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血潤燥湯

SHENG XUE RUN Z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啓蒙》卷三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心經 20%
肝經 20%
腎經 11%
脾經 8%
大腸經 8%
胃經 8%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生血潤燥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調經、潤燥滑腸之效。對於血虛所致的燥咳、便祕等症狀,當歸能起到補血潤燥、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2. 潤燥生津:當歸還具有潤燥生津的功效,能夠滋潤乾燥的肺部,緩解因血虛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咳嗽等症狀。

因此,當歸在生血潤燥湯中起到了補血活血、潤燥生津的關鍵作用,有助於改善因血虛所致的燥咳、便祕等症狀。

生血潤燥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滋陰生血: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能滋陰涼血,清熱生津。對於因陰虛血燥所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有顯著的緩解作用。
  2. 潤燥止渴:生地黃能滋陰潤燥,對於肺燥津傷所致的咳嗽、咯血、咽乾口渴等症狀,也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生地黃在生血潤燥湯中起到滋陰生血、潤燥止渴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生血潤燥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方中因潤燥需滋陰,而血虛則更需滋陰補血,故用熟地黃以達此目的。
  2. 改善血虛症狀: 血虛會導致面色蒼白、脣色淡白、頭暈目眩等症狀,而熟地黃能補益血氣,改善血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因此,熟地黃在「生血潤燥湯」中起着滋陰補血、改善血虛症狀的作用,有助於整體藥效的發揮。

生血潤燥湯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潤燥止痛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血二經,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凝滯,有助於活血生血。其潤燥止痛的功效則能緩解因血虛燥熱引起的皮膚乾燥、口乾舌燥等症狀。

因此,紅花在生血潤燥湯中,不僅能促進血液生成,更能改善血液循環,同時潤燥止痛,達到滋陰潤燥、生血活血的功效。

生血潤燥湯中加入天門冬,主要是基於其潤肺滋陰、養血生津的功效。

天門冬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腎經,能清肺熱、潤肺燥,並能滋陰養血,生津止渴。對於肺陰不足、津液虧損導致的燥咳、咽乾、口渴、皮膚乾燥等症狀,天門冬能有效緩解。

此外,天門冬還具有滋養腎陰、補益精髓的作用,配合生血潤燥湯中的其他藥物,能起到更好的滋陰生血、潤燥止渴之效。

「生血潤燥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功效。對於因陰虛燥熱導致的肺燥咳嗽、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麥門冬能起到潤燥生津、清熱解毒的作用,幫助改善肺部的乾燥狀態。
  2. 養心安神: 麥門冬還具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因陰虛火旺導致的心悸失眠、神經衰弱等症狀。在「生血潤燥湯」中,麥門冬與其他滋陰養血藥材配合,共同起到滋陰養血、安神定志的效果。

生血潤燥湯中加入瓜蔞,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利濕: 瓜蔞味甘性寒,具有清熱利濕之效,可緩解燥熱傷津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大便乾結等症狀。
  2. 潤肺止咳: 瓜蔞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之效,可緩解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少、胸悶等症狀。

因此,瓜蔞在生血潤燥湯中,不僅能清熱利濕,還可潤肺止咳,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滋陰潤燥、生血止咳的功效。

生血潤燥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潤燥通便: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燥通便之效。對於血瘀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面色蒼白、口脣色淡、皮膚乾燥等症狀,桃仁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2. 針對燥熱血瘀: 生血潤燥湯多用於治療因燥熱血瘀引起的症狀,而桃仁不僅能活血化瘀,同時也能潤燥通便,清熱解毒。此特性可以有效緩解因燥熱導致的便祕、口渴、皮膚乾燥等症狀,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情況。

生血潤燥湯中包含升麻,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升麻性味辛涼,具有升散、解毒之功效。方中加入升麻,主要意在疏散鬱熱,避免滋膩之品過於滋補,導致濕熱內蘊,影響血行。升麻的升散之性,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到達病竈,提高藥效。

同時,升麻還能解毒,避免滋補藥物過於滋膩,導致毒素積聚。整體而言,升麻在生血潤燥湯中起到了疏散鬱熱、解毒通絡的作用,協調藥性,使藥效更加平和、有效。

生血潤燥湯中加入紫石英,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涼血: 紫石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
  2. 潤燥生津: 紫石英入肺經,具有潤燥生津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燥熱傷肺,津液不足所致的口乾、咽燥、咳嗽等症。

因此,生血潤燥湯中加入紫石英,可起到清熱涼血、潤燥生津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滋潤肺燥,達到生血潤燥之效。

生血潤燥湯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大功效:

  1. 滋陰補血: 阿膠性味甘平,入肺、肝、腎經,具有滋陰潤燥、補血止血的功效。對於血虛引起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等症狀,阿膠能有效改善。
  2. 潤燥止咳: 阿膠能滋潤肺陰,對於燥邪傷肺引起的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能起到潤燥止咳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肺虛燥咳、乾咳無痰者。

因此,阿膠的加入能有效地提升生血潤燥湯的補血潤燥功效,使方劑更能針對血虛、燥咳等症狀,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生血潤燥湯:傳統中醫養生佳方

