. 調和藥性: 人參常山湯中,人參補氣,常山驅寒,柴胡疏肝解鬱,三藥相合,既能解表驅寒,又能補益氣血,且能疏解肝鬱,使藥性更加協調,達到最佳療效。
人參常山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和中安神: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常山性寒,容易損傷脾胃,而茯苓可補脾益氣,緩解常山對脾胃的損傷,並改善其利水滲濕之效,使藥力更為平和。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人參常山湯中,人參、常山、甘草等藥物性味偏寒,茯苓性平,加入其中可以起到協調藥性、中和寒性的作用,使藥物更加安全有效,避免寒涼之氣過盛,而影響治療效果。
人參常山湯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人參常山湯以人參、常山為君藥,前者甘溫補氣,後者苦寒截瘧,兩藥藥性峻烈,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能調和藥性,緩解常山對脾胃的刺激,使藥物更易於服用,並減少副作用。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緩急止痛等功效,能輔助人參補氣益血,常山清熱解毒,共同增強治療瘧疾的療效,並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人參常山湯」介紹
中藥方劑「人參常山湯」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參、常山、乾漆、大黃、黃耆、石膏、鱉甲、生地黃、地骨皮、柴胡、茯苓、甘草等。這些中藥材具有補氣、益氣、清熱、瀉火、止咳、化痰、潤肺、止汗、安神、止痛等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地骨皮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等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石膏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 常山具有治瘧、湧吐、驅蟲殺蟲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中藥方劑「人參常山湯」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人參常山湯」的主治功效包括感到燥熱勞累,食慾逐漸減退,經常潮熱,咳嗽不止,日益消瘦,盜汗心慌。
結論
中藥方劑「人參常山湯」具有補氣、益氣、清熱、瀉火、止咳、化痰、潤肺、止汗、安神、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燥熱勞累、食慾減退、經常潮熱、咳嗽不止、日益消瘦、盜汗心慌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半兩,常山半兩,乾漆(炒令煙盡)半兩,大黃(銼,炒)半兩,黃耆(銼,焙)半兩,石膏(研,飛過)半兩,鱉甲(去裙襕,醋炙黃)半兩,生乾地黃(焙)半兩,地骨皮半兩,柴胡(去苗)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1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大盞,加青蒿少許,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熱勞氣所引起的肺熱咳嗽、盜汗、心煩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
- 本方有出汗、口乾、便秘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常山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三。 組成:人參半兩,常山半兩,甘草(生)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燈心10莖。 主治:傷寒後變成瘧,痰毒壅脾肺,面色萎黃,寒熱時作。
人參常山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組成:人參半兩,常山半兩,乾漆(炒令煙盡)半兩,大黃(銼,炒)半兩,黃耆(銼,焙)半兩,石膏(研,飛過)半兩,鱉甲(去裙襕,醋炙黃)半兩,生乾地黃(焙)半兩,地骨皮半兩,柴胡(去苗)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1兩。 主治:熱勞氣,飲食漸少,潮熱頻發,咳嗽不止,日加羸瘦,盜汗心忪。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