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苓癒帶湯

CAN LING YU DA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肺經 17%
肝經 14%
胃經 11%
心經 8%
腎經 8%
大腸經 2%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參苓癒帶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健脾: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肺的功效,能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腹瀉、倦怠乏力等症狀。參苓癒帶湯主要針對脾虛泄瀉,人參可補脾益氣,固攝中氣,使腸胃功能恢復正常,減少腹瀉。
  2. 扶正祛邪: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可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參苓癒帶湯中加入人參,不僅能治療脾虛泄瀉,還能提升患者免疫力,幫助其更快恢復健康。

總而言之,人參在參苓癒帶湯中發揮着補氣健脾、扶正祛邪的雙重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參苓癒帶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腎經,具有健脾滲濕、寧心安神之效。參苓癒帶湯以健脾益氣、固本培元為目的,茯苓的加入可以加強補脾益氣之功,增強藥效。
  2. 利水滲濕:茯苓能利水滲濕,對於脾虛濕困所致的帶下病,能有效地去除濕邪,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從而改善帶下症狀。

因此,茯苓的加入對於參苓癒帶湯的功效發揮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苓癒帶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其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與方劑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白朮味甘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健脾益氣,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燥濕利水,能祛除體內濕氣,改善脾虛導致的腹瀉、水腫等症狀。

參苓癒帶湯主要用於脾虛濕盛所致的帶下病,白朮的加入既能健脾益氣,改善脾虛狀態,又能燥濕利水,清除濕邪,從而達到治療帶下病的目的。

參苓癒帶湯中包含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益氣,固腎止帶: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止帶的作用。參苓癒帶湯以補脾益氣為主,加入山藥可以加強補脾益氣,同時能固腎止帶,改善帶下病症。
  2. 助消化,緩解脾虛:山藥富含澱粉酶,能幫助消化,促進營養吸收。對於脾虛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山藥可以起到緩解作用,進一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

參苓癒帶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脾虛帶下: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等功效。對於脾虛所致的帶下病,白芍能起到固攝脾氣、收斂止帶的作用,同時也能緩解因脾虛而引起的腰痠乏力、小腹疼痛等症狀。
  2. 協調藥性: 參苓癒帶湯以健脾益氣、固腎止帶為主要功效,方中包含多味溫燥之品,如人參、茯苓、白朮等,容易造成燥熱之弊。白芍性寒,能起到清熱解燥、緩解藥性之功效,使方中藥性更為平和,避免藥物過於燥烈而傷陰。

參苓癒帶湯中加入車前草,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以輔助治療帶下病。車前草性寒,能清熱利濕,對於因濕熱下注引起的帶下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此外,車前草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帶下病所伴隨的炎症反應。

參苓癒帶湯中其他藥材如參、苓、薏仁等,則主要針對脾虛濕困、氣虛不固等病因。加入車前草,可以更好地發揮清熱利濕、解毒消炎的作用,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參苓癒帶湯中加入柴胡,主要考量其疏肝解鬱、升陽舉陷之功效。

脾胃虛弱,氣機不暢,容易導致肝氣鬱結,脾胃升降失調,進而影響消化吸收,出現腹脹、食慾不振、大便溏瀉等症狀。柴胡入肝經,能疏肝解鬱,調暢氣機,使肝氣疏泄,脾胃運化功能得以恢復,達到止瀉、健脾的效果。此外,柴胡還具有升陽舉陷的作用,可助脾胃上升,改善脾虛下陷導致的脫肛、子宮下垂等症狀。因此,參苓癒帶湯中加入柴胡,可有效改善脾胃虛弱、肝氣鬱結等症狀,達到健脾止瀉、升陽舉陷的功效。

參苓癒帶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蒼朮味辛性溫,具有健脾燥濕之功。參苓癒帶湯中加入蒼朮,可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有助於改善脾虛濕困、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
  2. 祛風除濕:蒼朮兼具祛風除濕功效,能有效治療風濕痺痛、四肢麻木等症狀。參苓癒帶湯中加入蒼朮,可加強補脾益氣的同時,兼具祛風除濕的作用,使療效更全面。

總之,蒼朮在參苓癒帶湯中的加入,是根據其健脾燥濕、祛風除濕的藥性,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達到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療效果。

參苓癒帶湯中包含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能緩和參苓癒帶湯中其他藥材的偏性,避免藥性過於偏寒或偏燥,使藥效更為平和穏定。
  2. 增強補益效果:甘草除了調和藥性,還能補脾益氣,與人參、茯苓等藥材共同作用,加強補益脾胃、增強體質的功效,使藥效更為全面。

因此,甘草在參苓癒帶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協調藥性,更能增強補益功效,使藥效達到最佳效果。

參苓癒帶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消積、健脾和胃的作用。參苓癒帶湯以健脾益氣為主,加入陳皮可幫助脾胃運化,促進營養吸收,同時可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二、燥濕化痰:陳皮亦有燥濕化痰之效,對於脾胃濕氣過盛、痰多咳嗽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參苓癒帶湯中常配合其他化濕藥材,加入陳皮可以增強化濕效果,使療效更佳。

參苓癒帶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疏風解表,散寒止痛: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的功效。對於帶下病患者,若伴有風寒外襲,或寒凝血瘀之症,荊芥能起到疏風散寒、溫經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可改善患者的寒涼症狀。

二、利水消腫,通絡止痛: 荊芥不僅能疏風散寒,還能利水消腫,通絡止痛。對於帶下病患者,若伴有水濕停留,或氣血運行不暢,荊芥能起到利水消腫、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患者的局部腫脹和疼痛。

因此,參苓癒帶湯中加入荊芥,可以起到疏風解表、散寒止痛,以及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作用,有助於全面改善患者的病情。

主治功效


參苓癒帶湯

參苓癒帶湯是中醫治療白帶的常用方劑,具有清熱利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組成

  • 人參:補氣健脾,益氣生津。
  • 茯苓: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 白朮:補氣健脾,燥濕利尿。
  • 山藥:補脾益氣,滋陰生津。
  • 白芍:養血調經,緩中止痛。
  • 車前草:清熱利尿,化痰止咳。
  •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退燒。
  • 蒼朮:燥濕健脾,祛風止痛。
  • 甘草:補氣健脾,調和諸藥。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荊芥:發汗解表,祛風散寒。

應用

參苓癒帶湯主要用於治療白帶,又稱白濁、帶下,是女性陰道排出物的一種。正常的白帶應該是白色或透明的,沒有異味。如果白帶出現異常,如顏色、氣味、質地等發生變化,就可能是一種疾病的徵兆。

參苓癒帶湯可以有效地緩解白帶異常的症狀,如白帶增多、顏色發黃或發綠、有異味、瘙癢等。此外,參苓癒帶湯還可以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絕等婦科疾病。

用法用量

參苓癒帶湯通常以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禁忌

參苓癒帶湯不宜與溫熱性藥物同服,如附子、肉桂、丁香等。

總結

參苓癒帶湯是中醫治療白帶的常用方劑,具有清熱利濕、健脾益氣的功效。該方劑可以有效地緩解白帶異常的症狀,如白帶增多、顏色發黃或發綠、有異味、瘙癢等。此外,參苓癒帶湯還可以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絕等婦科疾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補氣健脾,益腎固精,止帶之功,適用於氣虛脾弱,腎虛帶下之證。但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參苓癒帶湯, 出處:《顧氏醫徑》卷四。 組成:人參、雲苓、白朮、山藥、白芍、車前、柴胡、蒼朮、甘草、陳皮、黑荊芥。 主治:白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