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杏連丸

瓜蔞杏連丸

GUA LOU XING L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0.32)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3%
肺經 15%
心經 15%
脾經 15%
胃經 15%
肝經 7%
膽經 7%
大腸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瓜蔞杏連丸中包含瓜蔞仁,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瓜蔞仁性寒,味甘,入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功效。此方以瓜蔞仁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杏仁、連翹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效果,用於治療熱毒壅肺、痰熱咳嗽等症。
  2. 潤燥止咳:瓜蔞仁兼具潤燥止咳作用。方中配合其他潤燥止咳藥物,如杏仁、川貝母等,共同發揮潤肺止咳、化痰止喘的功效,用於治療燥熱傷肺、痰熱咳嗽等症。

因此,瓜蔞杏連丸中加入瓜蔞仁,是為了充分發揮其清熱解毒、利濕化痰、潤燥止咳的功效,達到治療熱毒壅肺、痰熱咳嗽等症的目的。

瓜蔞杏連丸方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止咳: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方中以瓜蔞、杏仁等清熱宣肺之品,配合連翹、黃芩等清熱解毒藥物,共奏宣肺止咳、清熱解毒之功,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
  2. 潤肺止咳: 杏仁能潤肺止咳,與瓜蔞、連翹等藥物相配,可有效緩解肺熱燥咳、咽喉乾燥等症狀。

總之,杏仁在瓜蔞杏連丸中發揮著宣肺止咳、潤肺止咳的作用,與其他藥物相互配合,共同達到治療外感風熱、咳嗽痰多的目的。

瓜蔞杏連丸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瓜蔞杏連丸主治濕熱蘊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痛泄瀉,黃連可清熱瀉火,抑制濕熱之邪,達到止瀉止痛的作用。
  2. 抑制細菌: 黃連中含有小檗鹼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腸道內致病菌的生長繁殖,輔助治療腹瀉。

因此,黃連在瓜蔞杏連丸中起到清熱瀉火、抑制細菌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瓜蔞杏連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酒痰嗽」,即因長期飲酒或酒毒積聚所致之痰嗽證候。此類咳嗽多伴隨痰黏稠、胸悶氣促、口苦咽乾,甚或咳痰帶酒氣,屬痰熱壅肺之證。古代醫家認為,酒性濕熱,久飲易生痰濕,鬱而化熱,上阻肺絡,致肺失宣降,故見咳痰黏滯、胸膈不暢。本方以清熱化痰、宣肺止咳為核心,針對酒痰夾熱之病機而設。

二、組成藥物與邏輯推理

  1. 瓜蔞仁(栝樓仁)

    • 性味歸經:甘寒,歸肺、胃、大腸經。
    • 作用:潤肺化痰、寬胸散結、潤腸通便。
    • 方解:其性潤而降,能滌除肺中黏稠熱痰,尤善緩解痰熱壅肺之胸悶咳痰。
  2. 杏仁(苦杏仁)

    • 性味歸經:苦微溫,歸肺、大腸經。
    • 作用: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 方解:苦降肺氣,宣通胸中鬱滯,與瓜蔞仁相配,一潤一降,共奏化痰止咳之效。
  3. 黃連

    • 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
    • 作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方解:直折酒痰鬱熱,清泄中上二焦之濕熱,尤其擅解酒毒蘊結所致之口苦痰黏。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清熱化痰:黃連苦寒清熱,瓜蔞仁甘寒潤化,二者配伍,既清熱又避免過燥傷津,針對痰熱互結之病機。
  • 宣降肺氣:杏仁降氣平喘,瓜蔞仁開胸散結,一宣一降,恢復肺氣宣降之職,緩解咳喘胸悶。
  • 協同增效
    • 竹瀝(為丸輔料):甘寒滑利,助清熱化痰,尤善透達經絡痰熱。
    • 薑湯(為丸輔料):辛溫和中,佐制黃連苦寒之性,以免傷胃,並助肺氣宣散。

四、推論延伸功效
除酒痰嗽外,本方可能延伸用於:

  1. 痰熱咳嗽:非因酒毒但屬痰熱壅肺者,症見痰黃黏稠、舌紅苔黃膩。
  2. 胸膈滿悶:痰熱阻滯氣機,胸中痞塞不舒,甚則噎膈。
  3. 腸燥便秘:三藥均具潤腸之性,對痰熱兼腸燥者尤宜。

結語
瓜蔞杏連丸以「清、化、降」為法,結構簡潔而切中酒痰嗽之要害,體現古人對痰熱病理與藥物配伍的深刻理解。其組方邏輯嚴密,寒溫並調,潤燥相濟,堪為治療痰熱蘊肺之典範。

傳統服藥法


瓜蔞仁、 杏仁、 黃連各等分。上為末,以竹瀝、薑湯煮糊為丸
口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胃腸道不適、腹瀉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瓜蔞杏連丸, 出處:《東醫寶鑑·雜病篇》卷五引《丹心》。 組成:瓜蔞仁、杏仁、黃連各等分。 主治:酒痰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