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血潤膚飲

生血潤膚飲

SHENG XUE RUN FU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偏寒 (0.5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心經 21%
肝經 13%
大腸經 11%
腎經 10%
胃經 9%
脾經 7%
膽經 3%
三焦經 2%
肺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胃經
脾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血潤膚飲中加入當歸,乃因其藥性溫和,具備以下功效:

  1.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能補血養血,活血化瘀,改善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脣色淡白、頭暈目眩等症狀。
  2. 潤燥養顏: 當歸富含揮髮油、糖類、氨基酸等成分,可滋潤肌膚,改善乾燥粗糙,促進血液循環,使面色紅潤,有助於養顏美容。

因此,當歸作為生血潤膚飲的組成藥材,可有效改善血虛、潤澤肌膚,達到滋補氣血、美容養顏的效果。

「生血潤膚飲」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陰生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之效。其能補益心肝腎之陰,並促進血細胞生成,改善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口乾舌燥、心悸失眠等症狀。

二、潤燥養膚: 生地黃還能潤燥生津,改善肌膚乾燥粗糙、暗沉無光等問題。其滋陰潤燥的特性,能有效改善因血虛或燥熱引起的皮膚問題,達到潤膚美容的效果。

熟地黃為生血潤膚飲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其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之效。

熟地黃為地黃經蒸制而成,其性溫,較生地黃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其滋陰補血功效能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膚色黯淡、乾燥粗糙等症狀,而填精益髓的效用則能促進皮膚細胞的再生,延緩衰老,使肌膚恢復光澤彈性。

因此,熟地黃的加入,能有效改善氣血不足、皮膚乾燥等問題,達到生血潤膚的效果。

生血潤膚飲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生血:黃耆味甘性溫,入脾經、肺經,具有補氣固表、生津養血之功效。其補氣之力,可促進血液生成,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蒼白、皮膚乾燥等問題。
  2. 扶正祛邪:黃耆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外邪入侵,從而改善皮膚的抵抗力,預防和治療皮膚病。

「生血潤膚飲」中加入「天門冬」的主要原因有二:

  1. 滋陰潤燥,生津止渴: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其可潤養肺陰,滋補腎水,改善因陰虛燥熱所引起的皮膚乾燥、粗糙、脫屑等症狀,達到潤膚之效。
  2. 養血生津,改善血虛: 天門冬能養血生津,有助於改善因血虛引起的皮膚蒼白、無光澤、面色萎黃等現象。對於血虛所致的皮膚病,例如濕疹、皮炎等,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生血潤膚飲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之功效。此方旨在生血潤膚,而乾燥的皮膚往往與陰虛津虧有關,麥門冬可以滋養肺陰,生津潤燥,從根本上改善膚質。
  2. 清熱解毒:麥門冬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清泄肺熱,改善因熱毒引起的皮膚問題。一些皮膚疾病如濕疹、痤瘡等,可能與肺熱有關,麥門冬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幫助改善這些問題,進而達到潤膚的效果。

「生血潤膚飲」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養肺陰,潤澤肌膚: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之效。肺主皮毛,肺陰充足,則肌膚潤澤,故五味子可滋養肺陰,從根本上改善肌膚乾燥、粗糙等問題。
  2. 固攝精氣,促進血行:五味子性收斂,能固攝精氣,防止精氣外泄,進而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血液循環,達到潤澤肌膚、促進生血的效果。

生血潤膚飲中包含黃芩,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黃芩味苦寒,性寒涼,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雖然看似與生血潤膚的功效相反,但實際上,黃芩可針對某些造成皮膚問題的內熱和濕邪進行清熱解毒,從而改善肌膚狀態。

例如,當皮膚出現紅腫、發熱、長痘等問題時,可能是體內熱毒過盛所致,而黃芩的清熱解毒功效便能幫助清除這些熱毒,改善皮膚狀況,間接達到生血潤膚的效果。

生血潤膚飲中加入瓜蔞,是基於其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藥性。

瓜蔞味甘性涼,入肺、胃經,能清熱利濕,對於因濕熱內蘊導致的皮膚瘙癢、紅腫、瘡瘍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同時,瓜蔞還有涼血解毒的作用,可輔助治療因血熱毒盛引起的皮膚病變。

因此,在生血潤膚飲中加入瓜蔞,可以起到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皮膚狀況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皮膚問題,達到生血潤膚的效果。

生血潤膚飲中加入桃仁,主要考量其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

桃仁具有破血行瘀、潤燥滑腸的特性,對於血瘀所致的皮膚乾燥、粗糙、色素沉著等症狀,具有改善作用。同時,桃仁也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宿便,進而改善膚色,達到潤膚效果。

