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香散
PENG XI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6.5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蓬香散方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止痛: 莪朮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破血消癥的功效,可有效緩解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尤其適用於胸脅、脘腹、脅肋等部位的疼痛。
- 消積化瘀: 莪朮能消食積,化瘀血,對食積不化、瘀血阻滯所致的腹痛、脹滿、便祕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因此,蓬香散方中加入莪朮,可起到行氣止痛、消積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氣滯血瘀導致的症狀,提高療效。
蓬香散中包含三稜,主要基於其破瘀行氣的功效。三稜味苦辛,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破血消癥、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能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解除瘀滯,從而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例如,蓬香散常用於治療癥瘕積聚、腹痛、月經不調等疾病,而三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化瘀消癥,緩解疼痛,促進月經通暢。
蓬香散方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宣通鼻竅: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宣通鼻竅的功效。蓬香散主治風熱犯肺,鼻塞不通,流涕不止等症,而荊芥能有效清除風熱邪氣,通暢鼻竅,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蓬香散中其他藥物如辛夷、蒼耳子等也具有疏散風熱、通鼻竅的作用,荊芥與之配合使用,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更有效地治療風熱犯肺所致的鼻塞、流涕等病症。
蓬香散中包含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芳香開竅,醒脾安神:沉香氣味芳香,能走氣分,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止嘔、溫脾止瀉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機阻滯所致的胸悶氣短、脘腹脹滿、心悸失眠等症狀,沉香能起到疏通氣機、安神定志的作用。
二、溫腎納氣,止瀉固精:沉香性溫,入腎經,能溫腎陽、固精氣。對於腎虛陽衰、脾腎兩虛所致的虛寒泄瀉、遺精滑精等症狀,沉香能起到溫腎補陽、固澀止瀉的作用。
因此,蓬香散中使用沉香,可以起到芳香開竅、醒脾安神、溫腎納氣、止瀉固精的多重功效,為治療相關病症提供重要藥理基礎。
蓬香散中包含厚朴,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 燥濕化痰:厚朴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善於燥濕化痰,可有效緩解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與蓬香散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奏化痰止咳之效。
- 行氣止痛:厚朴還具備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胸腹脹滿、脘腹疼痛等症狀,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有較好療效,與蓬香散中的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起到行氣止痛的效果。
總而言之,厚朴在蓬香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燥濕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使其與其他藥材相得益彰,共同發揮療效。
蓬香散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解毒之功效。蓬香散主治寒邪客肺,症見咳嗽、氣喘、痰白清稀等,而生薑可溫肺散寒,有助於驅散寒邪,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2. 助藥力: 生薑可促進藥物吸收,並增強藥效。蓬香散中其他藥物如紫蘇、白芷等,其藥效可因生薑的加入而得到增強,進一步提高療效。
蓬香散中包含肉桂,主要原因有二:
-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肝經,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蓬香散多用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痛經、肢體冷痛等症,肉桂可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 助藥力,引藥入經: 肉桂性燥,能引導藥力直達病所,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作用。蓬香散中其他藥物如川芎、香附等,具有行氣活血之效,肉桂可引導這些藥物更有效地發揮其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蓬香散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烏藥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蓬香散主治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腹脹、泄瀉等症,烏藥能溫中行氣,散寒止痛,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適。
- 溫腎助陽: 烏藥亦可溫腎助陽,對於腎陽虛所致的陽痿、遺精、腰膝痠軟等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蓬香散中加入烏藥,除了行氣止痛外,也能溫補腎陽,增強藥效。
