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元化毒散

BU YUAN HUA D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20%
胃經 17%
心經 12%
腎經 10%
肝經 7%
大腸經 5%
三焦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補元化毒散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增強抵抗力: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其補氣作用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外邪侵襲,並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化解毒素、恢復元氣有重要作用。
  2. 配合其他藥物,發揮協同作用:補元化毒散中其他藥物如甘草、茯苓等,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補氣或清熱解毒功效。黃耆與這些藥物配伍,可互相協同,增強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最佳效果。

補元化毒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一、健脾益氣,增強體質: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方劑中加入白朮,可補益脾胃之氣,增強機體抵抗力,為化解毒邪創造有利條件。

二、利水滲濕,助毒外出: 白朮亦具利水滲濕之功,可將體內積聚的濕邪排出,使毒邪更易從體表或其他途徑排出,達到化毒目的。

總之,白朮在補元化毒散中發揮健脾益氣、利水滲濕之功,有助於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毒邪排出,達到化毒目的。

補元化毒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方中加入茯苓可利水滲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清除體內濕毒,促進機體恢復。
  2. 化痰止咳: 茯苓還具有一定的化痰止咳作用,可幫助緩解因溼毒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綜上所述,補元化毒散中加入茯苓,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利水滲濕,化痰止咳,進一步增強方劑化毒功效,促進患者康復。

補元化毒散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利濕:薏苡仁性涼味甘,具清熱利濕之效,可有效祛除體內濕熱之邪,配合其他藥材,有助於化解毒素,促進身體恢復。
  2. 健脾益腎:薏苡仁亦具健脾益腎之效,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水液代謝,並補益腎氣,有助於改善因濕熱所致的脾虛腎虧,增強抵抗力,促進疾病痊癒。

綜上所述,薏苡仁在補元化毒散中發揮清熱利濕、健脾益腎的功效,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化解毒素、改善體質、促進康復的目的。

補元化毒散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當歸,可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毒邪入侵而引起的氣血瘀滯、經絡阻滯等症狀。
  2. 緩解毒性: 當歸還具有解毒功效,可以減輕毒邪對人體的傷害。同時,當歸還能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恢復身體健康。

補元化毒散中包含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化濕: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化濕、消暑解毒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白扁豆,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消除濕邪,進而改善因濕邪內困導致的各種病症。
  2. 解毒消腫:白扁豆也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可緩解因毒邪入侵引起的腫脹、疼痛等症狀。方劑中加入白扁豆,有助於清除毒素,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病症的康復。

補元化毒散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對於外感風熱、瘡瘍腫毒等病症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金銀花亦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抑制多種細菌和病毒的生長繁殖,對於化解毒邪,促進機體恢復有積極意義。因此,金銀花在補元化毒散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菌抗病毒等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補元化毒散中包含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脾益氣: 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補氣、滋陰養腎的功效。方劑中加入山藥,可補益脾胃之氣,增強機體抵抗力,為化毒提供基礎。
  2. 固本培元: 山藥能滋養腎精,固本培元,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禦外邪入侵,減少毒素累積。

補元化毒散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化毒消腫: 白僵蠶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其能有效化解體內熱毒,並消散因熱毒引起的腫脹,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瘰癧等病症有較佳的治療效果。
  2. 息風止痙: 白僵蠶還具有息風止痙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因熱毒或風邪引起的抽搐、驚厥等症狀。這與補元化毒散中其他具有清熱解毒、息風止痙作用的藥物相配合,可更有效地治療熱毒、風邪引起的相關病症。

補元化毒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烈之功效。方中可能含有較為辛辣或苦寒的藥材,甘草能使其藥性趨於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二、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使藥效發揮得更加充分。同時,甘草本身也具備清熱解毒、緩解疼痛等功效,有助於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

補元化毒散中加入白芍,主要是為了緩解毒邪攻伐所致的肝腎陰虛,並兼顧調和藥性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中止痛的功效,可以滋養肝腎陰血,緩解毒邪對肝腎的損傷。同時,白芍性微寒,可以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燥烈之性,避免過於燥烈傷陰,使藥效更為平和。此外,白芍還能緩解毒邪攻伐所致的疼痛,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補元化毒散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化痰止咳: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補元化毒散中常加入一些具有滋補性、但可能導致脾胃運化不佳的藥材,陳皮能幫助理氣健脾,促進藥材的吸收利用,同時也能化解藥材的燥性,避免出現燥咳等副作用。
  2. 行氣活血,促進藥效:陳皮性溫,具有行氣活血的作用,能促進藥液流通,加速藥效發揮。補元化毒散主要用於治療各種慢性病,需要長時間服用,加入陳皮能幫助藥物更好地被吸收,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元化毒散」

中藥方劑「補元化毒散」,主要成分包括黃耆、白朮、茯苓、薏苡仁、當歸、白扁豆、金銀花、山藥、白僵蠶、甘草、白芍、陳皮等。

「補元化毒散」中,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氣虛、自汗、盜汗、水腫等症狀。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孕婦水腫、先兆流產、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狀。

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水腫、脾虛、濕氣過重、小便不利、肺熱咳嗽、陰虛肺燥等症狀。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血虛、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痛經、腸鳴泄瀉、風濕麻痺、跌打損傷等症狀。白扁豆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氣虛、自汗、盜汗、食慾不振、泄瀉、脾胃虛弱、暑濕、中暑、中毒、崩漏、帶下等症狀。

金銀花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各種癰腫疔瘡、喉痹、丹毒、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等疾病。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氣虛、脾虛、遺精、早泄、腎虛、腰膝痠痛、咳嗽、痰多、消渴、泄瀉等症狀。白僵蠶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總結

中藥方劑「補元化毒散」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氣虛、脾虛、水腫、濕熱、血虛、月經不調、痛經、腸鳴泄瀉、風濕麻痺、跌打損傷、癰腫疔瘡、喉痹、丹毒、風熱感冒、溫病發熱、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遺精、早泄、腎虛、腰膝痠痛、消渴、泄瀉、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胃部不適等,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面色發青

相同名稱方劑


補元化毒散, 出處:《幼科直言》卷一。 組成:生黃耆、白朮(土炒)、白茯苓、苡仁、當歸、扁豆、銀花、山藥、僵蠶(酒炒)、甘草、白芍(炒)、陳皮。 主治:痘毒腫硬,面色青白,瘦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