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20%
胃經 20%
心經 14%
肝經 11%
大腸經 5%
腎經 2%
膽經 2%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補脾解毒

整體功效: 補脾益氣,解毒消腫。

主治: 痘後元氣虛弱,而有餘毒,周身作腫,或兼腹脹而喘者。

本方是用於治療痘後元氣虛弱,而有餘毒,周身作腫,或兼腹脹而喘的方劑。方中薏苡仁、白扁豆、白僵蠶、黃芩、川貝母、陳皮、白芍、金銀花、甘草、牛蒡子等藥物,具有補脾益氣、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痘後元氣虛弱、餘毒未盡、周身作腫、腹脹而喘等症狀。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苡仁、當歸、扁豆、僵蠶、黃芩、川貝母、陳皮、白芍(酒炒)、銀花、甘草、牛蒡子。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利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
  • 白扁豆:味甘、平,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化濕、利水消腫的功效。
  • 白僵蠶:味辛、甘,性平,歸肺、肝經。具有解毒散結、止痙的功效。
  • 黃芩:味苦、寒,歸肺、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心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
  • 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的功效。
  • 金銀花:味甘、寒,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
  • 甘草: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
  • 牛蒡子:味辛、甘,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脾益氣、解毒消腫的功效,適合於痘後元氣虛弱,而有餘毒,周身作腫,或兼腹脹而喘的患者使用。
  • 本方中含有薏苡仁、白扁豆、白僵蠶、黃芩、川貝母、陳皮、白芍、金銀花、甘草、牛蒡子等藥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時應遵醫囑,不可擅自加減。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氣血兩虧等不良症狀。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脾解毒飲, 出處:《幼科直言》卷一。 組成:苡仁、當歸、扁豆、僵蠶、黃芩、川貝母、陳皮、白芍(酒炒)、銀花、甘草、牛蒡子。 主治:痘後元氣虛弱,而有餘毒,周身作腫,或兼腹脹而喘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補元化毒散

相似度 69%

固元解毒湯

相似度 60%

和中健脾湯

相似度 60%

加味養血湯

相似度 57%

滋陰解毒湯

相似度 57%

化肝消毒湯

相似度 53%

歸芍柴胡湯

相似度 5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