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定癇丹中包含人參,主要是因為人參具有益氣安神之效,有助於提升體質,增強機體抵抗力,並能安定神經,緩解驚癇發作。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能補氣益血、安神定志。對於因氣虛血弱、心神不寧而導致的驚癇,人參可以起到補益氣血、安神定志的作用,從而減輕發作頻率和強度,達到治療效果。此外,人參還有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之效,有助於改善患者體質,降低驚癇復發的風險。
定癇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養血安神: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安神之功效。對於因血虛、氣血不足、心神不寧而導致的癲癇發作,當歸可以起到補益氣血,滋養心神的作用,從而穩定患者的病情。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定癇丹方中往往包含其他性質偏寒或燥烈的藥物,而當歸性溫,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燥,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同時,當歸還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增強藥效。
定癇丹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痙攣,平肝熄風: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之效,可舒緩肝風內動引起的痙攣,並抑制肝陽上亢,達到平肝熄風的效果。
- 滋陰養血,滋養心脾: 白芍可滋陰養血,改善心脾虛弱,進一步緩解因氣血虧虛而導致的驚癇發作。
因此,白芍在定癇丹中起著緩解痙攣、平肝熄風、滋陰養血等作用,有助於控制驚癇發作,提高治療效果。
定癇丹中包含茯神,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功效:
- 安神定志: 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脾之效。對於癲癇患者常伴隨的驚悸不安、心神不寧等症狀,茯神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緩解患者精神緊張,減少發作頻率。
- 健脾益氣: 茯神亦能健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癲癇患者常伴隨脾胃虛弱,營養不良,茯神能補益脾氣,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而為抗癲癇治療提供良好基礎。
定癇丹中包含酸棗仁,主要因其具有安神定志、養血寧心的功效。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能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定癇丹主治小兒驚癇、癲癇、神志恍惚等病症,酸棗仁的安神定志作用,可以緩解患者的驚恐、不安情緒,穩定神經系統,進而達到控制發作、改善症狀的效果。
定癇丹中含有遠志,主要基於其安神定志、開竅醒神的功效。
遠志味甘、性溫,入心、肺、腎經。其性善於開竅,能通達心竅、醒神開智,並能安神定志,平息心火,對於癲癇發作時神志昏迷、驚厥抽搐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遠志還有通絡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對於癲癇伴隨的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在定癇丹中加入遠志,能夠有效改善癲癇患者的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定癇丹方中包含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鎮驚安神: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鎮驚安神、化痰開竅的功效。對於癲癇患者常出現的驚悸、失眠、神志恍惚等症狀,琥珀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緩解病症。
- 活血化瘀: 琥珀亦有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促進腦細胞代謝,有助於緩解癲癇發作時因腦部供血不足引起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琥珀在定癇丹中發揮著鎮驚安神、活血化瘀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癲癇的效果。
定癇丹中加入天竹黃,主要基於其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的藥性。
天竹黃味苦性寒,入心肝經,具有鎮驚熄風、清熱解毒之功效。其能平息肝風,清熱解毒,對於肝風內動導致的驚癇、抽搐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天竹黃還能清熱解毒,對於熱毒蘊結、神志不清等症狀也有一定作用。
因此,將天竹黃加入定癇丹,可以有效地抑制驚癇發作,並改善相關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定癇丹中包含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燥濕化痰: 定癇丹主治癲癇、驚癇等症,而白朮性甘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之效。癲癇患者多脾胃虛弱,痰濕內阻,白朮能補脾健胃,化痰利濕,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體質,為治療癲癇打下基礎。
- 輔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 定癇丹中其他藥物如半夏、天麻等,均有一定的毒性,白朮能減輕其毒副作用,起到輔助作用,使藥效更為安全有效。
