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透肌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生血: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氣虛血弱,面色蒼白,體虛乏力等症狀,人參可以起到補益氣血,增強體質的作用,為藥方其他藥物提供充足的動力。
- 扶正祛邪: 人參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抵抗力,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在一些外傷或感染引起的皮膚病中,人參可以幫助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病症的恢復。
人參透肌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人參的燥熱之性: 人參性溫燥,長期服用容易引起上火、口乾舌燥等症狀。白芍性涼,味苦酸,可與人參相配,起到緩解人參燥熱之性的作用,使藥效更平和,避免燥熱之弊。
- 協同活血化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痙的功效,與人參相配,可以協同活血化瘀,改善氣血循環,促進局部組織的修復,對於瘀血阻滯、疼痛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人參透肌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川芎性溫,味辛,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人參透肌散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而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 通絡止痛:川芎能通經活絡,疏通經脈,緩解疼痛。人參透肌散中加入川芎,可以更好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人參透肌散方中使用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人參透肌散為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方劑,其中一些藥材如三七、乳香等具有較強的活血功效,容易導致藥性偏燥,甚至可能出現出血等副作用。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的作用,可使藥效更為平和,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減少副作用。
-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甘草具有補氣益血、緩解疼痛、利咽解毒等功效,與人參透肌散中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以增強藥效,提高療效。例如,甘草與三七配合,可以更有效地活血化瘀,促進組織修復;與乳香、沒藥配合,可以更有效地消腫止痛。
人參透肌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人參透肌散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濕邪阻滯導致的皮膚病,陳皮可幫助健脾化濕,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從而改善皮膚病症。
- 行氣活血: 陳皮氣味芳香,能行氣活血,疏通經絡,使藥效更容易到達患處。人參透肌散中加入陳皮,可促進藥物吸收,加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人參透肌散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風止癢: 蟬蛻性涼,善於疏風散熱,止癢消腫。對於因風熱或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疹子、瘡瘍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透疹生肌: 蟬蛻能促進皮膚細胞再生,加速傷口癒合,對於皮膚病引起的潰瘍、破損等症狀,具有生肌修復的效果。
因此,人參透肌散中加入蟬蛻,不僅能止癢消腫,更能促進傷口癒合,達到透疹生肌的功效。
人參透肌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助藥力透達肌膚: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等功效。人參透肌散以人參、當歸等補氣活血之藥為主,白朮的加入可增強脾胃運化,使藥力更易吸收,並有效促進藥物透達肌膚,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 補氣固表,防止藥物耗氣: 人參透肌散多用於治療皮膚病,而皮膚病患者多伴有氣虛、脾虛等症狀。白朮補氣固表,可防止藥物過度耗損正氣,維持機體抵抗力,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人參透肌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之功效。人參透肌散主治肌膚瘡瘍,而濕熱內蘊是造成此類疾病的重要病因。茯苓能利濕去濁,清熱解毒,協同人參補氣生津,促進瘡瘍的癒合。
- 利水消腫: 茯苓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減輕因濕熱蘊結導致的皮膚腫脹、紅腫等症狀。同時,茯苓還能改善體液代謝,使肌膚更加滋潤光滑。
綜上所述,茯苓在人參透肌散中扮演着健脾利濕、利水消腫的重要角色,有助於促進瘡瘍的癒合,改善皮膚狀態。
人參透肌散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通淋: 木通性寒味甘,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濕熱內蘊導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瘡瘍等,木通可以促進體內濕氣排出,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配合人參等補氣藥物,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體質。
- 通經活絡: 木通具有通經活絡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助於加速皮膚病的癒合。
