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木耳餅

柳木耳餅

LIU MU ER BI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偏寒 (0.6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心經 23%
肝經 15%
大腸經 15%
肺經 7%
胃經 7%
膽經 7%
脾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柳木耳餅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柳木耳餅常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皮膚病,黃連可抑制細菌滋生,消炎止癢,配合其他藥材更能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2. 瀉火除煩:黃連可瀉心火、除煩熱,對因濕熱上蒸而引起的口舌生瘡、心煩失眠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柳木耳餅本身也具有清熱除濕的功效,加入黃連更能增強其清熱瀉火的效果。

「柳木耳餅」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乳香能有效改善。柳木耳餅可能針對因外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瘀血疼痛,加入乳香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2. 促進組織修復:乳香還具有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對於因外傷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組織損傷,乳香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進而達到修復受損組織的目的。柳木耳餅可能加入乳香以促進組織修復,加速病竈癒合。

柳木耳餅方劑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對於因肺熱燥咳、痰稠難咳的症狀,杏仁可以清熱化痰,潤燥止咳,與柳木耳一起,可增強止咳化痰的效果。
  2. 清熱解毒: 杏仁亦具清熱解毒之效。柳木耳性寒涼,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而杏仁的加入,可進一步加強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柳木耳餅主治「乳石氣發背,瘡赤黑色」,此症屬古代「發背」範疇,多因服食乳石(五石散等礦物藥)後熱毒積聚,發為背瘡,局部呈現赤黑色,為熱毒瘀滯、腐肉成膿之象。傳統認為此方外貼可促使瘡毒外透,拔膿生新。


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1. 老柳樹上木耳(2兩)

    • 性味:柳樹木耳多附生於老柳樹幹,傳統認為其性涼,能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 作用:主藥,針對熱毒瘡瘍,助解局部瘀熱。
  2. 黃連(1兩,去須)

    • 性味: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作用:直折熱毒,抑制瘡瘍赤黑腐爛。
  3. 龍葵根(1握,淨洗去土)

    • 性味:苦微甘寒,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 作用:輔助柳木耳與黃連,增強清解熱毒之力。
  4. 乳香(1兩)

    • 性味:辛溫,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 作用:雖性溫,但與寒藥相配可調和藥性,促進瘡瘍膿出而不留瘀。
  5. 人糞(半兩)

    • 古代用法:人糞(或稱「黃龍湯」)經特殊處理後,用於消炎解毒。
    • 作用:取其穢濁之性,傳統認為可「以濁引濁」,助瘡毒外透。
  6. 杏仁(1兩,去皮尖)

    • 性味:苦微溫,潤燥散結。
    • 作用:借其油脂潤澤之性,助藥貼黏附,兼緩解局部燥熱。

配伍邏輯與治療機轉

  • 清熱解毒為主:柳木耳、黃連、龍葵根三者合力清解熱毒,針對「赤黑色」瘡面,抑制熱毒蔓延。
  • 活血透膿為輔:乳香、人糞與杏仁合用,一則活血促膿成,二則藉穢濁之藥「透毒外出」,助瘡瘍潰膿。
  • 外貼引邪外出:搗泥作餅外敷,透過藥性滲透與局部刺激(如搔癢、冷感),使膿毒從瘡口排出,後以甘草湯清潔,避免餘毒留滯。

此方體現「腐去新生」思想,以寒涼藥清解熱毒,佐以活血透邪之品,促瘡瘍成熟排膿,後期轉用膏藥生肌收口,符合傳統瘡瘍外治分期原則。

傳統服藥法


老柳樹上木耳2兩, 黃連1兩(去須), 龍葵根1握(淨洗去土,切), 乳香1兩, 人糞半兩, 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
上藥相和,搗三五百杵,捏作餅子,厚五錢以來。
一依瘡大小貼之,恐藥不住,以單帛勒之,病者覺癢及冷應心,則不得以手搔之,如人行30里,1換,須臾癢不可忍,四畔便皺,膿即已也,急去其藥,以甘草溫湯洗之,用膏藥貼之,每日1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柳木耳餅性味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