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味烏梅丸

JIAN WEI WU ME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肝經 15%
胃經 13%
肺經 13%
腎經 13%
心經 11%
大腸經 6%
膀胱經 4%
膽經 2%
心包經 2%
脾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減味烏梅丸中加入半夏,主要考慮其止嘔降逆之效。

烏梅丸以烏梅為主,酸斂收澀,擅長止瀉,但其收斂之性容易導致胃氣上逆,出現噁心嘔吐。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善於降逆止嘔,又能燥濕化痰,可協同烏梅收斂止瀉之效,同時防止其副作用的產生,使方藥更為平和有效。

減味烏梅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瀉火,止嘔止瀉: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之功。烏梅丸以烏梅為主,酸澀收斂,而黃連的加入,可中和烏梅的酸澀之性,並使其清熱瀉火之效更顯著,對於熱毒內蘊、胃腸濕熱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2. 抑制菌毒,保護腸胃: 黃連具有抑菌抗炎作用,可以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的繁殖,保護腸胃黏膜,防止其受到損傷。烏梅丸中添加黃連,可以增強方劑的抗菌消炎效果,對於由菌毒感染引起的腸胃疾病,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減味烏梅丸中加入乾薑,主要考量其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

烏梅丸以烏梅為主藥,性酸寒,善於斂肺止瀉,但寒性較重,容易傷脾胃。乾薑性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燥濕化痰,且能調和脾胃,使藥性不致過於寒涼,避免損傷脾胃陽氣,同時亦能增強止嘔作用,使藥效更佳。因此,乾薑的加入,既能平衡藥性,又能提升藥效,是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減味烏梅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是針對其 溫中散寒、止痛止瀉 的功效。

烏梅丸本身偏寒涼,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而吳茱萸性溫,可溫中散寒,並能 配合烏梅收斂止瀉,使藥效更顯著。此外,吳茱萸亦能 止痛,對於因寒邪凝滯所致的腹痛,也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因此,吳茱萸的加入,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藥效,使減味烏梅丸更能有效治療脾胃虛寒、久瀉不止的症狀。

減味烏梅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烏梅丸以烏梅為主,性酸澀,容易損傷脾胃,而茯苓能健脾益氣,緩解烏梅的燥性,避免損傷脾胃,使藥力更柔和,更利於藥物吸收。
  2. 佐助烏梅斂肺止瀉: 茯苓入脾經,亦兼入肺經,能與烏梅相輔相成,共同斂肺止瀉,達到止瀉固澀的效果。同時,茯苓還能利水滲濕,配合烏梅清熱利濕,更好地解除腸道濕熱,減少腹瀉。

減味烏梅丸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脾胃,助烏梅斂酸止瀉: 烏梅性酸收斂,擅長止瀉,但容易傷脾胃。桂枝性溫,可溫脾胃,助烏梅斂酸止瀉,而不傷脾胃。
  2. 散寒止痛,調和藥性: 減味烏梅丸主要治療脾胃虛寒、寒濕瀉痢等症。桂枝具有散寒止痛、溫經通脈之效,可溫陽散寒,緩解脾胃虛寒之痛,並與烏梅等藥材相輔相成,達到調和藥性的作用。

桂枝的加入,既能溫脾胃,助烏梅止瀉,又能散寒止痛,調和藥性,使其成為減味烏梅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減味烏梅丸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烏梅酸澀之性:烏梅味酸且澀,易傷脾胃,白芍性微寒,味苦酸甘,能緩解烏梅的酸澀之性,保護脾胃。
  2. 收斂止瀉,調和營衛:白芍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可與烏梅相輔相成,共同抑制腸道蠕動,減少腹瀉。同時,白芍還能養血柔肝,調和營衛,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寒涼之性傷及脾胃。

總而言之,白芍的加入不僅能緩解烏梅的酸澀之性,還能增強藥效,使方劑更具療效。

減味烏梅丸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止痛:花椒性溫,具有溫中止痛的功效,可緩解烏梅丸寒涼之性,避免其過寒傷胃,並能溫暖脾胃,改善腹痛、腹瀉等症狀。
  2. 行氣止痛:花椒能行氣止痛,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胸悶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烏梅丸以烏梅為主,酸收斂性強,加入花椒能協調其作用,使藥效更為平和。

減味烏梅丸以烏梅為君藥,其入肝脾二經,具備以下兩點重要功效:

  1. 收斂止瀉:烏梅酸味收斂,能固澀腸胃,收斂止瀉,有效緩解因脾虛泄瀉、肝氣鬱結所致的腹瀉。
  2. 生津止渴:烏梅味酸,入肝經,能生津止渴,改善口乾舌燥等症狀,同時也幫助清熱解暑。

此外,烏梅還能和方中其他藥物相互協調,如與黃連、黃柏等清熱燥濕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減味烏梅丸」,主要成分有:半夏、黃連、乾薑、吳茱萸、茯苓、桂枝、白芍、花椒、烏梅。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白芍性平味甘酸,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半夏性溫味辛,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減味烏梅丸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減味烏梅丸主要用於治療厥明、三瘧、日久不已、勞則發熱、痞結、氣逆欲嘔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半夏、黃連、乾薑、吳萸、茯苓、桂枝、白芍、川椒(炒黑)、烏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和胃降逆、化痰止嘔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相關疾病


肺結核瘧疾嘔吐

相同名稱方劑


減味烏梅丸, 出處:《溫病條辨》卷三。 組成:半夏、黃連、乾薑、吳萸、茯苓、桂枝、白芍、川椒(炒黑)、烏梅。 主治:厥明三瘧,日久不已,勞則發熱,或有痞結,氣逆欲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