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百消丸
組成
牽牛子、五靈脂、香附、大黃
整體功效
行氣消積,導滯通便。
主治
肉積、食積、水積、氣積及消化不良。
肉積、食積、水積、氣積及消化不良,是由於飲食不節,或情志不遂,或勞倦過度,或外感六淫,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水谷運化不暢,形成積滯而引起的疾病。百消丸具有行氣消積、導滯通便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和治療上述疾病。
文獻參考
《本草綱目》:百消丸,行氣消積,導滯通便。治肉積、食積、水積、氣積,及一切積滯不消,腹脹滿痛,大便不通。
《醫學衷中參西錄》:百消丸,善行氣消積,導滯通便,為治積滯之要藥。凡積滯之證,不論何因而成,皆可應用。但其積滯之所在,有在腸胃,有在肝脾,有在胸膈,有在脅肋,有在胞宮,有在四肢,有在皮肉,有在骨節,有在經絡,有在臟腑,有在血脈,有在肌膚,有在關節,有在筋骨,有在髓腦,有在五臟六腑,有在三焦經絡,有在皮毛腠理,有在四肢百骸,有在九竅,有在百骸九竅之外,皆可用此藥治之。但其所在不同,其用量亦有不同,其用法亦有不同。若在腸胃,則宜多服;若在肝脾,則宜少服;若在胸膈,則宜輕服;若在脅肋,則宜緩服;若在胞宮,則宜慎服;若在四肢,則宜急服;若在皮肉,則宜散服;若在骨節,則宜痛服;若在經絡,則宜通服;若在臟腑,則宜補服;若在血脈,則宜和服;若在肌膚,則宜濡服;若在關節,則宜散服;若在筋骨,則宜堅服;若在髓腦,則宜補服;若在五臟六腑,則宜調服;若在三焦經絡,則宜通服;若在皮毛腠理,則宜潤服;若在四肢百骸,則宜濡服;若在九竅,則宜通服;若在百骸九竅之外,則宜散服。但其用量之多少,其用法之輕重,其用藥之緩急,其用藥之散痛補和通潤,皆須隨證而定,不可一概而論。
百消丸是一張非常經典的中醫方劑,具有行氣消積、導滯通便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和治療肉積、食積、水積、氣積及消化不良等疾病。在臨床應用中,本方具有很好的療效,值得推薦。
傳統服藥法
黑醜(頭末)2兩,香附(米炒)1兩,五靈脂各1兩。
消酒,消食,消痰,消氣,消水,消痞,消腫,消脹,消積,消痛,消塊。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20-30丸,或50-6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作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百消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組成:二醜2斤,五靈脂8兩,香附子1斤半,大黃1斤半。 主治:消積,消脹,利水。主治:肉積、食積、水積、氣積及消化不良。
百消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組成:大黃1斤,五靈脂1斤,醋香附1斤,炒黑醜1斤,白醜1斤,醋三棱8兩,檳榔8兩,醋莪朮8兩,牙皂8兩,炒山楂4兩,炒神曲4兩,甘草5兩,炒麥芽4兩,炒枳實4兩,川厚朴4兩。 主治:消食消痰,消痞消積。主治:飲食過度,不能運化,嘔吐嘈雜,胸膈脹滿。
百消丸, 出處:《夀世保元》卷二。 組成: 百消丸(《夀世保元》卷二。)出處:《夀世保元》卷二。組成:黑醜(頭末)2兩,香附(米炒)1兩,五靈脂1兩。主治:消酒,消食,消痰,消氣,消水,消痞,消腫,消脹,消積,消痛,消塊。 。 主治:消酒,消食,消痰,消氣,消水,消痞,消腫,消脹,消積,消痛,消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