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目全睛丸

保目全睛丸

BAO MU QUAN JI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2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肺經 19%
腎經 12%
胃經 8%
心經 8%
膽經 7%
脾經 6%
大腸經 6%
膀胱經 4%
小腸經 2%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脾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保目全睛丸中包含白蒺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肝明目:白蒺藜味辛、苦,性平,入肝經,具有清肝明目、散風止癢的功效。其能疏肝解鬱,改善肝氣鬱結導致的視力模糊、眼痛等症狀,有助於恢復視力。
  2. 滋陰潤燥:白蒺藜亦能滋陰潤燥,對於因肝腎陰虛導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昏花等症狀也有較好療效。其能滋養肝腎,使肝腎精血充盈,進而改善視力功能。

保目全睛丸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解毒燥濕的功效,用以治療眼部熱毒所致的各種病症。

黃柏味苦寒,入肝、腎經,可清肝熱、瀉腎火,對於因肝火上炎或腎陰不足導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迎風流淚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黃柏還能燥濕止癢,對於因濕熱蘊結所致的瞼緣炎、結膜炎等眼部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黃柏在保目全睛丸中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眼部炎症,保護視力。

保目全睛丸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其 清熱涼血、滋陰降火 的功效。

玄參味甘苦性寒,入心、肺、腎經,可 清肝熱、降腎火,對於因肝火上炎、腎陰不足所致的眼疾,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迎風流淚等,具有良好的療效。此外,玄參還能 滋養肝腎、潤燥生津,有助於改善眼部乾燥、疲勞等症狀。

因此,保目全睛丸中加入玄參,可以有效 清熱解毒、滋陰降火、護眼明目,達到治療眼疾的目的。

保目全睛丸中加入青葙子,主要基於其清肝明目的功效。青葙子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青葙子還能滋養肝腎,改善肝腎陰虛導致的視力下降、眼乾澀等問題。因此,在保目全睛丸中加入青葙子,可有效緩解眼部炎症、改善視力,達到保護眼睛、增進視力的目的。

保目全睛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消腫止痛: 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肝火上炎、熱毒內盛而導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黃芩能起到清熱降火、消炎止痛的作用,緩解眼睛的不適。
  2. 疏肝解鬱,明目退翳: 黃芩除了清熱解毒外,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肝氣鬱結,可影響肝血運行,進而導致眼睛視力下降。黃芩能疏肝解鬱,改善肝血運行,有助於改善視力,減少眼睛疲勞。

保目全睛丸中加入赤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眼睛疾患如熱毒攻目、血瘀阻滯,常會出現眼紅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赤芍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改善眼部血液循環,緩解眼部炎症,達到清熱明目的作用。
  2. 緩解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是造成眼部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赤芍可清肝瀉火,緩解肝火上炎引發的眼部不適,例如眼乾澀、視力下降等。

因此,保目全睛丸中加入赤芍,可以有效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緩解肝火上炎,達到保護眼睛、改善視力的目的。

保目全睛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熱、祛風止癢的功效。眼睛幹澀、視力模糊、眼紅腫痛等症狀,多與肝火上炎、風熱上攻有關。防風可疏散風熱,清熱明目,緩解眼部不適。

2. 祛風止癢,止痛消腫: 防風還具有祛風止癢、止痛消腫的功效。若眼睛出現瘙癢、疼痛、腫脹等症狀,也可用防風來緩解。

因此,保目全睛丸中加入防風,旨在通過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祛風止癢等功效,達到改善眼部症狀、保護視力之目的。

保目全睛丸中加入知母,主要是因為知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的功效。

  1. 清熱瀉火:知母能清瀉肝火,對於因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2. 滋陰降火:知母入肺經,能滋陰潤肺,對於因陰虛火旺引起的目赤澀痛、視力下降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知母在保目全睛丸中,可以起到清熱瀉火、滋陰降火,保護眼睛的作用。

保目全睛丸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眼部疾病,特別是因為肝腎不足引起的視力模糊和疲勞。其中,犀角的加入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犀角,即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具有涼血解毒和平肝明目的功效。它能夠有效地清熱、解毒,對於由內熱所引起的眼部潮紅、腫脹等症狀有顯著的改善作用。此外,犀角在中國傳統醫學中被認為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眼部的養分供應,有助於視力的恢復和保護。因此,將犀角納入保目全睛丸的組成,不僅能提升方劑的療效,還能增強患者的視覺健康,使其更好地應對各種眼部疾病。透過這些功能,保目全睛丸成為了許多患者在面對眼睛問題時的首選方劑,體現了中醫藥在眼科領域的獨特價值。

保目全睛丸中加入木賊,主要基於其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

木賊性寒,味苦,入肺、肝經。其利尿消腫的特性能有效改善眼部濕熱,減輕眼部紅腫、疼痛等症狀。此外,木賊具涼血止血之效,能緩解眼部出血、視力模糊等問題。

因此,在保目全睛丸中加入木賊,可起到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眼部疾病,達到保護眼睛、增進視力的效果。