「生血潤燥湯」是中藥方劑中的一種,運用包括當歸、生地黃、熟地黃、紅花、天門冬、麥門冬、瓜蔞、桃仁、升麻、紫石英、阿膠等多種中藥材組合而成的複方湯劑,主要用於治療血虛氣弱、口乾脣燥、發黃、肌膚白屑、大便祕結、水少火多等症狀。

1. 當歸: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2. 阿膠: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阿膠富含骨膠原、膠原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膠質等營養成分,能促進代謝,增強體質,益氣補血、滋陰潤燥,治貧血、經期不順、產後失血,悉有裨益。

3. 紅花: 紅花在傳統中醫裡具有多種藥效,包括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紅花有助於刺激子宮收縮、增強子宮張力,促進月經來潮,緩解痛經,調節月經不調、閉經等症狀。它還具有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可緩解瘀血積聚引起的疼痛和腫脹。此外,紅花還能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促進氣血運行,常被用於治療癥瘕積聚、心腹瘀痛、跌打損傷等症狀。在清熱涼血方面,紅花可清熱解毒,緩解熱鬱血瘀引起的斑疹色暗、熱毒瘡瘍等症狀。然而,紅花活血化瘀作用較強,孕婦及有出血傾嚮者應謹慎使用,宜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4. 麥門冬: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5. 生地黃: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6. 升麻: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升麻可治療感冒發燒、頭暈頭痛、口渴、口腔潰瘍、便祕、黃疸、病毒性肝炎、貧血、月經不調、失眠、心血管疾病、風熱上攻、陽明頭痛、雷頭風證、麻疹透發不暢、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崩漏下血等疾病

7. 熟地黃: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它能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熟地黃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8. 桃仁: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其能改善經期不調、經血量少或過多、經期疼痛等病症,緩解腸燥、促進消化道分泌,加速腸道排放,促進呼吸道分泌物分泌,擴張呼吸道,降低咳嗽氣喘。桃仁常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祕、寒痰咳嗽、痰多無色且稀薄、咳嗽氣喘等病症。

9. 天門冬: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天門冬味甘、微寒,入肺、胃經,具有滋補人體,增強體力和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可治療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疲勞乏力等症狀。同時,天門冬具有清肺熱、利咽喉、潤肺、止咳的作用,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氣管炎、喉嚨痛等疾病。天門冬性微寒,味甘,具有養陰潤燥、清肺止咳、益胃生津之功,能治療肺燥咳嗽、咽喉疼痛、口乾舌燥、胃陰不足、嘔吐呃逆等症。天門冬還具有消炎、鎮痛、止咳、化痰的作用,可治療感冒、咳嗽、喉嚨痛等疾病。

10. 瓜蔞: 瓜蔞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化痰、潤肺化痰、散結、滑腸、止咳化痰、清熱瀉火、潤肺、散結等功效。它能清化熱痰、潤肺化痰、散結、滑腸,適用於痰熱咳嗽、胸痺、結胸、肺痿咳血、消渴、黃疸、便祕、癰腫初起等病症。另外,瓜蔞也具有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和潤肺的作用,可促進呼吸道上皮細胞代謝,增強黏液分泌和排出,緩解咳嗽、咳痰;並可清熱瀉火、解毒、促進代謝排泄,抗氧化,保護肺部免受有害物質侵害。此外,瓜蔞還能散結,消腫利尿,祛濕利水,常作為藥物配方的輔助藥物,用於淋巴結結核、肺結核等疾病的治療中。

11. 紫石英: 紫石英具有安神、鎮心安神、降逆氣和暖子宮的功效。其中,安神功效源於其含有的矽元素和鐵元素,它們可以增強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大腦供血,從而起到安神靜心的作用;鎮心安神功效源於其甘、鹹、寒的性味,歸心、腎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降逆氣和暖子宮的功效源於其辛、苦、澀的味道和溫的性味,歸肺、脾、腎經,具有散寒祛濕、下行逆氣、溫經通絡的作用。

總結: 中藥方劑「生血潤燥湯」,主要成分是:當歸,生地黃,熟地黃,紅花,天門冬,麥門冬,瓜蔞,桃仁,升麻,紫石英,阿膠, 主治功效是:1. 血虛氣弱:氣

傳統服藥法


當歸、 生地黃、 熟地黃、 紅花、 天門冬、 麥門冬、 栝樓仁、 桃仁、 升麻、 紫石英、 阿膠各等分。
肌膚燥裂,加黃耆、桂枝;口渴,加天花粉、葛粉;心煩,加五味子、山梔、柏子仁;夜不寐,加棗仁、玄參;身熱,加柴胡、黃芩;齒頰腫痛,加牡丹皮、石膏;氣弱,加人參、黃耆;脾虛少
養血潤燥。
水2鐘,煎8分,食遠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滋膩礙胃之弊,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本方有滑利之性,大便溏泄者慎用。

相關疾病


貧血大便秘結大腸激擾綜合症黃熱病口乾口渴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生血潤燥湯, 出處:《醫學啓蒙》卷三。 組成:當歸、生地黃、熟地黃、紅花、天門冬、麥門冬、栝樓仁、桃仁、升麻、紫石英、阿膠各等分。 主治:養血潤燥。主治:血虛氣弱,口乾唇燥,發黃,肌膚白屑,大便秘結,水少火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