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飲丸

CHU YI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3%
肺經 16%
大腸經 9%
肝經 7%
腎經 5%
心經 5%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膽經 0%
脾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除飲丸

【組成】天南星,半夏,生薑,青皮,陳皮,紫蘇子,赤茯苓,枳殼,桔梗,檳榔,乾薑,高良薑,巴豆,砂仁,白扁豆,大腹皮

【功效】治痰飲留胸,積久不化,上氣不接。

方劑組成介紹

  • 天南星: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紫蘇子:潤肺宣肺、止咳化痰、平喘利氣、寬腸通便。
  • 赤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清熱解毒。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高良薑:溫中祛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
  • 巴豆: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白扁豆: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
  • 大腹皮: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

總結

除飲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化痰飲、利水消腫、健脾胃的功效。它主要用於治療痰飲留胸,積久不化,上氣不接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4兩,半夏(2味同銼細,以生薑自然汁浸1宿,同薑汁慢火炒乾為度)4兩,青皮(湯浸,去白)4兩,陳皮(湯浸,去白)4兩,紫蘇子4兩,赤茯苓4兩,枳殼(湯浸,去瓤,麩炒)4兩,桔梗(炒)4兩,檳榔2兩,乾薑(炮)2兩,高良薑(銼細,同巴豆14粒捶碎,同炒焦黃色,用紙包定,安土地上候冷,去巴豆)2兩,縮砂仁2兩,白扁豆2兩,大腹皮(蜜炙)2兩。
心痹,怔忪驚悸,加石菖蒲4兩,遠志(去心)2兩;夜不得眠,夢泄,白濁,加酸棗仁、龍骨各2兩,用朱砂為衣,參麥門冬湯送下。
上為細末,用神曲半斤,麥糵半斤,以生薑自然汁煮糊為丸,內不得著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以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天南星、半夏、生薑、青皮、陳皮、紫蘇子、赤茯苓、枳殼、桔梗、檳榔、乾薑、高良薑、巴豆、砂仁、白扁豆、大腹皮均有燥濕化痰、行氣消飲之功。其中天南星、半夏、生薑、青皮、陳皮、紫蘇子、赤茯苓、枳殼、桔梗、檳榔、乾薑、高良薑、巴豆、砂仁、白扁豆均有燥濕化痰之功,而大腹皮有行氣消飲之功。諸藥合用,共奏燥濕化痰、行氣消飲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除飲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六引《衛生家寶方》。 組成:天南星4兩,半夏(2味同銼細,以生薑自然汁浸1宿,同薑汁慢火炒乾爲度)4兩,青皮(湯浸,去白)4兩,陳皮(湯浸,去白)4兩,紫蘇子4兩,赤茯苓4兩,枳殼(湯浸,去瓤,麸炒)4兩,桔梗(炒)4兩,檳榔2兩,乾薑(炮)2兩,高良薑(銼細,同巴豆14粒捶碎,同炒焦黃色,用紙包定,安土地上候冷,去巴豆)2兩,縮砂仁2兩,白扁豆2兩,大腹皮(蜜炙)2兩。 主治:一切久積痰癖停飲及中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