保目全睛丸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明目:蟬蛻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疏風散熱、透疹止癢、清熱明目的功效。對於因風熱上攻、肝火亢盛導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蟬蛻可有效清熱解毒,改善眼部炎症,促進視力恢復。

2. 通絡止痛:蟬蛻還具有一定的通絡止痛作用,可改善眼部經絡阻塞,緩解眼部疼痛、眼乾眼澀等症狀。

綜上所述,蟬蛻在保目全睛丸中起到清熱明目、通絡止痛的作用,為治療眼部疾病提供了重要的藥理依據。

保目全睛丸中加入石決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肝明目: 石決明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清肝瀉火、平肝潛陽的功效。對於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迎風流淚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滋陰潤燥: 石決明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改善肝腎陰虛所致的視力下降、眼乾澀、眼疲勞等問題。

因此,石決明在保目全睛丸中,能有效改善眼部不適,達到清肝明目、滋陰潤燥的效果。

保目全睛丸中加入決明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肝明目: 決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入肝經,具有清肝瀉火、明目退翳之功效。對於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潤腸通便: 決明子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肝火上炎可引發目疾,而便祕亦會加重肝火,因此決明子可雙管齊下,達到清肝明目、預防眼疾的效果。

保目全睛丸中加入當歸尾,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肝腎,滋養明目:當歸尾性溫,味甘辛,入肝腎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通經、潤腸通便等功效。其能補益肝腎之陰,改善肝腎功能,使肝腎精血充盈,滋養目竅,有助於改善視力模糊、眼乾澀、夜盲等症狀。
  2. 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當歸尾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作用,能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清除眼部瘀血,促進眼部組織的修復,緩解眼部炎症和疼痛,有助於恢復視力功能。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保目全睛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二目昏花,視物不清,雲翳遮睛,迎風流淚,視力衰弱,頭目眩暈,夜盲」,其病機核心在於 肝腎陰虛、風熱上擾、血絡瘀滯。古代醫家認為,目疾多與肝經相關,肝藏血、開竅於目,若肝血不足、陰虛內熱,或風熱外襲,可致目翳、昏花;而「迎風流淚」「頭目眩暈」多屬肝風內動或氣血不榮所致。本方結合 清熱明目、養血祛風、退翳通絡 之法,針對虛實夾雜之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清熱明目

    • 黃柏、黃芩、知母:清泄肝腎伏火,知母兼滋陰潤燥,防熱傷陰。
    • 犀角(現多用水牛角代):涼血清熱,解毒定驚,古代用於熱擾血分所致目赤翳障。
    • 青葙子、草決明:專入肝經,清肝明目退翳,為目疾要藥,針對「雲翳遮睛」。
  2. 散風退翳

    • 防風、白蒺藜、蟬蛻、木賊:祛風散邪,白蒺藜疏肝解鬱,蟬蛻、木賊輕清上行,退翳明目。
    • 石決明:平肝潛陽,清肝明目,抑肝風上擾之眩暈。
  3. 養血活血

    • 赤芍、歸尾:活血通絡,改善目絡瘀滯(如久病目翳);歸尾兼養肝血。
    • 元參:滋陰降火,助清熱之餘固本,防苦寒傷陰。

整體配伍思維
本方 標本兼顧,以清熱祛風治標(外障實邪),養血活血固本(內傷虛證)。「退翳」多用金石介類(石決明)與輕揚之品(木賊、蟬蛻),符合「翳自風生,先散風熱」之則;而「養血」側重肝血調和,因「目得血而能視」。劑型以蜜丸緩圖,適應慢性目疾需長期調理之特性。

現代潛在適用方向
按此方推論,或可應用於慢性結膜炎、早期白內障、視疲勞伴乾燥症(陰虛型),然須依具體證型加減化裁。

傳統服藥法


白蒺藜5分,黃柏5分,元參5分,青葙子5分,黃芩5分,赤芍5分,防風5分,知母5分,犀角5分,木賊1錢,蟬蛻1錢,石決明1錢,草決明1錢,歸尾1錢。
明目退翳,清熱養血。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每丸二錢重。
每服1丸,白開水送下。
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保目全睛丸具有清肝明目、散風明翳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暈眩失明梅尼爾氏病容易流眼淚夜盲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眼睛模糊

相同名稱方劑


保目全睛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白蒺藜5分,黃柏5分,元參5分,青葙子5分,黃芩5分,赤芍5分,防風5分,知母5分,犀角5分,木賊1錢,蟬蛻1錢,石決明1錢,草決明1錢,歸尾1錢。 主治:明目退翳,清熱養血。主治:二目昏花,視物不清,雲翳遮睛,迎風流淚,視力衰弱,頭目眩暈,夜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