定癇丹中加入橘紅,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理氣化痰:橘紅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對於痰濕阻肺、氣機不暢所致的癲癇發作,橘紅能疏通肺氣,化解痰濕,使氣機暢達,從而達到止癇的效果。
- 降逆止嘔:橘紅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癲癇發作時伴隨的嘔吐、眩暈等症狀,橘紅能起到緩解的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因此,橘紅在定癇丹中起到理氣化痰、降逆止嘔的輔助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
定癇丹方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 半夏性辛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燥濕化痰之功效。癲癇發作常與痰濁阻滯經絡有關,半夏能化解痰濕,使氣機通暢,達到止痙的效果。
- 降逆止嘔: 半夏亦能降逆止嘔,對於痰濁上湧,導致嘔吐者,半夏能清熱化痰,降逆止嘔,緩解癲癇發作時伴隨的嘔吐症狀。
因此,半夏在定癇丹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化解痰濕,又能降逆止嘔,有助於控制癲癇發作,提高療效。
定癇丹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平肝熄風: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驚之效。對於因肝風內動引發的癇症,如癲癇、抽搐等,天麻能有效抑制肝風,達到止痙定驚的作用。
- 通絡止痛: 天麻亦具通絡止痛之效,可改善因氣血不通、經絡阻滯所致的頭痛、頭暈等症狀,從而輔助治療癲癇發作時所伴隨的疼痛。
總之,天麻在定癇丹中起著平肝熄風、通絡止痛的雙重作用,有助於緩解癲癇發作,改善患者症狀。
定癇丹中包含鈎藤,主要基於其鎮靜安神、熄風止痙的功效。鈎藤味苦甘、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清熱解毒的作用。
對於因肝風內動所致的各種痙攣抽搐症狀,鈎藤能有效抑制風邪上擾,達到止痙的效果。同時,鈎藤也具有一定的鎮靜作用,能緩解精神緊張、焦慮不安等症狀,有助於穩定患者情緒,降低發作頻率。
定癇丹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和藥性,調和諸藥: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定癇丹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峻烈的藥物,加入甘草可以減輕其毒副作用,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服用。
- 增強藥效: 甘草與其他藥物配合,能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黃芪搭配,能增強補氣作用;與芍藥搭配,能增強養血和緩急止痛的作用。在定癇丹中,甘草可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癲癇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定癇丹」
中藥方劑「定癇丹」,主要成分包括人參、當歸、白芍、茯神、酸棗仁、遠志、琥珀、天竹黃、白朮、橘紅、半夏、天麻、鈎藤、甘草。具有以下功效:
1. 陰癇: 一種癲癇,症狀包括意識模糊、抽搐、口吐白沫等。
2. 病退調理: 疾病痊癒後的調養,以使身體恢復健康。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3.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4. 半夏: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5. 當歸: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6. 茯神: 茯神性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
7. 鈎藤: 鈎藤具有平肝息風、清熱瀉火之功。
8. 琥珀: 琥珀具有安神鎮靜、止血、活血化瘀、清肺熱利咽、化腐生肌以及清熱利尿等多種功效。
9. 橘紅: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10. 人參: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11. 酸棗仁: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功效。
12. 天麻: 天麻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
13. 遠志: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定癇丹」具有陰癇、病退調理等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參、當歸、白芍、茯神、酸棗仁、遠志、琥珀、天竹黃、白朮、橘紅、半夏、天麻、鈎藤、甘草等。
傳統服藥法
人參3錢,當歸3錢,白芍(炒)3錢,茯神5錢,棗仁(炒)5錢,遠志(去心)3錢,琥珀3錢,天竺黃4錢,白朮(土炒)5錢,橘紅3錢,半夏(薑制)3錢,天麻3錢,釣藤約4錢,甘草(炙)2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榛子大。
每服1丸,淡薑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癇患者在服用定癇丹期間,應注意避免情緒激動、勞累過度。
- 陰癇患者在服用定癇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陰癇患者在服用定癇丹期間,應定期複查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等指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定癇丹, 出處:《金鑑》卷五十一。 組成:人參3錢,當歸3錢,白芍(炒)3錢,茯神5錢,棗仁(炒)5錢,遠志(去心)3錢,琥珀3錢,天竺黃4錢,白朮(土炒)5錢,橘紅3錢,半夏(薑制)3錢,天麻3錢,釣藤鉤4錢,甘草(炙)2錢。 主治:陰癇,病退調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