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香餅子

乳香餅子

RU XIANG BING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偏寒 (0.5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心經 22%
肝經 16%
大腸經 14%
胃經 8%
膽經 8%
肺經 6%
脾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膽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乳香餅子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是因為乳香具有以下功效: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血分,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消腫止痛: 乳香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的營養供應,促進炎症消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乳香作為乳香餅子方劑的組成部分,能發揮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有效治療相關疾病。

乳香餅子方劑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乳香餅子以乳香、沒藥等辛香燥烈之品為主,易於燥熱傷陰。黃連味苦寒,性清涼,可解熱毒、瀉火燥,平衡方劑燥熱之性,避免傷陰耗津。
  2. 抑菌消炎: 黃連具有抑菌消炎之效,可抑制因創傷或外傷引起的感染,配合乳香、沒藥等活血化瘀之品,共同促進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黃連在乳香餅子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抑菌消炎的作用,使方劑寒熱平衡、藥力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

乳香餅子方劑中包含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之功效。乳香餅子方劑主治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杏仁的潤肺止咳作用可輔助乳香清熱解毒,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 化痰散結:杏仁亦具有一定的化痰散結作用,能幫助乳香消腫止痛,使痰液更容易排出,緩解呼吸道阻塞,進一步促進病症康復。

綜上所述,杏仁在乳香餅子方劑中起著潤肺止咳、化痰散結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乳香餅子》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一切惡毒腫」,即各類因熱毒、瘀血或外傷引起的紅腫熱痛、瘡瘍癰疽等症狀。其機理在於解毒消腫、活血止痛、生肌斂瘡,尤其適用於瘡面未潰或初潰階段,兼具消炎與促進癒合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分析

  • 乳香(半分)
    性辛、苦、溫,入心肝脾經,活血行氣、止痛生肌。其辛散溫通之力,能疏通經絡滯血,改善局部腫痛,且具收斂性,助傷口癒合。
  • 麒麟竭(血竭,半分)
    為傳統活血聖藥,性甘鹹平,散瘀定痛、止血生肌。與乳香協同,增強活血消腫效果,尤善治瘡瘍久不斂口。
  • 沒藥(半分)
    性苦平,與乳香相須為用,活血散瘀、消腫止痛,其微寒之性可緩和乳香溫燥,共奏化瘀通滯之效。

2. 輔料配伍意涵

  • 狗膽汁
    性苦寒,清熱解毒、消炎斂瘡。作為調和劑,其寒涼特性可制約乳香、沒藥之溫燥,同時加強方劑的解毒功效,針對「惡毒腫」之熱毒病機。
  • 製成餅劑外敷
    直接作用於瘡面,通過局部滲透發揮藥效,既能快速緩解疼痛,又能促進組織修復,符合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原則。

3. 治療原理總論

此方以活血化瘀為核心,結合清熱解毒、生肌收口,針對瘡腫「熱毒熾盛、氣血壅滯」之病機:

  • 乳香、沒藥、血竭三者協同,破除局部瘀血,改善微循環,緩解腫痛;
  • 狗膽汁清解熱毒,防止瘀久化熱,並輔助抑制瘡面感染;
  • 外用貼敷使藥力直達病所,加速邪毒外散與組織再生。

三、方劑特色

此方體現中醫外科「消、托、補」中的「消法」,以行氣活血為主,輔以清熱,適用於瘡瘍初起或潰後周圍硬腫未消者。其簡潔配伍,彰顯「瘀去則毒散,血行則痛止」的治療邏輯,為古代外治惡瘡的實用方劑。

傳統服藥法


乳香半分,麒麟竭半分,沒藥(並細研)半分。
止痛生肌。
上為細末,以狗膽和成膏,捏作餅子,如榆莢大。
每用時看瘡大小,以餅安瘡上,外用膏藥貼定。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乳香餅子,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五。 組成:乳香半分,麒麟竭半分,沒藥(并細研)半分。 主治:止痛生肌。主治:瘡瘍。

乳香餅子, 出處:《聖惠》卷六十四。 組成:蔓青根1握,乳香1兩,黃連1兩(去須),杏仁49枚(湯浸,去皮)。 主治:一切惡毒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