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薑丸

CHAO JI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肝經 19%
肺經 15%
胃經 11%
心經 9%
腎經 9%
膽經 3%
大腸經 3%
三焦經 1%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炒薑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增強散寒止痛之效: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炒制後其辛溫之性更為顯著,能溫中散寒,止痛止嘔,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嘔吐等症狀,療效更佳。
  2. 減輕燥性,防止損傷津液: 生薑性溫,較為燥烈,服用後容易耗損津液。炒制後,其燥性有所減弱,溫而不燥,更適合長期服用,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負擔。

綜上,炒薑丸中加入乾薑,既能發揮其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又能減輕燥性,避免損傷津液,是一個合理而有效的藥物配伍。

炒薑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助薑溫中: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補火助陽、引藥入腎等功效。與薑同用,可增強溫中散寒之效,助薑溫暖脾胃,驅寒止痛,適用於寒性腹痛、胃寒嘔吐等症。
  2. 調和藥性,溫補脾腎: 炒薑丸中可能加入一些寒涼藥材,而肉桂能起到調和藥性、溫補脾腎的作用,避免寒涼藥物損傷脾胃,使藥效更佳。同時,肉桂還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藥效的吸收和利用。

炒薑丸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之功效。炒薑丸主治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納呆等症,而木香可通過行氣溫中,緩解胃寒,改善腹痛。
  2. 健脾消食:木香除了行氣止痛,還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炒薑丸中加入生薑,可溫中散寒,但生薑性溫,易燥,而木香可中和生薑燥性,並協助脾胃消化吸收,增強藥效。

總而言之,炒薑丸中加入木香,是基於其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以增強藥效,更好地治療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胃脘冷痛、食少納呆等症。

炒薑丸中加入沉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 沉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之功效。其溫暖脾胃,有助於緩解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胃脘疼痛、嘔吐等症狀,與炒薑的溫中散寒功效相輔相成。
  2. 行氣止痛,降逆止嘔: 沉香具有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的功效,能疏通氣機,緩解胃部氣滯所導致的疼痛和嘔吐。其降逆止嘔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胃氣上逆導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炒薑丸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炒薑丸常用於治療血虛、血瘀等症狀,當歸能補血活血,改善血循環,與方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2. 溫經散寒:炒薑丸中薑具有溫經散寒的功效,而當歸也具有一定的溫經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增強溫經散寒的效果,有助於改善體寒、畏寒等症狀。

炒薑丸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減輕毒副作用的作用。薑性溫,偏燥,加入甘草可中和其燥性,避免傷陰,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服用。
  2. 增強藥效:甘草與薑同用,可增強薑的解表散寒、溫中止痛功效。甘草能增強薑的抗炎作用,並有助於緩解薑所帶來的胃部不適。

綜上所述,甘草在炒薑丸方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藥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炒薑丸方中加入白荳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止嘔: 白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止嘔、化濕止瀉的功效。與炒薑一同使用,可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對於因脾胃虛寒、寒濕困脾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行氣止痛: 白荳蔻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疏通氣機,緩解胃痛、腹痛等症狀。與炒薑配伍,可增強其溫中散寒、止痛的效果。

炒薑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炒薑丸中加入茯苓,可加強健脾利濕之力,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減少濕邪的困擾。
  2. 佐助薑性: 薑性溫熱,可溫中散寒,而茯苓性平,可緩解薑的燥熱之性,使藥效更為平和,避免燥傷津液。同時,茯苓與薑相互配合,可更好地發揮溫中散寒、健脾利濕的作用。

炒薑丸中添加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與炒薑相配,可增強理氣健脾之力,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2. 降逆止嘔: 橘皮性溫,能降逆止嘔,與薑的溫中散寒作用相輔相成,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炒薑丸方劑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薑的辛熱之性: 薑性溫燥,容易引起上火、口乾舌燥等症狀。白芍性涼,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緩解疼痛的作用,可以中和薑的辛熱之性,避免過度燥熱。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作用,與薑共同作用,可以更好地緩解因寒濕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同時,白芍還能緩解薑的燥性,防止其損傷脾胃。

炒薑丸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健脾和胃: 木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健脾胃的功效,可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炒薑丸中薑性溫,亦可溫脾胃,與木瓜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消食化積之效。
  2. 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木瓜還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之效,可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炒薑丸中姜性溫,可促進氣血運行,與木瓜相配合,可更有效地緩解肌肉疼痛、關節腫脹等症狀。

炒薑丸中加入薑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增強溫中散寒功效:薑黃性溫,與生薑同屬薑科,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消腫的作用,與其他藥材搭配可加強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的效果。

二、促進血液循環:薑黃中含有薑黃素,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溫通經絡、消腫止痛的功效。

總而言之,薑黃的加入不僅能增強炒薑丸的溫中散寒效果,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提升療效。

主治功效


炒薑丸

炒薑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乾薑、肉桂、木香、沉香、當歸、甘草、白荳蔻、茯苓、橘皮、白芍、木瓜、薑黃等。

炒薑丸又被稱作「保胎炒薑丸」,是婦科常用的一種中成藥,但需要在醫師診察後,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炒薑丸的主治功效

炒薑丸的主要功效是治療懷孕後出現的兩脅脹悶、腹中疼痛、嘔吐反胃、不想吃東西等症狀。

炒薑丸的組成介紹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木香: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沉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荳蔻: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薑黃:破血消癥、止血、理氣行氣、降氣、通經、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祛風除濕。

炒薑丸的注意事項

  • 炒薑丸性溫,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期間應多喝水,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以避免便祕。
  • 炒薑丸不適合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服用。
  • 炒薑丸與其他藥物併用時,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因此在服用炒薑丸前應諮詢醫生或藥師。

總結

炒薑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乾薑、肉桂、木香、沉香、當歸、甘草、白荳蔻、茯苓、橘皮、白芍、木瓜、薑黃等。炒薑丸的主治功效是治療懷孕後出現的兩脅脹悶、腹中疼痛、嘔吐反胃、不想吃東西等症狀。在服用炒薑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炒薑丸性溫,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期間應多喝水,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以避免便祕。炒薑丸不適合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服用。炒薑丸與其他藥物併用時,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因此在服用炒薑丸前應諮詢醫生或藥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在服用炒薑丸前,應先諮詢醫生,以確保用藥安全。
  • 炒薑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炒薑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八。 組成:乾薑(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木香半兩,沉香半兩,當歸(切,焙)半兩,甘草(炙)半兩,白豆蔻(去皮)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芍藥(銼)1兩,乾木瓜半兩,薑黃半兩。 主治:妊娠兩脅脹悶,腹中疼痛,嘔逆,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