此外,桃仁還能緩解血虛所致的頭暈、心悸、面色蒼白等症狀,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生血潤膚的療效。

生血潤膚飲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皮膚乾燥、粗糙、色澤暗沉等問題,紅花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使肌膚得到充足的營養供應,從而達到潤膚的效果。
  2. 促進新陳代謝,加速細胞再生: 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幫助肌膚細胞更新,促進膠原蛋白生成,使肌膚更加光滑、細膩、有彈性。

「生血潤膚飲」方劑中加入「升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透疹止癢:升麻性微寒,能疏散表邪,清熱解毒,對於因風熱邪毒入侵肌膚而導致的疹子、瘙癢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2. 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升麻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膚營養供應,對於因氣血瘀滯而引起的膚色暗沉、乾燥等問題,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升麻」在「生血潤膚飲」中,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活血化瘀,可謂一舉兩得,有助於達到生血潤膚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生血潤膚飲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燥症」,具體表現為:

  • 皮膚乾燥折裂
  • 手足皮膚枯燥
  • 搔抓時有屑皮掉落
  • 嚴重時出血痛楚
  • 指甲增厚變硬

此方特別適用於血虛體弱之人,遇到秋季燥金當令之氣候變化而導致的燥症,具有生血潤燥、養陰潤膚之效。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組成藥物分類

  1. 養血補血類
    • 川歸身(酒洗):補血活血
    • 生地黃:滋陰養血
    • 熟地黃(酒洗):補血滋陰
    • 天門冬:滋陰潤燥
    • 麥門冬(去心):養陰生津
  2. 益氣類
    • 黃耆(蜜炙):補氣升陽
    • 升麻:升陽發表
  3. 清熱類
    • 片芩(黃芩,酒洗):清熱燥濕
  4. 潤燥通便類
    • 栝樓仁:潤腸通便
    • 桃仁泥:活血潤腸
  5. 活血化瘀類
    • 酒紅花:活血通經
  6. 收斂固澀類
    • 五味子:斂肺滋腎

治療原理與組成邏輯

此方針對血虛內燥之證,遵循「津血同源」的理論:

  1. 補血為主:以當歸、生地、熟地為君,直接滋補陰血,改善血虛之本。
  2. 養陰潤燥:天麥冬加強滋陰效果,針對秋季燥邪傷陰的特點。
  3. 兼顧氣血:黃耆補氣以生血,體現「氣能生血」的原則。
  4. 通絡活血:桃仁、紅花少量使用,活血而不傷血,促進新血生成。
  5. 清熱潤腸:黃芩清熱,栝樓仁潤腸,防止燥熱內結。
  6. 升發陽氣:少量升麻助陽氣上升,促進氣血上榮肌表。

加減法中,對大便結燥者加麻仁、鬱李仁增強潤腸通便之效,顯示此方重視「肺與大腸相表裡」的關係,通過通便來助全身津液復常。

推論可能功效

此方具有「養血潤燥、滋陰生津、活血潤膚」之綜合功效,現代可應用於:

  • 乾燥性皮膚病
  • 血虛陰傷引起的皮膚乾裂
  • 營養不良性皮膚角化症
  • 季節性皮膚乾燥症候群

治療原理體現了「滋其化源、潤其皮毛」的整體觀念,通過內調氣血津液來改善外在皮膚症狀。

傳統服藥法


川歸身(酒洗)1錢, 生地黃1錢, 熟地黃(酒洗)1錢, 黃耆(蜜炙)1錢, 天門冬1錢5分,麥門冬(去心)1錢, 五味子9粒, 片芩(去朽,酒洗)5分, 栝樓仁5分, 桃仁泥5分, 酒紅花1分, 升麻2分。如大便結燥,加麻仁、鬱李仁各1錢。
上細切,作1服。水2盞,煎至1盞,溫服。
予仲兄懷德處士,年四十五,平生體瘦弱血少,值庚子年歲金太過,至秋深燥金用事,久晴不雨,得燥證:皮膚折裂,手足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十指甲厚,服此方數十貼,其病如脫。後治十數人皆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潤燥、養血生肌的功效,適合於燥症患者服用。但陰虛火旺、內熱熾盛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生血潤膚飲, 出處:《醫學正傳》卷二。 組成:川歸身(酒洗)1錢,生地黃1錢,熟地黃(酒洗)1錢,黃耆(蜜炙)1錢,天門冬1錢5分,麥門冬(去心)1錢,五味子9粒,片芩(去朽,酒洗)5分,栝樓仁5分,桃仁泥5分,酒紅花1分,升麻2分。 主治:燥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