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甘乳膏

黃連甘乳膏

HUANG LIAN GAN RU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中性 (1.0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25%
心經 16%
胃經 8%
大腸經 8%
膽經 8%
肺經 8%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甘乳膏中加入黃連,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解毒消腫的功效。皮膚病多由濕熱、風熱、毒熱等因素引起,而黃連的清熱解毒功效能有效抑制病菌生長,消除炎症,同時其燥濕止癢作用可以緩解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因此,黃連成為黃連甘乳膏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達到清熱解毒、止癢消腫的效果。

黃連甘乳膏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黃連、甘草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皮膚炎症導致的紅腫、疼痛等症狀,加速傷口癒合。

二、抗菌消炎:乳香中含有揮發油、樹脂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細菌感染,預防傷口感染,配合黃連的清熱解毒功效,增強療效。

乳香的加入,使黃連甘乳膏在消腫止痛、抗菌消炎方面更加全面有效,提升了治療效果。

黃連甘乳膏中加入爐甘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止癢消炎:爐甘石性寒,具有清熱燥濕、止癢消炎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皮膚炎症反應,減輕紅腫、瘙癢等症狀。
  2. 收斂保護,促進癒合:爐甘石能收斂肌膚,保護受損的皮膚組織,同時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恢復皮膚的健康狀態。

黃連甘乳膏中的黃連、甘草等藥材也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癢的功效,與爐甘石共同作用,協同增強療效,達到治療皮膚炎症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黃連甘乳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以下三類瘡瘍疾患:

  1. 下肢潰瘍(臁瘡):多因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所致,潰瘍久不斂口,滲液腐臭。
  2. 女陰潰瘍(陰蝕):與肝經濕熱或陰虛火熾相關,患處紅腫糜爛,疼痛灼熱。
  3. 膿疱瘡(黃水瘡):濕熱鬱膚或毒邪侵襲,發為水疱、膿液,破後流黃水。

此三方證共機為「濕熱鬱毒腐肌」,故需以解毒收斂、止痛生肌為治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黃連粉(苦寒)為君

    • 性味苦寒,清熱燥濕力強,直拆濕熱火毒之勢。
    • 現代觀點:含小檗鹼,抗菌消炎,抑制金葡菌等化膿性病原體。
  2. 乳香粉(辛溫)為臣

    • 活血止痛、生肌斂瘡,助黃連散瘀消腫,促進創面愈合。
    • 現代觀點:樹脂成分可減輕炎症反應,局部鎮痛。
  3. 爐甘石粉(平澀)為佐

    • 收濕止癢、斂瘡生肌,吸附潰瘍滲液,保持創面乾燥。
    • 現代觀點:含氧化鋅,具收斂防腐作用,保護皮損。
  4. 去濕藥膏/凡士林為使

    • 調和諸藥,賦形成膏,兼能潤膚防裂(若用凡士林)。傳統去濕藥膏可能含滑石等,強化滲濕之效。

全方配伍思維

  • 清熱解毒(黃連)+ 活血生肌(乳香)+ 收濕斂瘡(爐甘石),標本兼治。
  • 黃連抑菌抗炎,乳香改善局部血循,爐甘石物理保護,共奏控制感染、促進愈合之效。

外敷禁忌「勿水洗」之理

  • 水濕可能沖散藥效,或使爐甘石吸附的濕毒回滲,反不利創面乾燥結痂。

此方結構簡練,體現中醫外治「清、斂、生」並行的特色,針對濕熱腐潰之證甚為合拍。

傳統服藥法


黃連粉1兩,乳香粉1兩,爐甘石粉2兩,去濕藥膏(或凡士林)7兩。
解毒收斂,止痛生肌。
調勻成膏。
外敷患處。
用藥前後勿用水洗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下肢潰瘍、女陰潰瘍、膿皰瘡。
  •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 本方使用時,應遵醫囑,不可擅自加減。

相關疾病


膿痂疹天疱瘡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甘乳膏,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黃連粉1兩,乳香粉1兩,爐甘石粉2兩,去濕藥膏(或凡士林)7兩。 主治:解毒收斂,止痛生肌。主治:下肢潰瘍(臁瘡),女陰潰瘍(陰蝕),膿皰瘡(黃水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