蓬香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調經:當歸為婦科常用藥,具有活血調經、補血養血之效。蓬香散主治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等,而當歸可改善血液循環,調節月經週期,緩解經期疼痛,與方劑整體功效相符。
- 補益氣血:當歸亦可補益氣血,改善氣血虛弱所致的頭暈、乏力等症狀。蓬香散中部分藥物可能具有一定寒涼性,而當歸可中和寒性,並補益氣血,使藥效更溫和、平衡。
蓬香散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蓬香散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疼痛、心悸氣短等症,延胡索能疏通經絡,緩解氣血瘀滯,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 調和藥性: 蓬香散中其他藥物如香附、鬱金等偏於燥性,延胡索則性溫而不燥,加入後可以調和藥性,避免燥性過強而傷陰,使藥物更平和地發揮作用。
蓬香散中加入天麻,主要原因有二:
- 平肝熄風: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痛的功效。蓬香散主要治療風痰阻絡、氣血不通所致的頭風眩暈、肢體麻木等症,而天麻可有效平息肝風,改善腦部供血不足,達到止痛止暈的效果。
- 祛風通絡:蓬香散中含有川芎、白芷等祛風通絡藥物,而天麻亦具有一定的祛風通絡作用。兩者協同作用,可有效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肢體麻木等症狀。
蓬香散中包含附子,主要是由於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回陽救逆: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之功效,可溫煦臟腑、振奮心陽,對於陽氣虛衰、寒凝血脈所致的陽虛證,如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症狀,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 溫經止痛:附子亦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於寒凝經脈所致的疼痛,如腰膝冷痛、腹痛、頭痛等,具有一定的療效。
蓬香散作為溫陽散寒的方劑,使用附子正是為了發揮其回陽救逆、溫經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寒性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蓬香散主治功效分析
《聖濟總錄》所載之蓬香散,主治「婦人血風,每至天陰,即先頭旋眼睛痛,頭目昏,躁悶怔忪,手足熱疼,吃食減少,經候不勻,有時腹痛,或多便利」等症。綜觀其方藥組成及臨牀表現,可分析其治療原理如下:
病機分析:
此病症主要病機為氣血運行失常,兼夾風寒濕邪,導致氣機阻滯,經絡不暢,血行不利。其病因多與女性生理特性相關,如經期前後、產後等氣血易耗損之際,更易感受外邪,或因肝氣鬱結,氣機不暢,進而影響氣血運行。天陰時,陰寒之邪更易內侵,使癥狀加重。
方劑組成與作用機制:
蓬香散之組方,可謂攻補兼施,疏理氣血,祛風散寒,溫陽化濕。具體分析如下:
- 行氣活血止痛:
- 莪朮、三稜、紫薑、延胡索: 四藥皆為辛溫之品,能強效行氣活血,破瘀散結,消癥止痛。其中莪朮與三稜尤擅破積除癥,紫薑活血散寒,延胡索則能活血行氣,解鬱止痛,四者合用,針對氣滯血瘀所致之疼痛,效果顯著。
-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 荊芥: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可緩解頭旋、眼睛痛、頭目昏等症狀,可針對外感風邪所致之頭面不適。
- 溫陽散寒、溫中止瀉:
- 沈香: 行氣止痛,溫中止瀉,能溫通經脈,散寒止痛,並可針對腹痛,多便利等症狀。
- 生薑: 解表散寒,溫胃止瀉,可助散外邪,溫中散寒。
- 肉桂: 暖胃散寒,引火歸元,可溫通經脈,散寒止痛,並能引火下行,以緩解上熱下寒之症。
- 附子: 回陽救逆,散寒止痛,具溫陽散寒之力,可針對陽虛寒盛之證,並能加強止痛之效。
- 行氣除濕、消食導滯:
- 厚朴: 行氣除濕,消食導滯,能針對脾胃氣滯,濕濁內阻等問題,可改善食慾不振、腹痛等症。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為婦科要藥,能補血和血,調經止痛,可改善經候不勻、腹痛等症狀。
- 平肝熄風、鎮靜安神:
- 天麻: 平肝熄風,鎮靜安神,可緩解頭旋、躁悶怔忪等症狀,可針對肝風內動所致之不適。
綜合分析:
綜上所述,蓬香散以行氣活血為核心,兼顧溫陽散寒、疏風解表、補血調經等多重功效。通過行氣活血,可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通過溫陽散寒,可驅散內外之寒邪;通過疏風解表,可解外感風邪;通過補血調經,可改善經期紊亂。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溫陽化濕,調經止痛之效,使氣血調和,陰陽平衡,從而緩解婦人血風之諸症。
此方劑針對婦人因氣血失調、風寒濕邪入侵所致之複雜症候羣,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其配伍思路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之精髓,值得深入探討與研究。
傳統服藥法
蓬莪荗(煨,銼)1兩,京三稜(煨,銼)1兩,荊芥穗1兩,沈香(銼)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桂(去粗皮)1兩,烏藥1兩,當歸(切,焙)1兩,延胡索1兩,天麻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
上為末。
每服2錢匕,生薑自然汁少許,和溫酒調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蓬香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 組成:蓬莪荗(煨,銼)1兩,京三棱(煨,銼)1兩,荊芥穗1兩,沉香(銼)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桂(去粗皮)1兩,烏藥1兩,當歸(切,焙)1兩,延胡索1兩,天麻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 主治:婦人血風,每至天陰,即先頭旋,眼睛痛,頭目昏,躁悶怔忪,手足熱疼,吃食減少,經候不勻,有時腹痛,或多便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