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犀角湯

REN CAN XI JI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極寒 (0.0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胃經 21%
心經 18%
肝經 9%
腎經 6%
脾經 6%
大腸經 5%
三焦經 3%
膽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犀角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補氣扶正: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由於犀角性寒,入心、肝、膽經,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但其性寒易傷正氣。加入人參可補氣扶正,中和犀角的寒性,防止其過度寒涼而損傷脾胃。

2. 協同作用: 人參與犀角相配,可增強藥效。人參補氣,犀角清熱,二者協同作用,可達到益氣清熱、解毒涼血的效果,對於熱毒熾盛、神昏譫語、高熱煩躁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人參犀角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

  1. 滋陰潤燥,清熱解毒: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生津止渴的功效。人參犀角湯用於熱病高燒神昏,或熱毒熾盛,邪陷心包,故需麥門冬清熱解毒,滋陰潤燥,以緩解熱病的症狀。
  2. 配合人參,益氣生津: 人參性溫,善補氣生津,但過於溫燥,易耗陰傷津。麥門冬性寒,與人參搭配使用,可起到滋陰生津,防止人參燥熱之弊,平衡藥性,使藥力更加和緩。

人參犀角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解毒涼血: 知母味苦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的功效。犀角性寒,功能清熱解毒,但藥性偏燥。加入知母可緩解犀角燥性,並增強清熱解毒之效。
  2. 配伍相宜,增強療效: 知母與人參、犀角等藥物配伍,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知母能清熱瀉火,防止人參補氣助熱,而犀角清熱解毒,知母則可協同其涼血解毒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因此,人參犀角湯中加入知母,不僅有助於平衡藥性,更能提高其清熱解毒、涼血解暑的療效。

人參犀角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原因為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

梔子苦寒,入心、肺、三焦經,能清熱瀉火,特別擅長清解心火、肺火,並能涼血解毒,降低熱毒對人體的傷害。

在人參犀角湯中,人參補氣,犀角清熱解毒,而梔子則有助於清熱瀉火,避免藥性過於燥熱,同時增強犀角的涼血解毒功效,使整體方劑更趨於平衡,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人參犀角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涼血止血的功效。該藥材可有效緩解犀角的燥熱之性,並協助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增強藥效。

2. 協同清熱解毒,減輕毒副作用: 犀角性寒,藥性峻烈,若單獨使用易損傷脾胃,而天花粉可以緩和犀角的寒性,減輕其對脾胃的損傷,提高用藥安全性。

人參犀角湯中的「犀角」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 犀角性寒,味苦鹹,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熱毒熾盛、神昏譫妄、高熱驚厥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2. 鎮驚安神: 犀角還具有鎮驚安神的作用,能平息內熱、清心降火,對於熱病神志不清、煩躁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人參犀角湯中加入黃芩,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人參犀角湯主要用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之症,而黃芩性寒,味苦,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並可涼血止血,與人參、犀角等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
  2. 制約人參之燥熱: 人參性溫,補氣助陽,若單獨使用容易引起燥熱,而黃芩能清熱瀉火,與人參配伍,可有效制約人參之燥熱,使其補而不燥,避免藥性偏激。

人參犀角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人參性溫,犀角性寒,甘草性甘平,能調和人參之溫熱、犀角之寒涼,使藥性平和,避免過於偏寒或偏熱,更易於人體吸收。
  2. 緩解毒性: 犀角雖能清熱解毒,但亦帶有寒性,甘草能解毒,並緩解犀角的寒性,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總而言之,甘草在人參犀角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調和與解毒角色,使藥效更趨穩定,利於藥物發揮最大療效。

主治功效


人參犀角湯主治功效分析

人參犀角湯,出自《竹林女科證治》,方昌翰所載,主治妊娠期臟腑氣虛、榮衛不調所致的陰虛火旺證候。其功效精妙之處,在於標本兼顧,清熱涼血與益氣養陰並行。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方中以犀角、黃芩、知母、梔子為主,共奏清熱涼血、瀉火解毒之功。犀角為君藥,功力最強,其清熱涼血、解毒消斑之力,能直達病竈,迅速平息心脾之熱,是治療本病的關鍵藥物。黃芩苦寒,清熱燥溼,瀉火解毒,佐犀角以增強清熱之力;知母苦寒,清熱養陰,潤肺止咳,可協同犀角、黃芩清泄心脾之火,並滋養陰液;梔子苦寒,清熱解毒,利濕退黃,可輔助清熱瀉火,並兼顧利濕。此四藥合用,清熱之力甚強,能有效控制妊娠期陰虛火旺的症狀,如煩躁、舌乾口渴等。

然而,單純清熱易傷陰,故方中佐以人參、麥門冬、天花粉,以益氣養陰,生津潤燥。人參為補氣固本之品,益精養血,能扶正氣,防止清熱藥傷正氣;麥門冬甘寒,滋陰潤燥,清心安神,既能滋補陰液,又能緩解煩躁;天花粉清熱生津,消腫排膿,能進一步生津止渴,緩解陰虛津虧的症狀。

甘草為使藥,調和諸藥,益氣和中,使其諸藥平和,發揮最佳療效,避免藥物毒性或副作用。

綜上所述,人參犀角湯的治療原理在於:

  • **清熱涼血,瀉火解毒:**犀角、黃芩、知母、梔子等藥物共同作用,清泄心脾之熱,消除熱邪。
  • **益氣養陰,生津潤燥:**人參、麥門冬、天花粉等藥物滋補陰液,緩解陰虛津虧,防止清熱藥物傷陰。
  • **調和諸藥:**甘草調和諸藥,使藥性平和,發揮最佳療效。

方劑主治:

根據《竹林女科證治》及方藥組成分析,人參犀角湯主要針對妊娠期由於臟腑氣虛、榮衛不調,導致陰陽隔絕,熱乘心脾,出現津液枯少、煩躁、舌乾口渴等症狀的患者。 此證候表現為陰虛火旺,但並非單純的實熱,而是氣陰兩虛、陰虛火旺的夾雜證。 方中既能清熱解毒,又能益氣養陰,標本兼治,是治療此類妊娠期熱證的經典方劑。 方昌翰在其著作中,更以其他方劑作對比,說明人參犀角湯的適用範圍及與其他病證的鑑別,展現了其精湛的臨牀經驗。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麥冬(去心)1錢,知母(炒)1錢,山梔仁(炒)1錢,瓜蔞根8分,犀角(磨入)8分,條芩5分,甘草5分。
夏加竹瀝,入薑汁少許,沖服。
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滋陰降火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此外,本方含有犀角,犀角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此在使用時需注意來源。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犀角湯, 出處:《竹林女科》卷二。 組成:人參1錢,麥冬(去心)1錢,知母(炒)1錢,山梔仁(炒)1錢,瓜蔞根8分,犀角(磨入)8分,條芩5分,甘草5分。 主治:妊娠臟腑氣虛,榮衛不調,陰陽隔絕,熱乘心脾,津液枯少,煩躁而舌乾口渴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