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熱飲子

YA RE YIN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心經 18%
胃經 16%
脾經 10%
肝經 8%
大腸經 8%
腎經 8%
心包經 2%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肺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壓熱飲子方劑中包含犀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犀角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古人認為其能清熱解毒,尤其針對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熱證,如高熱、神昏、口渴、衄血、吐血、尿血等,有較好的療效。
  2. 貴重藥材,彰顯地位: 犀角自古被視為珍貴藥材,其價格昂貴,使用於方劑中,不僅代表醫師的醫術高超,更能彰顯患者的社會地位和財力,使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更具療效和價值。

「壓熱飲子」方劑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在於其瀉熱解毒之效。

大黃味苦寒,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之功。當體內熱邪熾盛,或因外感熱病導致高熱不退、煩躁不安、口渴便祕等症狀時,大黃可通過瀉熱解毒,促進腸胃蠕動,達到清熱解毒、通腑泄熱的效果。

此外,大黃亦可清利濕熱,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發熱、口苦、小便短赤等症狀,亦具有一定療效。因此,在「壓熱飲子」方劑中加入大黃,可有效治療因熱邪或濕熱所致的發熱等症狀。

「壓熱飲子」方劑中包含「知母」,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知母味苦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壓熱飲子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如高熱、煩躁、口渴、便祕等,知母能有效清瀉體內熱邪,降低體溫,緩解症狀。
  2. 滋陰潤肺: 知母還能滋陰潤肺,對於熱病導致的肺燥咳嗽,或因熱病後津液損傷導致的口乾舌燥,知母都能起到緩解作用。壓熱飲子中配合其他清熱藥物,能更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滋陰潤肺的功效。

壓熱飲子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固陽,扶正祛邪: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壓熱飲子主要用於治療氣虛陽虛所致的發熱、盜汗、虛煩不眠等症。人參可以補益正氣,固護陽氣,從根本上改善體質,增強機體抵抗力,達到祛邪扶正的效果。
  2. 配伍相宜,增強療效:壓熱飲子中其他藥物,如黃芪、茯苓、甘草等,都具有補氣健脾、益氣養陰、清熱解毒的功效。人參與這些藥物配伍,可以相互協同作用,相輔相成,更好地發揮整體療效,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壓熱飲子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功效。壓熱飲子作為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方劑,茯苓的利水滲濕作用有助於將體內熱毒及瘀血排出,達到清熱涼血的目的。
  2. 健脾和胃: 茯苓能健脾益氣,和胃止嘔,有助於緩解因熱毒侵犯脾胃所引起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提升機體的抗病能力,增強治療效果。

總之,茯苓在壓熱飲子中起到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壓熱飲子中加入黃芩,主要是利用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

黃芩味苦性寒,入肺、心、膽經,能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清肺熱,並能燥濕止瀉,對因熱邪蘊結於肺所致的發熱、咳嗽、痰黃黏稠、口渴咽乾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此外,黃芩還具有解毒作用,可解暑熱、熱毒,並可抑制細菌生長,對於熱毒蘊結引起的各種炎症也有較好療效。因此,在壓熱飲子中加入黃芩,能有效清熱解毒,緩解因熱邪導致的不適症狀。

「壓熱飲子」方劑中包含麥門冬,主要是因為麥門冬具有以下特性:

  1. 清熱潤肺: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胃經,能清肺熱、潤肺燥,對於因肺熱引起的發熱、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2. 養陰生津:麥門冬能滋養陰液,生津止渴,對於津液不足導致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便祕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因此,麥門冬作為「壓熱飲子」的組成藥物,能夠有效清熱潤肺、養陰生津,達到治療熱證的功效。

壓熱飲子方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副作用: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和副作用的作用。許多中藥材性偏寒涼或溫熱,加入甘草可以使藥性更平和,減少對人體的刺激。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等功效,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以增強藥效,提高療效。例如,甘草與黃芪搭配,可以增強補氣效果,與茯苓搭配,可以增強利水消腫效果。

總之,甘草在壓熱飲子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調和藥性,緩解藥物副作用,還能增強藥效,提高療效,是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主治功效


壓熱飲子,中藥方劑,主治功效:外傷、眼外傷。

組成:

  1.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2.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3.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4.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5.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6.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7. 犀角:清熱瀉火,涼血定驚,解毒清肝。

  8.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總結:

壓熱飲子,中藥方劑,主治外傷、眼外傷。組成包括甘草、大黃、茯苓、黃芩、麥門冬、人參、犀角、知母等,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清肝、滋陰潤燥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犀角、大黃、知母、白茯、麥冬、甘草、人參、生地、歸尾、赤芍、蒺藜、紅花、牛膝、香附。
水煎,飯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外傷性眼部損傷,如眼球被撞破,外傷性結膜炎等。
  2. 本方中犀角、大黃、知母、人參、茯苓、黃芩、麥門冬、甘草均為中藥,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時應遵醫囑。
  3.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4. 本方有一定的禁忌症,如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脾胃虛弱者等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壓熱飲子, 出處:《眼科全書》卷四。 組成:犀角、大黃、知母、白茯、麥冬、甘草、人參、生地、歸尾、赤芍、蒺藜、紅花、牛膝、香附。 主治:眼被物撞破,外障,撞久血滯不散,無疼痛。

壓熱飲子, 出處:《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組成:犀角1兩半,大黃1兩半,知母1兩半,人參1兩半,茯苓1兩半,黃芩1兩半,黑參1兩半,麥門冬1兩半,甘草1兩。 主治:眼偶被物撞破,外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