荗香散

SHU XI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肝經 21%
心經 12%
肺經 12%
腎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6%
膽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荗香散

整體功效

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主治

婦人血風臟氣,頭目昏暈心煩怔松,手足熱疼,經候不調,臍腹時痛,或多便利,飲食減少。

婦人血風臟氣,頭目昏暈,心煩怔松,手足熱疼,經候不調,臍腹時痛,或多便利,飲食減少。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文獻參考

醫林改錯》卷三。

方劑組成解釋


烏藥、三稜、莪朮、當歸、荊芥、天麻、桂枝、延胡索、厚朴、附子,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6丸,空心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腹瀉眼睛模糊心情煩燥心胸煩熱突然暈倒不省人事足部發熱

相同名稱方劑


荗香散, 出處:《全生指迷方》卷二。 組成:蓬莪荗(炮)1兩,人參1分,木香1錢。 主治:氣病,痛而遊走,上下無常處,脈亦聚散,或促或澀。

荗香散, 出處:《局方》卷九(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組成:天台烏藥1兩,三棱(煨)1兩,蓬荗(煨)1兩,川當歸(去蘆)1兩,荊芥穗1兩,天麻1兩,桂心(不見火)1兩,延胡索1兩,厚朴(薑汁制,炒)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 主治:婦人血風臟氣,頭目昏暈,心煩怔松,手足熱疼,經候不調,臍腹時痛,或多便利,飲食減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蓬香散

相似度 81%

延胡索散

相似度 57%

牡丹散

相似度 55%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