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爐甘石散

黃連爐甘石散

HUANG LIAN LU GAN SH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7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脾經 22%
肺經 14%
心經 14%
胃經 8%
大腸經 8%
膽經 8%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爐甘石散」中包含「爐甘石」,其主要原因在於:

  1.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爐甘石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可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瘙癢、濕疹、瘡瘍等症。
  2. 與黃連相輔相成: 黃連味苦,性寒,善於清熱瀉火,與爐甘石的清熱解毒作用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濕熱皮膚病的效果。

此外,爐甘石還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能幫助收斂皮膚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黃連爐甘石散方劑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

方劑中甘石性寒,善清熱解毒,但其性質偏涼,容易傷胃,而黃連性寒,但能清熱解毒,並能保護脾胃,避免甘石過寒傷胃。同時,黃連能瀉心火,配合甘石清熱解毒,可有效治療因心火上炎引起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因此,黃連是黃連爐甘石散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黃連爐甘石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止癢消腫: 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止癢的功效。黃連爐甘石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瘡瘍、皮膚瘙癢、口舌生瘡等症,冰片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作用,並起到止癢消腫的效果。
  2. 透皮涼爽,止痛止癢: 冰片具有一定的揮發性,外用時可快速滲透皮膚,帶來涼爽感,並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和瘙癢感。黃連爐甘石散為外用散劑,冰片的存在可提高藥物滲透性,加快療效,並提升患者用藥體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黃連爐甘石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首載於《原機啟微》,專治「眼眶破爛,畏日羞明」。

  1. 眼眶破爛:指眼瞼邊緣潰爛、濕爛滲液或糜爛,多因濕熱蘊結、風毒侵襲所致,常見於瞼弦赤爛(如現代之瞼緣炎)。
  2. 畏日羞明:即畏光、目澀難睜,多由火熱上炎或陰虛血虧引起,此處結合「破爛」之症,當屬實火夾濕熱為患。

此二症共見,病機關鍵在於濕熱毒邪壅滯眼瞼肌膜,故需清熱解毒、收濕斂瘡,兼以退赤止痛。


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1. 主藥:爐甘石(1斤)

  • 性味功效:甘平,歸胃經,外用能收濕止癢、斂瘡生肌,為眼科外用要藥。
  • 炮製關鍵:火煅通紅後以黃連水淬七次,既去其火毒,又借黃連苦寒之性增強清熱解毒之力,形成**「以藥製藥」**之妙。
  • 治療原理:針對「破爛」之濕爛滲液,爐甘石收濕斂瘡,煅後質地細膩,可附著患處形成保護層,促進修復。

2. 臣藥:黃連(4兩)

  • 性味功效:苦寒,歸心脾胃經,善清中上焦濕熱火毒,外用能燥濕解毒、消腫止痛。
  • 配伍意義
    • 以黃連水淬爐甘石,使其兼具清熱與收斂雙效。
    • 研末後直接使用,針對「畏日羞明」之熱邪上攻,清心火以退赤明目。

3. 佐藥:龍腦(冰片,量入)

  • 性味功效:辛涼走竄,能散鬱火、通竅止痛,兼引藥上行。
  • 治療原理
    • 其清涼之性可緩解眼瞼灼熱疼痛;
    • 開竅透散之力助黃連、爐甘石滲透肌膜,尤宜於「銳眥(外眼角)赤爛」。

加減:奇經客邪加樸消

  • 若見瘀肉黃赤脂(血絡瘀滯、分泌物稠厚),輔以樸消(芒硝)泡湯滴眼,取其鹹寒軟堅、清熱瀉火,增強消散瘀熱之效。

全方治療原理與特色

  1. 清熱解毒為本:黃連直折火毒,爐甘石煅後得黃連之性,共解濕熱蘊結之病根。
  2. 收濕斂瘡並行:爐甘石固護潰爛處,防止濕毒進一步浸漬,促進癒合。
  3. 辛涼透邪為助:龍腦散火通竅,解決局部氣血壅滯所致疼痛畏光。

此方體現「外用藥亦需辨證配伍」之思路,通過煅淬、研末等炮製法,使藥性相須為用,專攻眼瞼濕熱潰爛之標本。

傳統服藥法


爐甘石1斤,黃連4兩,龍腦量入。奇經客邪之病,量加樸消泡湯滴眼瘀肉黃赤脂上。
先以爐甘石置巨火中,煅通紅為度;另以黃連用水1碗,瓷器盛貯,納黃連於水內,卻以通紅爐甘石淬七次,就以所貯瓷器置日中曬乾,然後用黃連研為細末;欲用時以一2兩再研極細,旋量入龍腦。
每用少許,井花水調如稠糊,臨睡以箸頭蘸敷破爛處;不破爛者,點眼內眥,銳眥尤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爐甘石散, 出處:《原機啓微》卷下。 組成:爐甘石1斤,黃連4兩,龍腦量入。 主治:眼眶破爛,畏日羞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