因此,木通在人參透肌散中起到利水通淋、通經活絡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人參透肌散中包含紫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紫草性寒,味甘,歸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燒傷燙傷、皮膚紅腫疼痛等症。人參透肌散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而紫草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有效緩解皮膚炎症和疼痛。
- 活血化瘀,生肌止痛: 紫草亦可活血化瘀、生肌止痛,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人參透肌散中加入紫草,除了清熱解毒外,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的癒合,減輕疼痛。
人參透肌散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因為當歸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 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藥物吸收,加速傷口癒合。
- 補血養血,滋潤肌膚:當歸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氣血不足,滋潤肌膚,使肌膚光澤潤滑,有助於修復受損的肌膚組織,提高傷口癒合速度。
因此,當歸的加入,不僅能促進藥物吸收,更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從而達到透肌散的治療效果。
人參透肌散中包含糯米,主要是因其具有以下作用:
- 固表止汗:糯米性溫,味甘,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補益脾胃,固表止汗,對於汗出不止、體虛乏力等症狀有輔助治療效果。
- 調和藥性:糯米作為方劑中的輔料,可以緩解藥物的燥性,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使藥性更加溫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糯米在人參透肌散中雖非主要藥材,但其固表止汗、調和藥性的作用,對於整體藥效的發揮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
主治功效
人參透肌散主治功效分析
一、原方主治
原方主治:痘瘡元氣不足,3-4日內無他症,但隱于皮膚間不長發者。
二、主治病機分析
本方主治病機為痘疹初起,元氣不足,兼有血虛、熱毒內蘊。
- 元氣不足: 元氣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元氣不足,則無力托毒外出,導致痘疹不能正常生發,隱於皮膚間而不長。
- 血虛: 痘疹的生長需要氣血的充盈,血虛則痘疹難以透發。且血虛易生熱,加重熱毒壅滯。
- 熱毒內蘊: 痘疹本身為熱毒之邪,雖元氣不足,但熱毒仍在體內蘊積,阻礙氣血運行,影響痘疹的透發。
三、治療原理
本方以「補益元氣,養血活血,清熱解毒,透疹外出」為主要治療原理。
補益元氣:
- 人參: 為君藥,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益智。針對元氣不足而設。
- 白朮: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與人參合用,增強補氣之力。
-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健脾助運,使氣血生化有源。
- 甘草: 調和諸藥,益氣和中。
養血活血: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白芍: 養血斂陰,柔肝止痛。與當歸合用,增強養血活血之力,使痘疹得血而潤。
- 川芎: 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行氣活血,助痘疹透發。
清熱解毒,透疹外出:
- 紫草: 為臣藥,清熱涼血,解毒透疹。針對熱毒內蘊而設,並能促進痘疹透發。
- 蟬蛻: 疏散風熱,利咽透疹,明目退翳。疏散風熱,協助紫草透疹外出。
- 木通: 清熱利尿,通經下乳。引熱下行,並能通利血脈。
溫中補虛:
- 糯米:溫中益氣,補虛健脾。
四、古文內容分析
- 《証治準繩‧幼科》: 記載了人參透肌散的組成和用法,並指出其主治“痘瘡虛而有熱,雖能出快,長不齊整,隱於肌膚間者”。同時也提到了必勝散、大紫草飲、胡荽酒、四君子加黃耆紫草、理中薑附輩等方劑,可與人參透肌散參照使用。還記載了升均湯的組成和用法。
- 《保嬰撮要》: 提到了人參透肌散可治療“出而不長,隱於肌膚”的痘疹,並與仙聖散、升均湯、參耆四聖散、紫草快斑湯、紫草木通湯等方劑進行了鑑別。還記載了紫草透肌散的組成和用法。
- 《丹臺玉案》: 記載了人參透肌散的組成和用法,並指出其主治“虛而有熱,雖能出快,長不齊整,隱於肌膚者”。還記載了犀角地黃湯和保元湯。
- 《景岳全書》: 論述了痘疹留伏毒不盡出的不同證型和治法,並提到了人參透肌散可治療“虛而有熱者”。還記載了多個方劑,可與人參透肌散參照使用。
- 《張氏醫通》: 記載了人參透肌散的組成和用法,並指出其主治“痘發遲作癢,大便不實”。還記載了解毒飲子和荊防解毒飲。
- 《幼幼集》: 指出痘瘡三四日內“隱於皮膚,不長髮者,此元氣虛也”,可用人參透肌散等方劑治療,並提到了其他治法。還記載了多個方劑,可與人參透肌散參照使用。
- 《幼科證治大全》: 記載了人參透肌散的組成和用法,並指出其主治“虛而有熱,雖能出快,長不齊整,隱於肌膚者”。還記載了保元湯。
- 《陳氏小兒痘疹方論》: 記載了人參透肌散的組成和用法,並指出其主治“痘瘡虛而有熱,雖能出快,長不齊整,隱於肌膚間者”。還記載了參耆四聖散和大連翹飲。
五、總結
人參透肌散以人參大補元氣為君,紫草清熱解毒透疹為臣,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當歸、白芍、川芎養血活血,蟬蛻疏散風熱,木通清熱利尿,糯米溫中補虛。全方共奏補益元氣、養血活血、清熱解毒、透疹外出之功,適用於痘疹初起元氣不足,兼有血虛、熱毒內蘊所致的痘疹隱於皮膚間不長發等症。後世醫家根據具體病情,靈活應用此方,並進行加減化裁。通過對古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人參透肌散在治療小兒痘疹方面的應用價值。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芍、川芎、甘草、陳皮、蟬蛻、白朮、白茯苓、木通、紫草、當歸、糯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氣活血、透疹消腫的功效,適用於痘瘡元氣不足、3-4日內無他症,但隱於皮膚間不長發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虛火上炎。
- 本方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透肌散, 出處:《治痘全書》卷十三。 組成:人參、白芍、川芎、甘草、陳皮、蟬蛻、白朮、白茯苓、木通、紫草、當歸、糯米。 主治:痘瘡元氣不足,3-4日內無他症,但隱於皮膚間不長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