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消丸

SI XI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胃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0%
三焦經 10%
大腸經 10%
腎經 5%
膀胱經 5%
心包經 5%
小腸經 5%
心經 5%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四消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火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效。四消丸旨在消散四種熱毒,包括心火、肝火、胃火、腸火,大黃可以清熱瀉火,促進毒素排出,達到消炎解毒的效果。
  2. 通腑泄熱:大黃能促進腸道蠕動,通暢排泄,有助於清除積熱和毒素。四消丸中的其他藥材,如黃芩、黃連、梔子等,也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與大黃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通腑泄熱的效果。

四消丸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原因有二:

  1. 瀉下逐水: 牽牛子味苦性寒,入脾、大腸經,具有瀉下逐水之效,可治療水腫、腹脹、便祕等症狀。四消丸主要針對痰濕、食積、積滯等症狀,牽牛子可幫助清除腸道積滯,促進水液代謝,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消痰、消食、消積、消水的目的。
  2. 引藥下行: 牽牛子性寒,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作用於腸道,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四消丸中其他藥物,如半夏、陳皮等,也具有消痰、消食的作用,牽牛子作為引藥,可使藥效更顯著。

四消丸方劑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積化瘀: 五靈脂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積止痛之效。四消丸主要用於治療積食停滯、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五靈脂的消積化瘀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促進食積消散,恢復脾胃功能。
  2. 散結止痛: 五靈脂還具有散結止痛的作用,對於腹中癥結、疼痛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四消丸中加入五靈脂,可以增強其整體的消積化瘀、散結止痛功效,使其療效更佳。

四消丸方劑中包含香附,主要源於其以下功效:

  1. 疏肝解鬱: 香附味辛、苦,性平,入肝經,能疏肝解鬱,調暢氣機,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四消丸以消食導滯為主要功效,而肝氣鬱結會影響脾胃運化,故加入香附以疏肝解鬱,助脾胃之運化。
  2. 行氣止痛: 香附還具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由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四消丸中常配伍其他具有行氣止痛功效的藥材,如木香、枳實等,與香附共同作用,增強止痛效果。

主治功效


四消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內府秘傳經驗女科》、《傅青主女科歌括》、《女科秘要》、《寧坤秘笈》、《傅氏女科》等古籍記載,四消丸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血瘀凝結所導致的腹痛、血塊等症狀,尤其適用於產後較長時間(半月或一月以上)仍有血瘀凝結的情況。

治療原理分析

1. 活血化瘀,消散積滯:

  • 五靈脂: 四消丸中,五靈脂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能針對產後因瘀血阻滯所造成的疼痛,起到疏通血脈、化散瘀滯的作用。《內府秘傳經驗女科》提到,產後血塊凝結痛甚,若非即時處理,久則成積,四消丸正是為此設計。
  • 大黃: 雖然主要功效是通便,但其解毒利膽的作用,能幫助排除體內瘀滯,有助於血脈暢通。
  • 牽牛子: 潤腸通便,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除腸道積滯,從旁輔助化瘀。

2. 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 香附: 香附能疏肝理氣,調和氣機,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滿悶、疼痛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產後容易出現氣血運行不暢,香附可幫助疏理氣機,使氣血運行更加順暢,配合其他藥材化瘀止痛。

3. 與其他方劑的搭配使用:

  • 與生化湯搭配: 許多古籍均提到,產後初期以生化湯為主,若有寒邪入侵則加肉桂,但若血塊凝結時間較長(半月或一月以上),則宜搭配四消丸使用。《寧坤秘笈》明確指出,「至半月或一月以上凝結,四消丸補湯送」,可見四消丸並非產後立即使用,而是針對瘀血較為頑固時的選擇。
  • 與補氣藥同用: 《傅青主女科歌括》提到「屢誤下,須用參、歸半斤」,說明若誤用攻下之藥,可能導致氣虛,此時需要配合補氣血的藥物,如人參、當歸等,以補充正氣,並促進氣血運行。

綜合來看, 四消丸的治療原理是通過活血化瘀、疏肝理氣、通便排濁等綜合作用,來達到消散產後瘀血凝結的目的。其使用時機是在產後較長時間、瘀血較為頑固的情況下,且有時需配合補氣養血藥物共同使用,以達到最佳療效。

傳統服藥法


牙皂、香附、五靈脂、黑白醜各等分。
消積理氣,行水止痛。
為丸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大黃用量較大,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下腹脹氣牙齦腫脹痛子宮肌瘤大便秘結癲癇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咽喉痛胃腸脹氣多痰牙齒痛噁心反胃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四消丸,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牙皂、香附、五靈脂、黑白醜各等分。 主治:消積理氣,行水止痛。主治:一切氣積、血積、食積、痰積致成胸腹滿悶,嘔吐疼痛,便秘瘀阻,咽喉腫痛,風蟲牙痛及風癇。

四消丸, 出處:《中藥成方配本》。 組成:生黑醜4錢,生白醜4錢,五靈脂4錢,制香附4錢,沉香1錢。 主治:消水,消瘀,消食,消氣。主治:水、瘀、食、氣互阻,胸膈飽悶,腹大脹滿,癥瘕積聚,嘔吐作痛。

四消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具方)。 組成: 四消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具方)。)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具方)。組成:生大黃2斤,黑白醜2斤,五靈脂2斤,香附2斤。主治:消酒,消氣,消痰,消食。 。 主治:消酒,消氣,消痰,消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