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氣丸

JIANG Q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大腸經 17%
心經 13%
脾經 13%
胃經 13%
肝經 10%
膽經 6%
小腸經 3%
腎經 3%
肺經
大腸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降氣丸」,主要成分是:陳皮、黃連、黃芩、輕粉、杏仁、瓜簍仁、甘草。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輕粉具有化腐生肌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瘍潰爛、不斂口等症狀,同時輕粉外用還可以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收斂止汗,可治療濕瘡、痱子、腳氣、肛門瘙癢等症狀。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瓜簍仁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利咽、通便、止咳化痰、活絡止痛、潤肺、生津止渴、保肝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中藥方劑「降氣丸」具有麻疹痊癒後,肺部有熱,氣虛喘息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牛蒡子半兩,梔子仁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川消半兩,鬱金半兩,枳殼1分(麩炒微黃,去瓤),龍腦半兩(研)。
清膈。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2-3丸,用薄荷水化下,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陳皮、黃連、黃芩清熱燥濕,化痰止咳。輕粉、杏仁、瓜簍仁宣肺降氣,止喘平喘。甘草調和諸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為清熱化痰、降氣止喘的方劑,不宜長期服用。
  2. 本方有宣肺降氣的作用,氣虛體質者不宜服用。
  3. 本方有燥濕化痰的作用,陰虛體質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麻疹氣喘蕁麻疹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肋間神經疼痛腹瀉多痰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降氣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二○。 組成:枳殼(去瓤,炮)2兩,橘皮(去瓤)2兩,木香3錢半。 主治:婦人心腹脹悶,不下飲食。

降氣丸, 出處:《麻症集成》卷三。 組成:陳皮(鹽水煮,焙乾)、黃連(酒炒)、黃芩(酒炒)、蘇子(炒)、杏仁、蔞仁、甘草。 主治:麻疹沒後肺熱,氣熱喘息。

降氣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二。 組成:牛蒡子半兩,梔子仁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川消半兩,鬱金半兩,枳殼1分(麸炒微黃,去瓤),龍腦半兩(研)。 主治:清膈。主治:小兒脾氣上溢,氣不升降,涎液不收。

降氣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七。 組成:茴香子(微炒)1兩,木香1兩,桂(去粗皮)1兩,檳榔(銼)1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研)1兩,萊菔子3分,京三棱(煨,銼)3分,青橘皮(湯,去白,焙)3分,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香熟)1兩。 主治:利胸膈,行滯氣,消脹滿。主治:腹脅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