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2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8%
肺經 18%
胃經 15%
脾經 10%
腎經 8%
肝經 8%
大腸經 8%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心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眼偶被物撞破,外障

用於外傷性眼部損傷,如眼球被撞破,外傷性結膜炎等。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
  2. 中醫學大辭典》
  3. 中藥學
  4. 《中藥學手冊》

傳統服藥法

犀角、大黃、知母、白茯、麥冬、甘草、人參、生地、歸尾、赤芍、蒺藜、紅花、牛膝、香附。
水煎,飯後服。

方劑組成解釋

犀角性寒,味苦,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大黃性寒,味苦,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人參性平,味甘,入肺、脾經,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麥門冬性甘,味苦,入肺、心經,具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甘草性平,味甘,入心、脾、肺、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外傷性眼部損傷,如眼球被撞破,外傷性結膜炎等。
  2. 本方中犀角、大黃、知母、人參、茯苓、黃芩、麥門冬、甘草均為中藥,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時應遵醫囑。
  3.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4. 本方有一定的禁忌症,如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脾胃虛弱者等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壓熱飲子, 出處:《眼科全書》卷四。 組成:犀角、大黃、知母、白茯、麥冬、甘草、人參、生地、歸尾、赤芍、蒺藜、紅花、牛膝、香附。 主治:眼被物撞破,外障,撞久血滯不散,無疼痛。

壓熱飲子, 出處:《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組成:犀角1兩半,大黃1兩半,知母1兩半,人參1兩半,茯苓1兩半,黃芩1兩半,黑參1兩半,麥門冬1兩半,甘草1兩。 主治:眼偶被物撞破,外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人參犀角湯

相似度 75%

清心潤肺湯

相似度 75%

參知散

相似度 75%

犀角知母湯

相似度 73%

瀉心導赤飲

相似度 66%

澤漆根湯

相似度 66%

導赤甘露

相似度 66%

導赤各半湯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